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合法性、公允性审查及日后事项评估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合法性、公允性审查及日后事项评估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前面相关章节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审计后,审计人员应对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复核和评价,以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合法性、公允性。(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合法性、公允性审查及日后事项评估

通过前面相关章节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审计后,审计人员应对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复核和评价,以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合法性、公允性。此外,审计人员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审查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是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例如,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等。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个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比率等。

由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时,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将会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产生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审计人员应注意审查确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是否合法、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在报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审查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以下两类:(www.xing528.com)

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以下简称调整事项),即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例如,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审计人员应审查被审计单位发生的调整事项是否按规定调整了财务报表及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

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以下简称非调整事项),即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例如,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等。审计人员应审查被审计单位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否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恰当披露。

(三)或有事项的审查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常见的或有事项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治理等。对或有事项的审计,审计人员应确定或有事项是否存在和完整;确定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或有资产只有在企业基本确定能够收到的情况下予以确认;或有负债应当在满足确认条件时,作为预计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确定或有事项的列报是否恰当(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预计负债”应与其他负债项目区别开来,单独反映,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预计负债”相关的内容;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负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有关信息;或有资产作为一种潜在资产,企业通常不应当披露或有资产)。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审查

资产负债表中许多指标对于分析企业财务状况非常重要,因而需要分析验证其可信性。审查的指标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经营能力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