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块链技术与行业生态概述及区块链+”发展方向的阐述

区块链技术与行业生态概述及区块链+”发展方向的阐述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块链+”顾名思义是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行业体系的快餐俗称。为了了解“区块链+”的定义、内涵甚或外延,我们需要对区块链技术有一个大致的勾勒,鉴于本书的写作前提是读者已经对区块链的原理和工具有所了解,因此以下着重是针对区块链技术出现的必然性、“区块链+”的本质基础和正确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做好区块链行业的正确评估将对未来行业格局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区块链技术与行业生态概述及区块链+”发展方向的阐述

“区块链+”顾名思义是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行业体系的快餐俗称。这一称谓跟“互联网+”很相似。“互联网+”这一概念其实是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由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来的,随后关于“互联网+”的书籍和文章铺天盖地而来,成为一种正式的书面化的中国经济形态。为了了解“区块链+”的定义、内涵甚或外延,我们需要对区块链技术有一个大致的勾勒,鉴于本书的写作前提是读者已经对区块链的原理和工具有所了解,因此以下着重是针对区块链技术出现的必然性、“区块链+”的本质基础和正确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2008年正当金融海啸席卷华尔街随后蔓延至全球,以雷曼兄弟为首的三大投资银行在一夜间崩塌,从资本市场楼市再到实体经济,一片哀鸿遍野时,化名“中本聪”的美籍日本人,神奇密码学专家和经济学家,正在他的实验室内潜心研究一种对传统虚拟货币的改进方案。从日后的发展态势来看,该方案不仅有可能把延续了数百年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体系送进博物馆,严重挤压华尔街大佬年复一年靠美元盘剥世界的贪婪行为,更有可能为缔造未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秩序,提供一条崭新线索。起初,中本聪把他的研究成果全部写进论文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当中,他把他发明的这种虚拟货币称为比特币。比特币的横空出世,起初并未引起多大的波澜。比特币作为一种很不起眼的资产,最初的价值仅有0.03美分。在币圈一直流传着2009年某比特币用户用10000枚比特币换取两个汉堡的神奇故事。另一个是2010年某毕业同学问询投资专家,该投资什么最赚钱,在该专家的建议下这位同学买了6000枚比特币(当然是在2010年前后的比特币价格下)。但比特币的价格波动经历了从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的风起云涌、大起大落,逐步由可持有的黄金资产向一般性资产转化。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币的市场价格目前仍然由二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所谓二级市场就是从矿场出来之后的一切流动场所。当然不排除某些人出于对比特币的长期价格的看好,储存比特币的可能,这样就造成了在二级市场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存在。从目前来看,比特币依然是数字货币中的王者,尽管区块链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还没有一家区块链应用项目开发团队声称已经很负责任地开发出来不用Token的区块链虚拟社区,只是Token的含义和用法不同罢了。尽管ICO已经叫停,但并不妨碍各种Token作为辅助手段构建区块链网络的经济血脉。而从Token都可以和比特币进行交易的事实可以看出,比特币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流动性最强的代币。

从长期来看,数字货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几个大的因素。

首先,是数字货币的挖矿成本。数字货币的挖矿成本来自硬件的质量和耗电量等因素,当然还有时间成本。拿比特币来说,目前比特币的挖矿难度与日俱增,与数年前自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由比特币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矿工将很多台矿机拼在一起,算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提高了解出谜题的概率,使得单个矿机挖矿的时间成本大为降低,这是我们所了解到的事实。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耗电量没有得到降低,同时对于硬件的损耗也大大加快,对硬件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硬件的质量得不到提升,那么可以预见的是,挖出最后几个比特币的成本将会是无限大。

