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及成效

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及成效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和政策落地,基本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承接国家改革试点任务103项,数量居全国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系统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广东落实把经济工作重心转移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主动减量、调整存量、引导增量“三管齐下”,分解下达“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此,广东推出了7方面35项政策措施。

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及成效

广东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和政策落地,基本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承接国家改革试点任务103项,数量居全国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系统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1)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绩凸显。广东落实把经济工作重心转移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主动减量、调整存量、引导增量“三管齐下”,分解下达“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①着力去产能,达到预期目标。2016年2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5个行动计划,制定并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指标,创造条件推动兼并重组,有序推进产权股权交易,妥善处理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同时分解了重点行业年度去产能的工作目标。如2016年,广东完成5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另外,年内实现600户国有特困企业脱困,亏损总额比2015年减少6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同比明显下降,国有“僵尸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摸清了石化、钢铁等11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情况,基本完成落后钢铁、造纸产能淘汰任务。2016年底,出清省属关停企业383户,妥善安置职工3000多人。

②着力去库存,收到好的效果。广东省委、省政府研究建立了符合广东省实际情况、适应市场规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购租并举的新型住房制度,培育、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专业化住房租赁平台运作,多渠道消化三四线城市库存。人口过多、房价过高的广州和深圳,结合发展城际轨道交通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了区域化职住平衡,带动了周边城市健康发展。适当调控商业、办公用地供应,制定了商业、办公库存物业转化为租赁住房等去库存措施,收到好的效果。

③着力去杠杆,企业杠杆率回归合理水平。广东推进金融机构去杠杆,确保金融机构杠杆率回归合理水平。建立了去杠杆工作督查机制,排查杠杆率不达标机构和金融风险较高的地区,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进行排查评估,并加以整顿和风险处置,入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隐性不良贷款71.84亿元。2016年全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重为1.56%,低于全国1.81%的平均水平。全省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平均杠杆率6.6%,达到银监会规定的4%最低监管要求,各地的主要金融风险指标也达到监管要求。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融资,排查互联网金融企业1722家。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去杠杆加快发展,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支持企业市场化、法制化转股,加强企业债务杠杆约束,降低企业杠杆率。研究制定了《关于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构建和创新多元化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企业直接融资。2016年新增A股上市企业49家、新增赴港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43家,挂牌企业总数居全国首位。

④着力降成本,减轻企业发展负担。按照《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要求,积极采取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措施,重点是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主要包括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财务成本、社会保险费成本、物流成本以及电力、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为此,广东推出了7方面35项政策措施。第一,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行业,全年减税750亿元。同时,切实推进国家对制造业、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税收726.8亿元。第二,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成本,采取下调失业保险单位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生育保险费率等,共为企业减负约227亿元。第三,出台实施广东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节,落实涉企行政性收费“零收费”政策。2016年10月1日起,全省所有市免征23项中央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省级收费,免征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可为全省企业减负约129.5亿元。第四,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评制,暂缓提高2016年最低工资标准。第五,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2016年共为17.4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45.15亿元,惠及职工797万人。第六,在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方面,加快推进电力市场改革和售电侧改革试点,两次降低广东省工商业用电价格,合计降低企业电力成本71.06亿元。第七,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推动降低或取消普通公路车辆通行年票费、港口费、海关经营服务费、鲜活农产品运输费超90亿元。多种举措全年帮企业降成本超过2000亿元。

⑤着力补短板,提高发展协调性。广东组织实施18项补短板重大工程,落实工作责任,破解区域发展失衡、征地拆迁、融资难等难题。2016年启动18项重大补短板项目,预计三年总投资22526.5亿元。这些补短板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粤东西北农村地区用户电压合格率从2015年的98%提高到98.4%,农村配电网“卡脖子”“低电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天然气主干管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信息基础设施长足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移动宽带普及率从2015年的44.2%提高到65.3%;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和水利综合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到2016年底,粤东西北地区县城污水处理率从2015年的73%提高到79%;人力资本素质全面提升,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4%,比“十一五”时期提高近10个百分点。

