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国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

各国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形成背景。这个改革的过程相对美国而言,政府起到的推动作用要大得多,而改革之后形成的基础设施产业投融资模式中政府发挥的作用也较大,这在英国的PFI事业上得到体现。如果一国模式中对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有某些阻碍因素,则政府应该注意及时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意味着该国投融资模式的改变。当然,随着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等条件的转变,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也要求有相应的转变。

各国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

每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形成背景。一国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过程及结果是决定该国政府作用范围的直接因素,而该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则是决定政府作用范围的根本因素。虽然在不同的时段由于经济的需要,政府的具体作用会有小幅变化,但是政府作用范围的基调是在该国市场经济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奠定的。

虽然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在大体阶段上与美国相似,但在具体的做法上,尤其是在第二个阶段的国有化政策上,与美国存在区别: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内在缺陷,美国只是加强了管制,仍然坚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而英国则把市场失灵严重的产业收归国有或公有化,由政府直接拥有企业。这说明英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存在像美国那样的“自由主义”的传统,这也造成了英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与美国的重点内容截然不同。改革中,英国政府为推行投资主体的民营化,同时为了吸引私人资本,在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制定上都花费了大力气。这个改革的过程相对美国而言,政府起到的推动作用要大得多,而改革之后形成的基础设施产业投融资模式中政府发挥的作用也较大,这在英国的PFI事业上得到体现。

美国一直以来就推崇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提倡的是“凡民间能做的事情政府绝不插手”的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最终确定了美国政府只是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手段对经济做必要的调节,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的市场经济特征。伴随着美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放松,其对基础设施产业也进行了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改革,美国政府由此形成了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角色定位:“市场增进”的角色。

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短期内将有限的、稀缺的经济资源相对集中起来、配置到最急需的环节去,需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因而日本的工业化表现为一个强力政府推动的过程。如果说美国政府政策对企业的作用是有限的、合作的,那么在日本,政府作用是有力的、合作的。日本基础设施产业的改革以民营化为特征,在基础设施产业的资源配置中,日本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德国推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是一种以私有制为主体,鼓励和发展市场经济,同时主张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的经济发展模式。德国1990年统一后的经济困难,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要求加强政府干预,采取积极措施,至此形成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德国政府不像美国那样宣称本国的市场经济是自由主义的,相反,在肯定市场的同时还突出政府的干预作用。德国的基础设施产业改革以引入竞争为特征,也并不像英国那样进行了大面积的私有化,基础设施产业领域竞争引入后仍以政府公有为主导。在基础设施产业的资源配置中,德国政府起了主导作用。(www.xing528.com)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市场主导型的投融资模式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基础设施以私人资本为主体。其次,在吸引私人资本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实现的,政府并没有设立专业的研究机构与管理机构。最后,政府的管制活动也是遵循“尽可能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原则,在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更为放松,尤其还放开了很多基础设施产业的定价权,而价格是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核心。

政府主导型的投融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首先,基础设施可能是以政府所有为主,也可能是以私人所有为主,也就是基础设施的公有为主还是私有为主并不是划分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标准。英国虽在以前出现过国有化的阶段,但在改革后以私人资本为主,日本虽然在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财政资金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政府总体上的意识是要增加私人资本以私人资本为主。当然公有为主的国家其政府一定是处于主导地位。像德国就是以公有为主,德国政府在基础设施产业的投融资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次,如果一国基础设施产业私有资本为主体,那么该国在调动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产业时,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英国为PFI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与管理机构,日本政府也强有力地采取多种措施引入私人资本。最后,在基础设施产业的管制上,政府管制较为严格。英国采取了某些新的机制(如保留对企业重大决策的特别否决权),德国政府会采取直接控制价格的手段来避免垄断产业对公众的伤害,日本政府则由于管制体制本身的问题有再管制的倾向。

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中的政府作用相差很大,即使是在政府主导型的国家当中,各国政府的作用也有大小之分。但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投融资模式并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我们从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形成原因就可以看出,一国最终是哪种投融资模式,都是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只要符合国情,能够促进当时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即可称之为合理。如果一国模式中对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有某些阻碍因素,则政府应该注意及时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意味着该国投融资模式的改变。当然,随着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等条件的转变,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也要求有相应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