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影响执行,重视双方语言

沟通影响执行,重视双方语言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沟通不畅,会导致各种问题,例如上面下达的命令到下面走样,下面汇报的内容上面听不懂。沟通不畅,难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见沟通对一个团队来说多么重要。这个笑话很好地说明沟通的时候要使用双方都听得懂的语言,这不仅仅指语种上的一致。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和各地方言也会成为沟通当中的阻碍。

沟通影响执行,重视双方语言

沟通不畅,会导致各种问题,例如上面下达的命令到下面走样,下面汇报的内容上面听不懂。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让信息传达出现偏差,到执行阶段会发生进一步偏差,最后得到的结果与之前制定的计划截然不同。

一个在媒体行业工作的朋友跟我说起过他大学毕业时经历的事情。那年,朋友刚刚大学毕业,到一家杂志社应聘,入职以后才发现,这家杂志社不是专门制作发行杂志的,而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主要业务是承办活动。杂志是刚刚兴办的,要免费发放到各酒店、商场,以刊登广告创造收益。朋友入职的时候,杂志的负责人是一个年纪与他相仿的女孩。这个女孩很有想法,希望打造一本关于本地文化、饮食、旅游等内容的综合杂志,符合新兴媒体的特点。几个月以后,女孩离职去北京打拼,朋友作为杂志社最出色的一员,接替了她的位置。

这个时候,他已经连续办了几个月杂志,对于杂志需要什么内容,他胸有成竹。而当老板找到他的时候,他突然迷茫了。老板告诉他,当地是革命圣地,有非常浓厚的革命氛围,描写军旅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内容很受欢迎,希望他能够专注这方面的内容,将杂志朝着这个方向改进。朋友马上对杂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内容方向调整为介绍国际军事等,并且封面设计得既新潮,又有革命气息。至今说起那个封面,他仍然非常得意。

他做了几个月,仍然没有让老板满意,同时觉得在这个杂志社没什么前途,决定另谋高就。他当时不明白,为什么按照老板的想法进行了改革,老板却始终不满意。

多年以后,朋友已经在媒体界颇有人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再一次来到这个杂志社的所在地,故地重游见了很多老朋友,朋友为他介绍了不少当地相关行业的从业者。直到那时候,他才知道,老板当初让他做的杂志叫旧闻杂志,他当初绞尽脑汁想的内容、精心设计的封面,都跟老板想象的相去甚远。

听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涌起一股啼笑皆非的感觉。朋友作为部门负责人,居然在几个月里都没有彻底明白上级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一个老板居然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的学名是什么,也不能形容得非常清楚,难怪这本杂志始终做不好。

这并非个案,而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沟通不畅,难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见沟通对一个团队来说多么重要。

在团队协作中,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表达不准确,执行的时候都可能有天差地别的结果。很多团队在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叙述问题不详细。说话不全如钝刀杀人,这句话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总是说一半,听者特别难受,急切地想知道另外一半是什么。这句话在团队沟通中是另外一个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将信息传递得非常详细、到位,听者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到时候就要承担出错的责任。(www.xing528.com)

沟通可以使双方更默契,但不要指望默契能够替代沟通,一个手势、一个眼色就让对方心领神会,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相处多年的朋友、朝夕相处的同事,也不可能通过只言片语彻底明白对方的意思。所以,团队内部一定要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详细交待,切勿遗漏。

第二,沟通频率不足。团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会出现各种问题,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积极沟通解决。也许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能够解决;也许你的进度较快,遇到的问题别人还没有出现,或者问题没有出现在你这里,而你却不知道。

团队协作需要高频率沟通,需要定期沟通,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而不是被一个难题卡住,影响工作进度。

第三,不使用同一种“语言”。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某公司的销售人员谈一笔交易时遭到竞争对手的阻截。销售人员认为,为了这笔订单,完全可以将产品价格降低一些。于是,他写报告给领导,询问这样是否可行。领导给的批复是“go ahead”。收到批复,销售人员风风火火地叫人给他订机票,要赶紧飞去谈这笔生意。领导的秘书见状,问他怎么回事。他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秘书却告诉他不要去了,领导常说的“go ahead”是“去个头”的意思。

这个笑话很好地说明沟通的时候要使用双方都听得懂的语言,这不仅仅指语种上的一致。很多新建团队的主要成员是新人,刚刚入行的新人和已经独当一面的行业老手不一样,很多专业术语、缩略语等很容易对沟通造成障碍。也有一些人将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带进工作中,导致很多名词的含义各不相同,沟通起来出现偏差,例如“这个”、“那个”、“昨天的”、“今天的”等词语很容易让对方会错意。

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和各地方言也会成为沟通当中的阻碍。网络新名词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和更新,几个月不上网,你可能很难听懂别人在说什么,只能去求助搜索引擎。而地方方言导致的问题,有些时候连搜索引擎都解决不了。

建筑公司的老板是云南人,普通话说得不错,但还是会无意中说一些云南地区专有的名词,听得下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次,公司要购买一批建筑材料,有两家公司的产品可以选择,一家价格低廉,产品质量稍差;另一家产品质量极佳,价格却偏贵。领导看到请示文件的时候,正着急赶一班飞机,便留下一张纸条:“选板扎的”。员工拿到纸条满脸疑惑,作为地道的北方人,他第一次看见这个词。当时网络不发达,老板又已经上了飞机不能接电话,幸好他记得老板家里的电话,打电话问了老板夫人才明白“板扎”是结实、好的意思。

人与人之间,沟通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依赖着其他人,也被其他人依赖着,如果不能顺畅沟通,不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还怎么在一起做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