这里我们想到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如果要把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加速到光速,所需要的能量将是无穷。在刘慈欣的《三体III》中,为了把云天明送入三体舰队学习他们的技术,地球人绞尽了脑汁,构建出了“只送大脑”和通过梯度加速的方式。这些都说明了极限的不可超越性。同样,比特币的挖矿难度是呈几何级数递增的。因此,在能量耗费太大使得挖矿已经难以承受时,地球上所有的矿场都会停业,这时比特币的价格将会稳定在一个高位的水平,作为一种比黄金还要稀缺的一般等价物。唯一的解决之道是改变挖矿的方式,这一点只能依赖技术手段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和量子计算的效益提升或许可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突破。

其次,是数字货币受信任的程度。数字货币的信心来自公众对于数字货币的预期,而对区块链整体行业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决定对数字货币的预期,前者取决于区块链发展的各种指标。大的指标主要有基本面状况、财务状况和K线状况。这里指的是全球的这些指标,并不只包括一国。当然,基本面包括政策因素、科技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全球流动性、政治安全风险等。其中,金融科技的基础又仰仗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我们注意到,区块链是构建价值互联网的底层协议,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有利于未来机器自动交易和更强大的交易算法的实现,因此区块链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人工智能整体时代的来临。这是一种典型的正反馈机制。做好区块链行业的正确评估将对未来行业格局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再次,是理财产品对数字货币的替代效应。这里所说的理财产品是广义的,包括人民币、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交易物品和各种有价值的收藏品,诸如名画、文物等,当然也包括不动产。这里显然是将数字货币当作一种长期理财产品来看待,从原理上来讲,它的确如此。而且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各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也在研讨之中,代币的流通最终会走向规划的轨道,在这一趋势下,数字货币的流动性是毋庸置疑的。很显然,这里数字货币的价格可以从投资组合的视角来理解。

汇率决定理论当中,投资组合指的是投资者手中所持有的外币资产、本币资产和本币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汇率也不断变化。因此数字货币和其他理财产品之间也存在一个“汇率”问题,在动态持有不同资产组合的过程中,数字货币的价格在时时波动。从这一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替代效应只在短期是有效的。因为,从长期来看,大部分投资者手中的理财产品会逐渐趋于稳定。

18世纪下半叶当蒸汽时代的大幕徐徐开启时,中国还处于天朝上国的蒙昧当中,浑然不知世界发生了什么事,甚至当时连世界的概念都是极为缺失的;19世纪下半叶当电气技术和内燃机最终取代蒸汽机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时,中国刚刚开始睁眼看世界,对电报机、海底电缆留声机缝纫机等这些洋玩意儿感到莫大的新奇,开始重视科技带来的便利,但在资本世界里还处于极端边缘化的地位;20世纪中叶开始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直到80年代才开始紧急追赶,但美欧日等国已经在这一领域细心钻研了数十年,因此这一波中国又落在了后头。尽管如此,承接着IT革命的衣钵,在21世纪初兴起的互联网革命还是使得中国传统行业迅速解体,在短短几年内互联网乃至随后很快就发展起来的移动互联网,带来数以亿计的就业创业机会,所带动的新兴行业及其周边产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各大风投机构、资本运作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最青睐的板块,涌现出像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这样的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翘楚,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增添了熠熠光彩。更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由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为先导,连同云计算、物联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等共同开启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失去先机,错失技术和行业发展的制高点。2015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这一年国内区块链技术开发和应用企业一夜之间爆发出来,而Gartner高科技发展曲线也才于2016年将区块链技术纳入。美国著名计算机学家、信息安全工程学家Sweeney Leopold甚至发表言论称:“(至少我知道)在共享经济方面,中国显然已经开始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未来共享时代是趋势,创造这个趋势的最终不是互联网,而是区块链。”区块链毫无疑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宠,也将把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就提到中国将在“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017年的德国汉堡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指出:“当前,数字经济和新工业革命正在持续深入演进。有研究表明,全球95%的工商业同互联网密切相关,世界经济正在向数字化转型。”[1]在2017年12月初举行的乌镇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基图伊指出:“数字经济以超出我们预测的速度呈指数比例地在扩张,仅在2012年到2015年之间,数字经济的规模从16000亿美元增长到25000亿美元。”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数字经济的贡献正在与日俱增。2017年两会中首次将“数字经济”的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增长,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科技型创新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将达16万亿美元。应该说,这些数字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又将会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经济各行各业在不久的将来将全面向“数字经济”“智慧经济”转轨。(www.xing528.com)

