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化时代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智能化时代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车联网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主要还是在车载互联系统以及智能汽车两个方面,未来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联网将成为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汽车后市场将成为模式创新的重要领域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包括汽车电商、二手车、汽车后服务、交通出行、汽车金融、智能汽车等多个细分领域。

智能化时代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1)互联网企业与汽车厂商将进行跨界创新

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在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进来,与整车制造厂商一起进行跨界创新,如谷歌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等。

表5-12 互联网企业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跨界合作

与整车制造厂商不同的是,互联网厂商始终以颠覆式的姿态进入研发环节。整车制造厂商大多以辅助驾驶为核心,逐步试验并装配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进而由辅助驾驶过渡到自动驾驶;而互联网厂商则直接从无人驾驶切入,以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和激光雷达等技术综合实现最高级别无人驾驶。互联网厂商在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等领域经验尚浅,但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等领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致力于以人工智能和高精度地图等“软实力”为核心推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2)车联网将成为跨界创新的最重要内容

作为信息化与汽车工业最佳结合点的车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汽车工业影响的具体体现,将带来汽车产品属性、使用方式、商业模式以及汽车设计与制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目前,车联网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主要还是在车载互联系统以及智能汽车两个方面,未来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联网将成为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3)智能生产将成为价值主张创新的主要内容

智能电动汽车新业态不仅带来了道路状况的实时信息系统、车辆防碰系统等应用,还将使孤立的汽车智能化产品向联网智能产品升级,通过车内与外界的无缝信息交流,提高驾驶者与外界的安全互动,这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为汽车产业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和创新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包括汽车设计模式的改变、汽车制造方式的智能化、汽车部件的电子化以及汽车控制决策的自主化等。(www.xing528.com)

(4)价值网络将面临新的构建

智能电动汽车新业态不仅使汽车厂商通过与信息通信业金融保险以及移动出行平台合作而将汽车产业链拉长,还使车辆制造商、移动出行平台、汽车销售服务商、保险公司及车联网服务提供商形成了新的协同关系,创新了汽车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及维护的工作模式。

在智能化制造趋势之外,新能源产业正在发生的一个巨大的变革是:因智能化制造而引发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参与者本身在行业中角色身份的变换,这在当下产业急剧变化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与此同时,此前的零部件厂商开始由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向集成式的供应商转变。

这意味着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企业不仅向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还担负起运营商的角色,此前的产业角色划分边界在日益模糊。与此类似,整车生产企业的转变也不例外,目前为数不少的整车制造商为更好地开展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前瞻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频频联合新兴企业进行技术合作。

(5)大数据将在商业模式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

当前,智慧交通系统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分别是汽车出行的智慧化和网联化,智慧化注重出行服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而网联化则更多地与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相关。汽车和交通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平台上创建车辆运行状态数据分析、驾驶行为分析和交通状态分析的服务功能,可以大幅度提升交通指挥、车辆监管、汽车性能监测和诊断,以及商业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的能力,这都将极大地提高交通效率和道路安全水平,降低交通管理和运营成本。

(6)汽车后市场将成为模式创新的重要领域

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包括汽车电商二手车、汽车后服务、交通出行、汽车金融、智能汽车等多个细分领域。目前,国内汽车后市场大致可分为4类电商模式:商城类电商模式、消费者对企业用户定制类模式、企业对消费者线上/线下模式以及电子购物平台模式。

目前,互联网已完成对汽车后市场的初步重构:2014年以来,后市场参与者以多种形式加入进来,对后市场各环节进行扁平化变革。例如,电子购物平台模式通过搭建供需平台,联结零配件厂商与维修商,缩减了中间环节。平台化供给使得供需双方实现双赢。互联网加入前,维修厂需要经过多层代理才能拿到配件,价格成本高;配件供给方唯有依赖市场才能有收益。互联网加入后,生产方能有效加大定向供给;对于维修店来说,通过平台采购,可以实现规模效益,提升议价能力。企业对消费者线上模式下,消费者通过定位获取就近维修店的位置信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大大减少了寻找和选择成本。新模式的渗透使得传统的“零件供应商-4S店-用户”模式有了更多延伸性,对诸多平台、自营类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同时也让消费者有了新的选择,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进一步降低了维保价格。在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多种细分业态,进一步强化了对传统后市场的颠覆,对现有业态进行了重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