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我国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塑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塑料产品的种类及应用领域都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尽管如此,我国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塑料先进成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90年代获得发展,仅1997—1998年间采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厂商在北美就增长了3%~10%,而在国内仅有少数几个大型家电生产厂商有少量的应用。

我国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塑料成型加工是指塑料原材料借助加工设备和模具,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方法,最终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塑料制品的过程,它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加工方法(通常称为塑料的一次加工)有压塑(压缩成型)、挤塑(挤出成型)、注塑(注射成型)、吹塑(中空成型)等模塑成型方法,以及压延、层压、涂覆等非模成型方法。塑料先进成型加工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而言的,并在传统的成型加工技术基础上,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而形成的新型塑料成型加工方法。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可以生产结构更为复杂、精度更高、性能更优异的塑料制品,使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更加多样化、更加先进、更加完善并更易于应用,可获得更经济环保的生产效果。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国内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社会稳定和经济稳步增长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把许多先进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带入国内,如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热流道注射成型技术、精密注射成型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不但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可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精度,使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塑料成型加工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已形成门类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塑料已成为与钢铁、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新型材料产业,我国已步入世界塑料制品大国行列。我国的塑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塑料产品的种类及应用领域都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经过不断地引进、消化和推广应用,气辅成型和热流道注射成型技术已在我国大、中型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得到较多的应用,精密注射成型技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得到推广。此外,随着汽车工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许多塑料先进成型技术获得良好的发展时机,如微孔塑料成型技术、多组分注射成型技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和先进吹塑成型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得到应用和推广。

塑料先进成型技术与传统成型加工技术一样,与塑料原材料、成型工艺、成型设备和模具等方面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从机械化、自动化进一步向连续化、程序化和自适应控制的方向发展。众多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在可加工原材料的范围、制品的范围和质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不仅使以往难以成型的热敏性、熔体粘度高的原料能方便地成型,而且长纤维增强塑料、片状和团状模塑料也可用于高效成型技术领域。目前,我国在塑料原材料生产和供应方面,特别是在原材料生产技术和总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有大量塑料原料需要依靠进口,我国现已成为日本韩国、美国和新加坡等塑料原料的主要输出市场。

在塑料成型设备和模具方面,对精密大型注射机、大型中空吹塑成型机、挤出塑料薄膜、片材、板材生产线,拉伸和共挤出技术设备等的研究和开发已取得很大进展。同时,微电子技术塑料机械上的开发应用,实现了注射、挤出、中空、压延四类基本成型加工机械的主机,以及后续设备的数字化程序控制,使塑料机械的控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www.xing528.com)

2003年,我国从事塑料设备及相关产品制造的企业约600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年产各种设备10多万套。到2007年中国塑料机械设备产量为73.69万t,出口塑料注射机、挤出机压延机、热成型机、吹塑和中空成型机等塑料机械设备约6.77万套,出口额达8.2亿美元,出口塑料模具约128.5万套,金额达9.8亿美元;三大塑料机械的出口,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出口额上看,都有大幅度增长,而且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质也在不断提升。2009年我国有塑料经营项目的企业15万家,塑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000亿元,塑料行业从业人员达400万。至2011年,我国模具总产值达到128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4.2%,模具总产值全球排名第三,位列日本、美国之后。目前,国内全部中低档模具和60%高档、大型、复杂、精密模具均可在国内生产,我国的塑料企业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尽管如此,我国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塑料先进成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90年代获得发展,仅1997—1998年间采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厂商在北美就增长了3%~10%,而在国内仅有少数几个大型家电生产厂商有少量的应用。热流道系统在欧洲和北美采用的比例高达50%,亚洲采用的比例只有10%,而中国采用的比例只有1%~2%;至2009年,我国这一比例已有明显的提高,但总体不足10%;2012年我国部分企业热流道模具的比例已达30%左右,与欧美等国相比,差距还很巨大,因此,在该领域国内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塑料制品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形状、精度、功能、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努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各种塑料先进成型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推广和普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