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优势与局限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优势与局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廖建军认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在管理上没有形成一套可推广应用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运营机制和监管机制,制约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广度和深度。匡远配指出,社会组织狭隘性与专门性的特点会影响其扶贫的可持续性,多数社会组织依据自身偏好选择服务对象,缺少对整体性、全局性问题的敏感性,难以有效协调各方利益。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优势与局限

社会组织在扶贫中以其灵活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低成本等优势,使其能够在扶贫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弥补政府的缺陷。万俊毅等指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优势在于扶贫活动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高,注重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重视培养贫困人员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强调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决策,着重转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理念,扶贫资源使用效率高。赵佳佳认为社会组织扶贫瞄准度高,更加高效,另外,社会组织通过设计严密的制度和技术标准也保证了瞄准度高的可持续性。社会组织扶贫的敏感性高,社会组织的领导者更具有强烈的利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能够更加关注政府扶贫政策或市场机制难以覆盖或忽视的贫困群体,真正体现扶贫济困的道德情怀。社会组织扶贫的平等参与度高,社会组织保障了受助对象的参与权利,注重民众参与和社区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扶贫的活动中。匡远配等认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具有五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实现资源再配置;二是具有创新优势,引入新理念、方法,创新组织结构体制、项目管理体制、融资体制;三是具有灵活调整的优势,在组织体制、结构、活动方式等方面具有自主性;四是能够准确瞄准扶贫对象;五是具有专业化优势。

诚然,社会组织能够以其自身专业的服务、先进的理念、灵活的运作及突出的效率弥补政府的不足,但是社会组织也面临着不足与缺陷。廖建军认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在管理上没有形成一套可推广应用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运营机制和监管机制,制约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广度和深度。匡远配指出,社会组织狭隘性与专门性的特点会影响其扶贫的可持续性,多数社会组织依据自身偏好选择服务对象,缺少对整体性、全局性问题的敏感性,难以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王晓毅等从特色扶贫项目出发,认为许多社会组织只是重复和推广境外的扶贫理念,没有形成适应自己的特色项目,从而使扶贫工作受限。笔者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失衡、组织建设不完善,一部分有实力的社会组织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源,但是另外一部分发展水平较低的社会组织能力有限,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相对有限;第二,扶贫的经验积累不够,现有社会组织很多还处于仿效西方模式的阶段,本土化程度较低;第三,社会组织的资源匮乏,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强,某种意义上中国公民社会还未形成,对于社会组织的认同度低。

[1]《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2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人民日报》2016年3月1日,第10版。

[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

[4]王名:《社会组织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5]“母亲水窖工程”,http:www.mothercellar.cn/html/foder/145052.htm。(www.xing528.com)

[6]中国光彩事业网,http://www.cspgp.org.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cspgp/gcjj/index.html。

[7]夏明方、朱浒:《〈中国荒政全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2期。

[8]中国慈善总会,http://baike.sogou.com/v567955.htm?fromTitle=%E4%B8%AD%E5%8D%8E%E6%85%88%E5%96%84%E6%80%BB%E4%BC%9A。

[9]杨团主编:《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10]《四川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需求评估报告》,201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