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海洋渔业产量达到282.17万吨。虽然渔获量增加不大,但生产总值仍继续增长,2016 年海洋渔业总产值431.75 亿元,比上年增加9.72%。内挤外压,海洋捕捞作业渔场逐年萎缩。《中国水生生物养护纲要》实施以后,伏季休渔延长了渔业资源的年内生长期,在同等资源发生数量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量和可捕量,提高了海洋生态的利用效率。2017年伏季休渔延长到5月1日至9月1日,同时实施捕捞总量控制制度和限额捕捞试点。

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海洋渔业是指使用不同的工具、方法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社会活动,包括在我国近海作业的传统捕捞生产和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远洋渔业。

(一)海洋渔业产量达到282.17万吨。海洋渔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受渔业资源渔业生物学特性制约和栖息环境条件限制,具有可再生能力的有限性。面对近海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事实,1998 年以后国家对近海海洋渔业实施零增长战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推进海洋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元年,渔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向好,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渔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山东省海洋渔业产量282.17万吨,比上年增加2.56%,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9.22 万吨,比上年增加0.43%;远洋渔业产量52.95万吨,比上年增加12.90%。

(二)生产总值上升到431.75亿元。捕捞水产品作为纯天然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值不断提高。同时捕捞产品改变以往的粗劣加工方式,采用渔获物分拣、分类加工保存和鲜活销售等流通技术,产品价值也得到提高。虽然渔获量增加不大,但生产总值仍继续增长,2016 年海洋渔业总产值431.75 亿元,比上年增加9.72%。

(三)从业人员增加到13.8万人。海洋捕捞产业作为高投资、高风险、高收入的产业,尤其是在燃油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受到了社会各界投资者的关注,社会资金纷纷投向海洋捕捞渔业,使得靠捕捞产业为生计的渔业受到冲击。2016年从业人员13.8万人,比上年增加0.2%。(www.xing528.com)

(四)捕捞力量仍维持在5.11万艘的高水平上。2003年废旧渔船报废制度实施以后,捕捞力量有所减少,但在燃油补贴的刺激下,21世纪1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又一次增船高潮,同时还有大量的无捕捞许可证、无船舶登记证书、无船舶检验证书的“三无”渔船分布在沿海各地。2016年虽然实施了第二轮废旧渔船报废制度,并给予优惠的补贴政策,但捕捞力量仍居高不下,2016年捕捞作业的机动渔船数量5.11万艘,载重量112.72万总吨,功率218.37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减-1.87%、2.48%和0.17%。

(五)作业渔场受到国内和国外的挤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以后,我国在北部湾已经实施“中越划界协定”,中日、中韩“渔业协定”也相继实施,使得我国渔民传统的外海作业渔场消失,只能通过入渔到达外海海域生产。同时,国内集约用海、围海造地、海洋工程以及其他用海行为的确权使用,都排挤了海洋捕捞产业,使得海洋捕捞的近岸作业海域丢失。内挤外压,海洋捕捞作业渔场逐年萎缩。

(六)渔业资源养护力度有所提高。《中国水生生物养护纲要》实施以后,伏季休渔延长了渔业资源的年内生长期,在同等资源发生数量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量和可捕量,提高了海洋生态的利用效率。增殖放流,通过人工培育水产苗种,增加了海域的渔业资源数量,2016年共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近42亿单位。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营造海底森林,修复业已破坏的渔业生态环境,改善了渔业资源栖息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保障了种质资源的安全,2007年以来,近海建立了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7年伏季休渔延长到5月1日至9月1日,同时实施捕捞总量控制制度和限额捕捞试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