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省玉米生产专用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饲料玉米与深加工玉米混用,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粮饲兼用,甚至普通玉米也当鲜食玉米用。建议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实行区域化合理布局,从品种选择上分开、种植区域上分开,逐步使饲料加工玉米、工业加工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分区域种植,专用化生产,避免混合种植、插花种植,以便于提高商品质量,提升产业化水平。

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总的思路是继续加大籽粒玉米调减力度,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和节本增效技术,进一步提高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升玉米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一)继续引导调减籽粒玉米,缓解供需矛盾。积极引导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和提倡玉米与豆科作物、杂粮等轮作,鼓励发展饲草饲料作物,避免粒用玉米积压。

在国内外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加工企业喜欢采用进口玉米及替代品,粮农利益如何保证需要国家统筹考虑。国家要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在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控制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保护国内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维护粮农基本利益。

(二)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转变生产方式。设立项目支持玉米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鼓励和支持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优化种植方式和群体结构,倡导水肥一体化,推广新型设备、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浇水技术,实现节水节肥。推广玉米绿色高效植保技术,通过农业、生物等防控措施的推广减少对药剂防治的依赖;通过新型农药、新型增效助剂的推广和专业化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三)发展规模经营和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规模生产要效益。适度规模经营可给农民带来三大直接实惠:一是通过将小地块整合为大地块,可较大幅度降低机械作业、病虫害防治成本。二是规模经营有利于土地统一平整、土壤统一改良,更便于良种良法先进配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有效增加单产。三是通过土地集中连片,可减少不必要的田埂和沟渠,节约耕地。要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山东省规模经营的种粮面积应在100~150亩,种粮合作社可以适当增加。应加大对种粮规模在100~200亩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首先要保障流转土地后的合法权益,鼓励在流转土地上加大投入。其次要支持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发展粮食生产,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种粮收益。加快推进基层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为土地流转提供保障。

升级农机装备,加强农机手的培训,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从整地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是规模化玉米生产的重要保证。借鉴美国农业机械专业化和大型化的特点,尽快全面提升耕整、播种、田间管理、植保和收获等农机装备水平。加强农机手的专业化培训,确保人机匹配、协调升级,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支持烘干和储藏设备建设,切实解决“晒粮难”问题。建议积极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走市场化道路,依托现有农机服务组织、粮食加工收储企业(或中介组织)、供销社系统、农民合作社等,开展粮食干燥专业化经营服务。既可由农机服务组织实行收割、烘干一体化作业,也可由加工收储企业实行收购、烘干一体化服务,还可由专业服务组织定点作业或跨区联合作业。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高烘干机械购置补贴比例和规模,优先安排补贴,扩大补贴范围,凡购置机械烘干设备的个体或组织,都可享受补贴;政府加大公益性烘干设施、装备投入,所形成的资产,可移交规范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经营和管护;安排财政专项,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购置烘干机械;鼓励加工收储企业到产地建设烘干设备,对粮食加工收储企业与农民签订地头产销合同的,按收购量给企业适当税费折扣或补贴。(www.xing528.com)

(四)区域化种植,提升玉米专用化和产业化水平。目前我省玉米生产专用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饲料玉米与深加工玉米混用,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粮饲兼用,甚至普通玉米也当鲜食玉米用。建议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实行区域化合理布局,从品种选择上分开、种植区域上分开,逐步使饲料加工玉米、工业加工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分区域种植,专用化生产,避免混合种植、插花种植,以便于提高商品质量,提升产业化水平。

(五)强化研发创新与技术推广,提升科技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对玉米育种与栽培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主体作用,加大玉米育种公益性科研及基础性育种工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建议启动一批玉米种质创新、前育种技术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项目。开展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创制、重要基因发掘利用、育种理论与技术突破、种子制种与加工技术创新、种子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为提升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和创新源泉。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业补贴压力持续增加两个“天花板”和资源、环境压力两个“紧箍咒”的问题,重点支持高产高效可持续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六)扶持民族种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种业强必须企业强,企业强必须科技强,育种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育种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育种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要加快推进种业科企合作,促进企业成为育种创新主体,提高核心竞争力。科企育种战略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省政府应当重点投资与立项支持。建议由国家和省玉米体系岗位专家牵头,组织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构建山东玉米数字化杂交育种技术服务平台、山东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山东玉米育种材料创新和品种创新共享平台。突出育种技术创新,着力解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育种材料创新,着力更新合作企业的种质材料;突出育种品种创新,着力提升合作企业产品竞争力;强化品种测试网络,着力降低合作企业的测试成本;强化育种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合作企业育种者水平。

(七)缜密决策稳妥推进,确保结构调整健康有序。籽粒玉米过快发展的势头有所遏制,但种植面积还不会大幅度下降。除了玉米自身产量高、用途广的优势以外,玉米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简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使玉米省工省力的优势更加突出。农民可以通过打工挣钱弥补种植收益低的不足。最为主要的是,在玉米同一生长季节里我省目前没有同一数量级别的替代作物。我省目前玉米面积4800万亩左右,短期内大幅度缩减没有其他作物能够承接。小宗作物扩种几百万亩更无法处理,只能多渠道替换,一步步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