首页 理论教育 区块链+与互联网+及Fintech的关系与内涵

区块链+与互联网+及Fintech的关系与内涵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对“区块链+”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和直观的理解,这里我们不妨首先重新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互联网+”。笔者认为,“区块链+”是“互联网+”在某一领域的深化。有观点甚至提出了“区块链+”是人类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迈进的重要桥梁,“互联网+”的勃兴也许正是为了推动“区块链+”的产生。这次著名的事件就是整个区块链业界所熟知的“九四事件”。

区块链+与互联网+及Fintech的关系与内涵

为了对“区块链+”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和直观的理解,这里我们不妨首先重新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互联网+”。笔者认为,“区块链+”是“互联网+”在某一领域的深化。“互联网+”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的两会上作为官方产业概念正式提出来的。“互联网+”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政策的提出,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时代背景、鲜明特征,作为垂直概念涵盖广阔的产业区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前瞻性,同时也呼应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合理经济布局和部分政策调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的概念和本次两会另外提出的一个口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紧密联系的,这说明依靠互联网基础设施作为依托,我国创新型服务企业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互联网+”引领的创业风潮毫无疑问地成为当前和未来经济的主流,蕴含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造富运动的崛起。而“区块链+”则将“互联网+”所带动起来的这股浪潮引向更精尖、更专业化的领域,但从近十年来全球新一轮高科技大踏步前进所形成的趋势看,“区块链+”的版图所占比例在“互联网+”中越来越大,当是不争的事实和必然方向。有观点甚至提出了“区块链+”是人类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迈进的重要桥梁,“互联网+”的勃兴也许正是为了推动“区块链+”的产生。从这个观点看来,区块链技术及其“区块链+”不是中本聪所说的应对金融海啸的偶然产物,而是科技史上的必然产物。

2015年两会前夕,我国互联网科技正处在如火如荼、野蛮生长的历史性阶段。2013年7月当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推出“余额宝”产品以后,中国大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吃螃蟹”行为迅速跟进,随后大量的P2P网站涌现出来,尽管有一些明显是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圈钱的,但不妨碍中国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2014年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而如今已遍布大街小巷的无现金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仅用了短短三四年时间就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线下支付方式,也使得中国成为较早实现无现金支付的国家,这种风潮早已深入中国的偏远乡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因势利导,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正式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

2017年年初,在达沃斯论坛上,央视新闻首次正式提出“区块链”概念,并将之作为中国未来参与世界经济的又一关键性高科技产业来看待。在党中央多次反复提到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产业基地等的政策指引下,自然也少不了区块链技术和“区块链+”的加入。

2017年9月4日,改制前俗称的“一行三会”、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宣布了ICO(首次发行代币的融资)为非法集资,同时对中国国内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给出了限时关停的指令。受这一公告的影响,在9月4日当天及其以后的一个月内,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主流数字货币,以及比特币现金、以太经典等主流数字货币“硬分叉”的产物,其国内价格都一路暴跌。这次著名的事件就是整个区块链业界所熟知的“九四事件”。随后ICO在我国已经属于非法集资的代名词,该公告将95%以上的借助ICO从事变相非法集资的伪区块链项目打回了原形。此后不到一个月,我国若干家大型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被关停,一些闻风而动的原交易所纷纷开启了海外搬砖的历程。如果我们再往远一点看,2018年8月20日前后,腾讯集团微信官方忽然宣布永久性地封停了几家大型的“虚拟货币”发行机构,引起整个区块链行业一波不小的震荡。

然而2017年9月5日在人民网上发表其总裁叶蓁蓁的文章《用“区块链思维”探索未来发展新方向》却力挺“区块链”,表明我国政府呼应前一天的ICO行政指令,将合法的区块链技术和项目场景开发与非法的伪技术融资诈骗做了切割。

可以看到,自从2015年区块链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中来,到2018年逐渐成为热词,我国政府一直对“区块链”和“区块链+”是支持的,先后出台的支持性文件有:

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2016年12月区块链首次被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写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 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指出,营造有利于跨界融合研究团队成长的氛围。创新体制机制,突破院所和学科管理限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基因工程、数字创意等交叉融合领域,构建若干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

