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俗主义的胜利:从新教伦理到现代资本主义

世俗主义的胜利:从新教伦理到现代资本主义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韦伯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的宗教特质。由此看来,韦伯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对世俗精神和理性主义的倡导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世俗主义的胜利:从新教伦理到现代资本主义

柏拉图首先将世界分为两重:可见的“意见世界”和可知的“知识世界”,〔39〕一个是真实的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受其影响,奥古斯丁在神学历史哲学著作《上帝之城》中,将整个人类历史看作是从“尘世之城”走向“上帝之城”的历史。“尘世之城”“按人的标准生活”,是充满恶欲、自私自爱的,终将受到惩罚;“上帝之城”“按上帝的标准”生活,是至善至美、受天庇佑的,在末日审判来临时将得到永生。〔40〕为了迎接末日的审判,所有世俗的人都应尽最大的努力去过一种公正的生活。这种公正的生活表现为内心世界禁欲主义和外在世界的尽忠本职,以理智束缚欲望、安贫乐道为特征。任何对金钱、财富的贪婪物欲都被视为令人堕落的罪恶。随着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家们关于理性与信仰的论辩日益激烈,基督教内部思想体系产生了渐变,为世俗主义的破土而出埋下了伏笔。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其传统宗教所宣扬的这种禁欲主义和天职观念,它对人们的直接影响是不允许做任何可能导致挥霍金钱的事,而是推动他去积累资本。通过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禁欲主义和天职观念,把限制消费的行为与谋利行为结合起来,促进财富的增长,完成上天交付的世俗使命。这就是韦伯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的宗教特质。于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真正所追求的依然是一种节俭、勤奋、严谨、积累的生活。〔41〕韦伯把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他说:“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42〕这种理性的祛魅源于宗教改革的世俗化过程。“宗教发展中的这种伟大历史过程——把魔力从世界中排除出去,在这里达到了它的逻辑结局;这个过程从古希伯来预言家们开始,而后与希腊人的科学思想相融合,把所有以魔法的手段来追求拯救的做法都当作迷信和罪恶加以摒弃。”〔4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精神源于理性主义的发展,理性化的过程就是世俗化的过程。(www.xing528.com)

韦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意图是真诚的,但是结论却是荒谬的,这种新教伦理可以翻译为道德的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当然不是道德宗教文化的功劳,资本主义必然从自身的经济制度生产方式中产生出这种伦理观念,新教伦理的产生是资本主义早期原始资本积累的经济要求的必然反映。陈先达教授也反对韦伯“国民经济的道德产生资本主义”的神话,他指出:“资本主义财富观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能头足倒置。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44〕张雄教授在研究现代性问题的时候曾指出:“世俗主义发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显现,它一方面,作为将神性俗化的变革理念,其在场性来自教徒们对冲破传统教义束缚的大胆企盼;另一方面,作为实质性历史变革的价值理念,它的合法性存在却来自从一种目的论的自然经济向机械论的资本经济进化的历史必然性。”〔45〕根据他的研究,世俗主义包含着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学价值观念:一是对人的欲望的尊重与开发;二是教化了人的市场意识;三是铸造了现代商业精神;四是倡导了人的精算观念。由此看来,韦伯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对世俗精神和理性主义的倡导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随着中世纪晚期经院学者对利息合法性与公平价格的讨论,基督教新财富观的建立,以及崛起中的世俗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各个社会阶层都完成了市场意识的启蒙,接受了市场的洗礼,为商业精神的发端奠定了基础。自从信仰上帝的热情离开修道院的密室而追随海外贸易的商船进入日常生活,圣徒的遗骨都不能抵抗的炼金术,便把世俗的人们统统变成了工于计算自身利益的理性经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胜利就是世俗主义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