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和问题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和问题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产能合作”思路的提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蛙跳跃进式发展。(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我国应正确认识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机遇。与此同时,我们应正确定位可持续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和问题分析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产能合作”思路的提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蛙跳跃进式发展。这个大趋势形成的基础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经济继续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继续提高,国际认可度提高。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强烈的愿望与要求,要到全球去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使中国制造转变成世界制造。中国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也使得中国一些企业需要拓展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所以“走出去”也是中国企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这个大趋势的形成还得益于全球经济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影响。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加快,使得中国企业的投资更加方便、有效,在制度上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2008年后,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度的“新常态”。近几年,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各省份积极推进海外投资,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一是对外投资流量屡创新高。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全球占比达到13.5%,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二。

二是对外投资并购活跃。2015—2017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579起、765起、341起,实际交易金额分别为544.4亿美元、1353.3亿美元、96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72.8亿美元(占68.5%)、865亿美元(占63.9%)、212亿美元(22%)。并购领域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8个行业大类。

三是投资的国家地区高度集中,尤其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占当年流量总额的13%,高达189.3亿美元。2017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43.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

概括来讲,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实现了新发展新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大国地位巩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成效显著,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互利共赢取得突出成效。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对扩大进出口、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我与有关国家经贸关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我国应正确认识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机遇。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时期下全球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战略,是把全世界最贫穷、最封闭、最落后的国家和人民带入全球发展主流的历史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能够给各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中国企业需要脚踏实地,在抓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实施时,要筹划好基础建设项目,做好产业园区的规划,要绘制好文化旅游交流的蓝图,使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与沿线国家的战略、规划对接,从中寻求到市场和发展平台。

与此同时,我们应正确定位可持续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应把海外投资看成商业行为,这样海外投资才可持续发展,并得到当地的保护。具体来说,需遵守当地法律,并且要向国外政府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商业行为而不是政治行为。一方面,要通过实际工作努力,譬如,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缓解当地贫困问题、致力于当地环境问题等具体行动;另一方面,要融入当地社会,为推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履行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获得当地对中国企业的认同。(www.xing528.com)

(三)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加速实施,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海外投资简政放权的措施,大大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截至2017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8107.5亿人民币,其中民营企业约占30%。民营企业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在迎来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新时代之际,民营企业海外发展应注意如下问题。

1.需注意结构调整与升级

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成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与资本成本不断攀升,民营企业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减弱。加之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以原材料加工、OEM代加工等为主要生存手段,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附加价值创造空间较小,民营企业面临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和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走出国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到全球资源整合之中,成为民营企业寻求下一阶段发展的明智之举。在“走出去”过程中,民营企业会面临融资难、全球战略定位不清晰、缺乏核心竞争力及遭遇贸易保护等挑战,甚至海外经营不顺畅。因此,民营企业应增强海外风险意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维护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做合格的全球企业公民。

2.需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是成功“走出去”的必要条件。其中自主创新是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立足之本,尤其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先进机器人、3D打印等重大技术的突破发展,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的信息化战略,已成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

3.重视政府相关倾斜政策

民营企业“走出去”除了要不断增强自身体魄,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的大背景下,政府为推动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出台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同时首次建立境外投资的负面清单。这些积极改进措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便利,规范了企业的海外行为。随着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壮大,曾经的竞争力不足、不承担社会责任、污染环境等负面形象将逐渐淡化,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将得到提高,同时也为海外经营拓展树立良好形象。

4.应有准备而不是盲目“走出去”

中国企业要想参与拓展全球资源、重构企业全球价值链、实现全面战略升级,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前行之路障碍重重,稍有不慎,就会折戟沉沙,最终惨败。因此,企业海外投资应详细论证,充分调研,认真评估,谨慎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