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推理到求知:科学假说的实践检验与重构

从推理到求知:科学假说的实践检验与重构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实验和实践的检验的,部分假说得到证实、成为科学观点,部分假说被推翻,需要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新的认识和假说。假说被证实,即是科学;即使被推翻,它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事物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被推翻的科学假说相对于科学理论,就像人吃包子时的前四个包子和第五个包子的关系。

从推理到求知:科学假说的实践检验与重构

假设——演绎方法也就是假说方法。最初,它是一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自然领域,以对抗和补充公理——演绎方法。后来,这种方法被社会科学研究借鉴过来,成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实际工作,尤其是哈佛经理的开创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假说及假说方法

提起“假说”,也许人们会说:假设早已出现,如原始人就“假说”有各类“神”存在,以保佑他们生活平安,他们还“假说”灵魂存在,并不生不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原始人的“假说”是一种猜测和迷信,而我们这里讲的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并以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被探索事物的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作出推测性的解释,这种解释还未得到证实,算不上科学理论,但又有一定的根据和事实,故曰“科学假说”。以假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的方法,就是假说方法。这种方法自从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运用以来,取得了不少惊人的成就。如关于宇宙形成的原始星云假说和宇宙大爆炸理论,关于地球形成的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假说和板块结构假说,关于人类起源的进化假说,关于社会发展的假说,等等,这些“假说”都推动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得出了科学结论。

假说方法不同于其他科学思维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它具有推测性。其他思维方法如定性——定量法、结构——功能法、纵向——横向法……都是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直接得出可靠的结论。而假说方法所依据的科学知识和事实材料还不够完善和充分,它是从这种材料和知识出发,进行推测和演绎。那么,推测的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于实验和实践的进一步证明。经实验和实践的检验的,部分假说得到证实、成为科学观点,部分假说被推翻,需要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新的认识和假说。其次,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说虽然具有推测性和不完全可靠性。但是,它也是从经验知识和科学理论出发的,以一定的实验材料和经验事实为基础的,并需要经过逻辑和实践的双重检验,它同迷信和臆想有本质的区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假说被证实,即是科学;即使被推翻,它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事物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被推翻的科学假说相对于科学理论,就像人吃包子时的前四个包子和第五个包子的关系。人们常说,早知吃第五个包子才饱,那就不用吃前面四个了。可是,没有前面四个,仅第五个包子是填不饱肚子的,且没有前四个,第五个就变成了第一个。在这一点,就能明显看出科学假说不同于迷信和臆想。再次,科学假说具有流变性。假说是一种尚待证明的东西。经实践证实为正确的假说,它就不再是假说而是科学了;而经实践推翻的假说,它就因其不正确或是被修正,或是被抛弃。因此,假说具有很大的流变性。事物的发展曲折多变,各人掌握的材料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对同一问题会有多种假说。这就是,对同一事物会有多种探索方案。有时,多种方案均不符合实际;有时,只有一部分方案一定程度地符合实际。前者,需推翻;后者,需补充。没有一成不变的假说。如果此方案是领导制定的某项计划,且被标上“一成不变”或“唯一”标签,那么,领导行动就会失败。

□假说的使用

假说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

第一,假说可以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实质上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人们不可能等到事物的本质完全暴露在面前之后,再去认识和改造,但也不可能没有目标和方向地进行认识和改造。前者是消极被动的方式,永远只会随着事物走,不会有新的发现,是直观的、机械的活动;后者是盲目的方式,游离于事物之外,随心所欲地进行,只会招致失败。那么,此时此刻就需要人们在已知的情况下,进行假设,进行预测,并根据这些假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验和谨慎的行动,在行动中不断充实假说、修正假说,逼近事物的本质。

第二,假说为我们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提供了一座桥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尽管人的思维本质上想全面的、正确的把握事物,并希望穷尽对事物的认识。然而,人的思维是通过有限的具体的个人进行的。种种主客观条件必然限制认识的进行,使得真理的获得须经多次反复。此时,能够帮助我们的就是假说,即假说可使我们从已知的科学理论和事实去探索未知的规律,去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增加假说中的科学性成分,减少假说中的非科学性成分,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理论。假说成了科学理论的先声,以及通向成功行动的桥梁。例如,任何一项领导决策的出台和实施之前,必先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实地取证,然后从所获取的材料出发,进行假说,并进行实验、试点、修改。几经反复才能最后形成。如果离开了假说阶段,直接从收集的有限材料中就一次性作出决策,并加以实施,那么,实践就会给哈佛经理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是彻底的失败。