(2)多种发展新动能新动力推动广东经济发展,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业成为重要动能。珠三角地区3D打印、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新技术新产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建成10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超8400亿元,共形成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等7个超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崛起,互联网经济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信息消费、高铁经济、旅游消费等服务型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以腾讯、唯品会、维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催生出更多的新商业模式。以“众创空间”为重点的新主体、新平台大量涌现,打造了一条“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的完整孵化链条和一批孵化平台,至2016年6月全省科技孵化器达537家,同比增长77.8%,提前1年半实现孵化器倍增目标;众创空间共365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61家,数量居全国第二。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速。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三次产业结构“三、二、一”的转换。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7∶43.2∶52.1。(见图5-1)

图5-1 广东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

201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5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3.58亿元,增长3.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第二产业增加值34372.46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8%;第三产业增加值41446.01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3%。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8817.68亿元,增长11.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5739.78亿元,增长9.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568.17亿元,增长10.4%。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1%,金融业增长11.5%,房地产业增长6.9%。民营经济增加值42578.76亿元,增长7.8%。2016年,广东人均GDP达到7278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958美元。(www.xing528.com)

(4)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广东工业保持中高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规模持续扩张。

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2016年达到3.15万亿元,广东工业经济对经济的贡献稳定在40%左右。2017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工业生产增长动力逐步增强,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广东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引擎。主要表现在:

①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7%,高出同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0个百分点。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5.7%、52.6%。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快速增长,2015—2016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2017年1—8月广东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

②坚持加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广东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要求,坚持加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2013—2016年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占2013—201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5%。2016年,投入新产品研发经费为2012年的1.9倍,年均增长高达18.1%;实现新产品产值是2012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3%;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9%,比2012年提高5.5个百分点。新产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是广东工业经济新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

利润快速增长,提质增效显著。广东工业企业注重寻找利润增长点,实行开源节流,减少开支,降低成本,使得利润总额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总量屡创新高。至201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一举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8383.04亿元。2017年以来,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广东省政府组织调研并及时推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扶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供给侧降成本,保持工业企业利润持续较快增长。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仍然保持14.8%的较高增长速度;在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40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大类利润增长达两位数,为2018年广东全年利润总额突破万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东工业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结构,改变营销策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节节提升。至201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比2012年降低2.01个百分点,企业资产结构明显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一直维持在6.0%以上的较高水平,2016年更是达到6.9%,为近年来新高。

链接

佛山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示

作为制造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策源地,我国制造业中高端产品和装备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佛山制造业改革的做法和经验为各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六大启示。启示一,实业精神为佛山制造提质。近年来,佛山大力塑造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实业精神作为佛山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佛山企业家发挥实业精神,扎扎实实做产品,把品质做到极致,重视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了佛山制造的整体质量水平。启示二,政策驱动为制造转型发力。将市场内生力与政府引导力相结合,是佛山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启示。自2007年以来,佛山实施了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近两年又陆续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对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质量提高等制造业发展核心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增强改革、创新和转型的动力。启示三,投资环境提振制造。在实施产业“双转移”的过程中,佛山被称为企业研发、销售总部的根据地关键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维护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参与调研的企业表示,佛山整体营商环境良好,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得到政府的重视。佛山经验表明,政府坚持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对制造业企业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启示四,善识机遇为制造占先机。佛山制造新一轮发展的特点是重视供给端,着重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质量效益,实施生产自动化、制造服务化、产业网络化,推动制造业由加工型向创造型、传统制造向新型智造转变,启示制造业要善识机遇,增强领先意识和制高点意识。后发行业、后发企业,要善于在传统领域开辟新的天地,或瞄准新兴产业发力,尽早在新领域新产业形成先发优势。启示五,创新模式为制造持续造血。佛山制造业企业普遍拥有敢于求新、乐于用新、善于创新的精神,能够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迅速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佛山的案例表明,创新基础薄弱的企业,要充分运用开放式创新、借力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网络化创新、用户参与创新、研发转化一体化创新、创新即服务等创新模式,用新思维、新模式、新路径去快速破解制约瓶颈。启示六,产业合作助制造做强做大。开放、合作是佛山企业家的精神特质之一。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产业合作,在佛山制造业中较为普遍。产业合作形式从行内合作到跨界合作,从简单的一对一合作到集群式、联盟式合作,从区域合作到国际合作,从常规合作到战略合作,合作层次与合作频率越来越高。制造业企业要应对供需两端的变化,必须加强行业协调,深化产业合作。

(资料来源:《佛山日报》2017年9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