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态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态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多国内独立生产体系相比,在简单一体化生产体系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国内外机构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当前,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又呈现出新的重要特征,即网络化和开放性。公司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态

跨国公司起源于第一次产业革命前殖民时代的海上贸易,至20世纪初出现了一些具备现代组织形式的跨国公司,而现代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的简单模式,转变为二战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张,再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多种股权与非股权方式实现全球化经营。与跨国经营方式的发展过程相适应,跨国公司生产体系也经历了一个由简趋繁的演变过程,由多国内独立体系起步,逐渐发展为简单一体化体系,再发展为复合一体化体系,目前已演化为复杂的网络化、开放性国际生产体系。

多国内独立生产体系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的早期形态。20世纪50年代,贸易壁垒普遍较高,资本流动受到很多限制,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跨国公司一般采取多国内独立生产体系进行生产活动,其做法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在国外建立生产性的分支机构,由后者负责在东道国内生产价值链中的绝大部分环节。母公司除提供技术和长期资本外,对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很少干预,位于不同东道国的分支机构与母公司主要通过产权控制相联系,并相对独立地服务于东道国市场,与其他国外分支机构没有联系。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价格竞争激烈,跨国公司开始调整策略,采用简单一体化生产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将生产价值链中的某些价值增值环节转移到这些海外分支机构,开发东道国当地的资源和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来生产部分投入品,以帮助公司的其他企业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同时,母公司向海外分支机构提供必需的资本、技术、技术指导和质量检验。与多国内独立生产体系相比,在简单一体化生产体系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国内外机构的联系也更为紧密。(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范围普遍推行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跨国公司为应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适时调整战略,开始采用复合一体化体系,以全球化战略为指导,对公司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源和各种增值环节进行国际化的配置、协调和管理,将各个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活动作为母公司整体价值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实现“协同效应”优势。在复合一体化生产体系下,跨国公司不是追求单一目标,而是追求市场、资源和效率等目标的有机结合,以便将公司的各项职能和经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最佳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与简单一体化生产体系相比,复合一体化体系的全球化特征更为明显。

当前,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又呈现出新的重要特征,即网络化和开放性。这种类型的生产体系主要通过FDI的股权形式建立遍布世界各地的公司内部网络,同时通过分包、许可协议等非股权方式与其他公司建立外部网络,形成全球网络性公司。公司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盟和合作增多,从单纯依靠一个跨国公司的内部资源转向利用多个跨国公司的集合资源来发展。与之前的生产体系相比,当前的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已由层级结构转变为网络结构,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海外子公司相互之间以及本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和多样化,对全球资源的利用程度也达到了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