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资产重组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优化建议

我国资产重组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优化建议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完整详尽可以从目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披露中略见一斑。在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方面,目前还很不规范。从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许多公司没有披露关联方转让资产是否经过资产评估的有关信息,有的披露中只说明经过评估但没有说明其他信息;有的只披露资产重组的股权变化,但没有注明出资金额。

我国资产重组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优化建议

会计一制度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制度之一,各国广泛使用,并已成为信息披露的核心制度。会计制度是在现代企业当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出现所有权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经营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而及时完整充分的会计信息则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无效率或低效率。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上世纪90年代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因我国的转型经济背景、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以及社会信用基础的薄弱等各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1.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信息披露未能真实准确

山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现有资产价值和新投资项目的利润拥有完全的信息,外部投资者只能凭借会计信息来获得公开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者往往比投资者清楚的多,所以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再融资等目的夸大经营业绩和盈利预测;有的公司为了掩盖亏损而制造虚假的财务报表;还有的公司为了配合庄家的炒作题材,故意编制失实的业绩,或者散布虚假消息,从而误导广大投资者,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在重大“作假重组”“虚构利润”的案例当中,除了上市公司自身参与以外还经常看到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参与的身影。

2.上市公司未能及时披露会计信息

信息的及时性是体现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及时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定期信息披露即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的披露情况来看,存在着披露时间偏晚的现象。而从临时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披露也很不及时,极少有公司在股票价格发生重大变动之前主动披露其重大事件信息,往往是在重大事件完成之后,才进行公告。在此期间,股票价格大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交所1997年10月份对上市公司中报审查结果表明,某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对早己发生的重大事件直至中报发布时才披露,甚至有关信息己提前泄露。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未能完整详尽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于简略,部分公司在披露公开信息时有意或无意地遗漏必须披露的重要事项。有的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中,对规定必须列出的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件以及不利于公司形象的事项遮遮掩掩,闭口不谈,反而对某些无需详述的细节问题上颇费笔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完整详尽可以从目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披露中略见一斑。1997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同年7月,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中报中按准则要求披露关联交易事项,而完全符合要求详细披露的仅有0.88%。在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方面,目前还很不规范。从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许多公司没有披露关联方转让资产是否经过资产评估的有关信息,有的披露中只说明经过评估但没有说明其他信息;有的只披露资产重组的股权变化,但没有注明出资金额。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说明资产评估机构是谁,是由谁聘请的,评估机构采取何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同样,也没有一家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在关联交易的资产重组时,有可能从关联交易中受益的股东是否在该项决策进行表决时回避。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无法判断该项资产重组是否对自己有利,从而投资者很难作出有利于自己的投资决策

4.巧妙利用信息披露,为自己提供炒作题材(www.xing528.com)

上市公司往往对应披露的信息不去披露,而披露那些对己有用的信息,如各种炒作题材,蛊惑投资者,操纵股票价格,从中牟利。如2000年度不少公司频频公告称进入网络高科技产业,但后来发现真正进入这一领域的没有多少家企业。其中“亿安科技”就是典型案例。上市公司利用临时性重大公告信息配合二级市场的投机炒作和股价操纵,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5.信息披露未能前后一致

从近两年的年度报告披露看,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变更较为频繁。以主营项目的名义再融资,然后进行与业务无关的股权投资或上新项目成了屡见不鲜的事情。从对项目变更的解释上看,大多数上市公司以“市场需求出现变化”作为理由,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搪塞投资者。某些上市公司利用“澄清公告”为契机,借此投机取巧,偷梁换柱。经常是澄清公告不但没有澄清真相,反而使真相更为模糊,扑朔迷离,使投资者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

6.预测信息存在严重的偏差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预测信息出现较大偏差,特别是上市公司对资产重组绩效的预测过分乐观,不少公司往往把自己的资产重组与成功的产业转型、规模经济、主营突出等联系起来,公告信息天花乱坠,而对信息后果却毫不负责,欺骗和误导投资者。甚至也有公司通过提前确认重组收益,推迟确认本期费用等方法操纵会计指标。许多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对资产重组给企业的现在和将来带来的经济影响很少作明确地说明,严重影响了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

少数上市公司为“粉饰”财务报表,因而拼凑指标、曲解会计制度或任意变更会计政策,钻空会计法漏洞,采用对己有利的计算方法等手段来提高重组收益,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指标,最后达到自己的保“壳”保“配”的目的。

再从信息需求者这一方面来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由于所有者主体虚置造成了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产权主体的缺位,使国有股股东很难强化对公司的产权约束和控制。同时,投资者分散而且处于不断流动之中,他们的权力变得非常脆弱。上市公司的实际权力已掌握在作为其代理人的经理手中。再加上我国的广大投资者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会计常识更是匮乏,因而其中许多人没有辨别会计信息真伪的能力,也不具备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能力。再加上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以及监管法规不健全等原因,使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普遍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