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古至今意识形态的演变全视角剖析

从古至今意识形态的演变全视角剖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秦汉的意识形态到明朝的意识形态,经历了汉族主要的繁荣且历时较长的朝代——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神权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式化,世俗权力逐步递进。唐朝的意识形态在不同时期是具有不同侧重的,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态框架下,主流意识形态被新知识阶层逐步世俗化,其完整性呈现出一种逐步瓦解的趋势。明朝之后,东方意识形态就进入了暗夜期,进入了数百年复兴无望期。

从古至今意识形态的演变全视角剖析

秦汉的意识形态到明朝的意识形态,经历了汉族主要的繁荣且历时较长的朝代——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神权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式化,世俗权力逐步递进。每个主要朝代都曾经试图恢复一种更为完整的传统意识形态,然而这样的尝试最终都逐步被更强的世俗化倾向覆盖,从而逐渐减弱了。从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社会秩序等级的高低来看,传统的意识形态可能是唯一一种高稳定程度的意识形态,但是这种意识形态无法容忍非完整意识形态的侵扰,其内核具有排他性。世俗化的道路毫无疑问会产生多种对其强力戕害的道路,从而无论选择哪一种世俗化的道路,都会自动走向社会秩序的降级,并且导致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崩离析,最终治理结构瓦解。这种瓦解的速度是惊人的,而且修复更为艰难。一般而言,仅仅在人类社会的灾难和战争之后,才会发生一段自动恢复的时期。王朝延续阶段,常常内外争斗交困,发生修复的时期比较少见,而且往往代价高昂。

从某种意义上看,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完整的意识形态瓦解过程的典型状态。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意识形态、汉末意识形态崩解后产生了魏晋南北朝的纷乱意识形态的杂糅。唐朝的意识形态在不同时期是具有不同侧重的,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态框架下,主流意识形态被新知识阶层逐步世俗化,其完整性呈现出一种逐步瓦解的趋势。安史之乱前的意识形态是比较完整的,伊斯兰世界范围的大一统过程形成对东方意识形态的强烈冲突,这种深刻的外部矛盾激发起内部矛盾的迅速爆发,意识形态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完整化维护,内部崩解形成了长期趋势。安史之乱后,在新知识阶层的主导下,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大潮开启了,以韩愈为主推手,其身边集结了大量韩派文人,其中众多名人为世人熟知,如柳宗元刘禹锡等。在皇权不稳的背景下,以世俗文化冲击意识形态内核,权力顶端有意识的维护都没有延续性,一段时期的思想涣散之后,出现了民族和国家的巨大灾难。长期矛盾并没有因为唐朝的落幕而结束,宋朝继承了主要的矛盾和趋势,于是这种灾难在宋朝达到了顶峰,世俗化的经济发展道路不但没有使得国家和民族复兴,反而进入了长期意识形态衰败的大周期。在这种历史趋势下,明朝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恢复有很大的贡献,没有明朝的长期恢复重建工作,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的发展不堪想象。明朝之后,东方意识形态就进入了暗夜期,进入了数百年复兴无望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