2017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将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作为未来社会新型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表示这将会大大降低未来人际交往的成本和风险。

2017年8月,国务院再次就区块链的应用发文,称大力鼓励开展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结合的应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利用开源代码开发个性化软件。(www.xing528.com)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强调供应链行业应当“充分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减小供应链服务的信用风险

2018年5月下旬的第十九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来区块链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说道:“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1]

2019年10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区块链+”的概念的重视程度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区块链技术和“区块链+”在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区块链技术已经在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物联网、数字金融等等多个领域得到延伸和应用,目前全球各个主要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区块链行业发展。我国要加快培育区块链创新发展,加快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和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要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基础科技研究的重要环节,加快推进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突破,筑牢区块链行业的外围技术支撑。要加强区块链的标准化研究,加快区块链相关产业发展和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度等等。”[2]同时还提出了跟区块链应用有关的几个关键概念,即我国要培育世界领先的“创新链”“应用链”和“价值链”。

这次政治局会议专门就区块链和“区块链+”的应用进行了充分讨论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的区块链的概念学习和了解的新风潮,显示了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在全面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观察到一点,这次史无前例的区块链学习专题会议,重点提及的是区块链的应用价值,而作为应用价值之一的数字货币只是一笔带过,简略地阐述了数字货币对于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辅助作用。

国家对以比特币为首的传统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严格厘清,让我们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之处,即使是最新的数字货币技术也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物,而非过去的传统电子现金或虚拟货币。早在2016年区块链技术方兴未艾之时,在相关的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的一些文件当中,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等与“区块链+”行业就是存在非常大的区别的。数字货币经营行业偏向金融业,是交易部门;而区块链和“区块链+”行业则完全具备IT产业的身份,是科技部门。而在现实中数字货币行业,尤其是ICO,的确具有很大的非法集资的成分。从2017年年中多家ICO项目所对应的平行行业的应用落地,在技术上完全不可行,就可以看出端倪。ICO虽然在中国是被取缔的行为,但是国外对于ICO的作用及其变种的探究始终未能结束。在2018年1月“V神”(以太坊的发明者)就曾经提出了DAICO,英文名省略,意为“去中心化的自治ICO”,是DAO和ICO两者的结合。投资人针对ICO项目可以分批解锁或者随时回收资金,是这种商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得更为直接一点,就是把ICO行为本身放到了区块链上。既然ICO是为区块链项目服务的,那么为什么不把ICO行为本身也上链呢?此种DAICO行为给与了投资者一定的自主性和监督权,利用整体智慧进行有效的社区治理,也降低了传统ICO活动诈骗得逞的概率。ICO活动的主推者、ICO背后的项目方是跟普通投资者处于一个相对透明、相对民主的社区环境中。关于类似“V神”的这一想法,实际上正是目前区块链业界和监管者所关注的未来发展趋势。当前区块链整体行业的流行性痛点之一,就是由于区块链生态链闭环中有部分关键性的环节是完全中心化的,导致了大量信用风险和恶意投机行为有机可乘。最典型的就是交易所环节。

区块链技术及其带动起来的“区块链+”产业体系,是人工智能来临之际人类文明出现的必然性成果。人工智能技术脱胎于感知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接近百年的深厚的物质和文化积淀,但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行性是伴随着近三十年以来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而来的。互联网进入以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和数据仓库、物联网等为标志的时代,区块链是当前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会迅速席卷和重塑所有传统行业。近些年来,除区块链外,“雾计算技术”“云原生技术”“对抗性神经网络”“深度强化学习”“智能脑机交互”“量子神经网络”等技术名词开始占据我们的眼球和大脑,逐渐由专业人士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3]而区块链技术本身也正在进行着升级改造,区块链3.0版本已经日趋成熟,“区块链+”在非传统行业和非金融行业所蕴藏着的无穷潜力,正在蓄势待发地展现出来,相信很快将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

【注释】

[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05/28/content_5294268.htm。(上网时间:2018-9-22)

[2]人民网:“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1025/c1024-31421401.html.

[3]雷锋网:“中国电子学会公布十大最具成长性的AI技术”,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253406846254752938%22%7D&n_type=1&p_from=3。(上网时间:2018-9-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