这里顺便提一下,数字经济所包括的行业及其相对热度可从下面的云图当中得以直观反映(我们这里只是想要简单地界定一下哪些行业可以归纳到数字经济里面,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上面的一些数字是怎么来的,但是未来这个图的内容将不断丰富):

图1.1 “数字经济”所囊括的行业

(2017年下半年,数据来源:《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5年两会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了“互联网+”的概念,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里适时地提出“区块链+”的概念,就属于自然而然的了。从逻辑和现实来看,“区块链+”是属于“互联网+”这一概念范畴的。“区块链+”的提法着重于利用区块链的现实架构、逻辑框架和底层协议特性,来解决传统行业的痛点,让传统行业再次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进而提升传统行业在数字经济中的贡献率。比如,“区块链+证券行业”,有助于对传统的上市证券交易和线下的股权交易平台进行改造和创新,无论是在股权登记环节还是在股权交易环节都能够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减小风险,方便流转和数据存储。传统股权交易行业的三大痛点监管缺失、信息披露不彻底和缺乏流动性等严重地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新三板和四板市场(一般指的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都存在这些问题,以至于这些行业一度失去了发展方向,不为广大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所看好,甚至产生了中国要不要发展未上市市场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质疑。区块链技术的介入或者对其根本性的改造,通过严格加密算法、智能风控体系、智能合约、模块化管理等金融科技手段,节省了传统平台的交易费用、降低传统平台的风险、便利化监管和优化接口技术,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了股权交易行业的数字经济特性,使传统股权交易行业焕发出“第二春”,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运作和结构的延伸,为资本市场品种丰富,创造不可估量的巨大效益。

另外,从上面的例子我们还可以看到,“区块链+”提供了一种使互联网和IT技术的优势在其他行业领域得到体现的最好方式,使得原本割裂的行业壁垒被打破了。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和区块链思维的引领下,各行各业开始深度融合,交叉型行业特别是与高科技结合起来的复合型行业人才,将成为塑造数字经济大厦的主力军。

2018年1月,中国中科院计算机培训中心郑重归纳了区块链运行所必需的七大核心技术,可看作是区块链进入3.0版本和Gartner曲线上的理性成长期以来,较为成熟和系统的总结。如果抛离其中任何一个,将不称其为区块链,同时也暗含着或多或少的伪技术和伪项目的风险。这七大核心技术分别是:①哈希密码学基础上的链接机制;②弱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③连接每一个节点的锁定脚本和解锁脚本机制;④独特的交易规则;⑤区块链协议规则所决定的交易优先级机制;⑥保证数据不可篡改的梅克尔树证明机制;⑦RLP(Recursive Length Prefix,递归长度前缀编码),这是以太坊项目中对象序列化的一个主要编码方式,其目的是对任意嵌套二进制数据的序列进行编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国内项目使用以太坊和go_lang等作为开发基础,RLP机制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是区块链项目底层机制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环。RLP体现了底层代码的开源特性,确保了所有区块链平台不可能单独落到代码垄断和数据垄断的中心化机构掌控之中。利用上述的七大特点,我国近些年来所兴起的区块链平台和初创项目企业都已经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并且陆续加入国际区块链开源项目共同开发合作序列之中。随着开源项目数量的不断扩大,编写底层代码的语言和数据结构的翻新,底层机制也在不断创新,预示着“区块链+”将迅速滑向未知的新领域,而作为比特币底层机制核心概念的“区块链”,在新出现的加密算法IOTA等面前,未来将只是一个这种技术的代名词。

【注释】

[1]中国经济网:“企业界人士热议习近平重要论述:数字经济提升转型新空间”,http://www.ce.cn/culture/gd/201609/08/t20160908_15717516.shtml.(上网时间:2017-12-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