第三,假说可以促使我们相互探讨,提高行动的成功率,由于假说是在已有的有限知识、经验和材料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大家尽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相互交流中,修正各自的假说,并使多种关于同一事物的假说趋于一致,形成共识。在这种假说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其化为行动后的成功率就相当大。例如,对于前南斯拉夫的内战,国际社会纷纷提出和平方案,并相互交换意见,在前南三方对已有方案所涉及的实质内容的讨价还价中,国际社会才逐步找到了解决三方冲突的关键所在,再一次提出和平方案,促使三方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长达几年之久的战争终于让位于人民对家园的重建。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各个哈佛经理周围总有自己的“智囊团”,尤其是高层哈佛经理更是如此。否则,即使领导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强,但苦于精力有限,他不可能独立去面对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切事情都了解清楚,并作出正确的、不允许他人提出质疑的结论。(www.xing528.com)

此外,通过假说,人们可以基于已有事实,又超出已有事实。对问题进行大胆设想,并深入实践中有目的地取证。这样,容易触及相关问题和相关领域,并有可能在这些地方获得新的发现,实现认识和行动的新突破。例如,历史上关于“以太”的假说,曾推动众多的科学家去发现这种神奇的物质。“以太”虽未被找到,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却发现相对论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如果人们要等待建立起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来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顿下来,而定律也就因此永远不会出现。”同样,我们也有理由说,只要科学在思维着,包括领导科学,它的发展形式就离不开假说。

□运用假说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原则

假说方法即假设——演绎方法。从其名称上,可以看出,它的运用和操作有一定的步骤:假设和论证。

假设是假说方法的第一步。这就是说,在预定制定假说之前,研究者、行为者为了回答特定的问题,就要围绕问题,收集相关的、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科学原理,调动自己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及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对要求回答的问题的规律和本质提出初步的推测和假定,即提出假设。没有假设,就不可能有科学假说。这里的道理很简单。例如,“罗斯福新政”出台之前,罗斯福及其智囊人物必须先分析现有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带来的消极后果,然后,根据已有情况,推测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自己的经济政策假设,即如此这般的经济政策也许能拯救美国经济萧条的局面。只有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才能再一步步地去充实、论证它,从而形成科学假说——“新政”的基本轮廓。所以说,“假设”是假说的胚胎,也是它的最初的努力方向。

论证是假说的第二步。假设的提出不等于假说的形成,况且假设是初步的猜测和假定。研究者、行为者还必须利用有关理论和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材料,进行广泛的论证。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实假设;另一方面,可以修正假设,使其趋于合理。比如,我们在研究社会发展时,根据已有资料和知识,可以提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一假设。但在此后,我们就要搜集大量的事实和理论,以支持或修正我们的假设。然而,论证离不开演绎。论证就是运用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演绎方法,把握被研究对象的特点、结构、发展的动力和具体方式,以丰富假设,从而,假设就变为科学假说。

假说的形成和运用具有很大的创造性,显示了思维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这里不存在机械性规则。但是,却有一些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①解释原则。这是指假说同已知事实的关系。假说是依据已知事实提出的,它必须同这些事实相符合,并能够说明和解释这些事实,不得与事实相冲突。如果假说同事实相背,就要修正假说;②科学原则。这是指假说同已知的科学理论和观点的关系。假说或是对已有理论的反叛,或是对已有理论的修正、创新。但是,假说不等于无原则地抛弃已有理论,对已有理论中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并在现实中仍然有效的部分应当保留,作为它的内容的一部分。③简单性原则。这是指假说与逻辑的关系。一个好的假说要尽可能地在逻辑上简捷明了,尽可能地解释和符合更多的事实和客观对象,即假说要有很大的内存量。这样,假说的科学性就大;④可检验原则。这是假说具有科学性的一个基本条件。假说本身就是一种推测性解释,它必须接受事实和经验材料、科学理论的检验,在检验中或证实或证伪。不可检验或无法检验的假说永远是一个谜,无法成为科学理论,因而是不可取。

总之,假设——演绎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它能够较大程度地调节思维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使思维主体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能够使思维主体面对已经陈旧或日渐失效的理论,敢于和能够修正。假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正确地掌握和运用,于我们的工作、科研都具有实际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