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放鞭炮和不买鞭炮引发全民讨论的契机

少放鞭炮和不买鞭炮引发全民讨论的契机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张对立的照片让国民一时“凌乱”了,“鞭炮到底该不该买”的讨论就此展开。每年被鞭炮声吵得不胜其烦的人,则认为燃放鞭炮不仅扰民,还因为产生垃圾而给环卫工人增加了负担。这两张病毒照片引发的全民讨论,间接促成了这一事实:过年放鞭炮的管控力度越来越严格了。其次,少放鞭炮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鞭炮放与不放历来就是社会讨论热点,环卫老人与“鞭炮大爷”爆红恰好是这对冲突的体现。

少放鞭炮和不买鞭炮引发全民讨论的契机

【案例简述】

2015年2月,一张照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疯传。照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对环卫工夫妇,两人站在街头,手举一张心形卡片,上面写着:“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这张照片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官微转发,众多明星在微博上纷纷响应。“转起来!为这份朴实而深厚的爱情约束下自己,也为了第二天的蓝天做些许贡献。”何炅、任泉等不少明星转发了这张照片。

照片中的奶奶叫周素琴,今年67岁,干环卫工作已经14年。她老伴叫艾绍立,今年66岁,做了6年环卫工人,他们都是延安人,连续几年年夜饭都是在大街上吃的。陕西延安宝塔区柳林镇燕沟社区的工作人员李荟,为了减少门面、酒店的放鞭炮量,就拍了这张照片,目的是“希望大家对环卫工作多一份理解,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随手发在朋友圈,没有想到传播那么快。

让李荟更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会有反转剧情。有网友转发另一张图片:一位老农手拿一挂鞭炮,祈求孩子们多买些,让他早点回家和老伴过个团圆年。这张图片让大家关注到另一个现实,春节期间,不少人通过销售鞭炮,赚点零花钱,“鞭炮大爷”也是其中一员,若不早早卖完鞭炮,他们也回不了家啊。

两张对立的照片让国民一时“凌乱”了,“鞭炮到底该不该买”的讨论就此展开。喜欢放鞭炮的人认为前者是“道德绑架”,让大家过年没有了乐趣,失去了“年味”。再说了,解决环卫工人过年回家难问题的,应该是他们的领导,而不是放鞭炮的人。每年被鞭炮声吵得不胜其烦的人,则认为燃放鞭炮不仅扰民,还因为产生垃圾而给环卫工人增加了负担。

这两张病毒照片引发的全民讨论,间接促成了这一事实:过年放鞭炮的管控力度越来越严格了。

【营销亮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传播的时间点:2015年2月,也就是春节前夕,这个时间点历来是病毒传播的黄金时间之一,在这个时期释放病毒内容,很容易引起“国民”互动。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它选择的平台——微信朋友圈。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1月25日,微信朋友圈首批三条广告上线。这三条广告分别来自可口可乐、Vivo智能手机宝马汽车。也就是说,朋友圈营销在2015年年初正式打响,所以,这两张图片能够刷屏不难理解。(www.xing528.com)

【痛点解析】

该案例的爆品驱动因素:宣泄——情感

看似尖锐对立的两个问题,实质上却属于同一问题。因为这两张图片都在拷问着我们的良心,体现着社会的冷暖,验证着我们的智慧。这道选择题表面上看似有矛盾,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出自于网友的爱心。不论是网友选择同情环卫工少买鞭炮,或是通过买鞭炮帮助卖鞭炮的老人早回家,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爱心的体现。

照片为什么会被大家不断转发,引发大家的共鸣呢?

首先,主要是因为环卫工人是一个边缘群体,容易引发大家的同情。其次,少放鞭炮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鞭炮放与不放历来就是社会讨论热点,环卫老人与“鞭炮大爷”爆红恰好是这对冲突的体现。

陈/轩/点/评

2014年,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在整个亚太地区,约有62%的中国网民倾向于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是41%。围绕鞭炮的两极对立,让我们看到中国网民并不都是负能量载体,大家也是很富有爱心和正能量的。总体来说,围绕放不放鞭炮的照片分享,让整个互联网荡起了温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