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创思维,助力企业家成功

独创思维,助力企业家成功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终,会做事的不一定是合格的老板,但会用人的一定会成为合格的老板。多元化、跨行业,未必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预测的巨大风险。如今,“尚德”两字仿佛成为对无锡和尚德的巨大讽刺。今天,在中国大地上,这样的故事在很多行业还远远没有结束。成功和成就是水面上的睡莲,最重要的是水面下的根系。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应当是由物质与精神共同构成的系统。

独创思维,助力企业家成功

在市场大环境好的时候,大家都赚钱,蒸蒸日上;当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亏损,走下坡路,这是中国很多行业中的企业现状。

在当今社会,公司没有业务增长就意味着落后于这个每天都在前进的世界。如果你不发展,竞争对手最终将超越你。

多少年来,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学习别人、成为别人。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向别人学习”的环境中成长,抄袭、模仿、山寨成为中国市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

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则截然相反,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能告诉客户我跟别人哪里不一样。一般来说,别人做什么,自己就不去做,如果要做,也一定要找到差异化要素。这样一来,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地盘,都可以过上舒服的日子。

中国企业组织普遍存在两个不足:一个是组织结构仍然是传统结构,流程繁冗,效率低下;另一个是企业家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资源无法有效开发。

企业规模小的时候,一切都在老板的掌控之下,即使所有事情亲力亲为也能照顾过来。当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事必躬亲就失灵了。最终,会做事的不一定是合格的老板,但会用人的一定会成为合格的老板。所以,开会时,一把手只谈人,其他人才谈事。

如果当高管的只是按照老板的吩咐去做事,那就根本不是高管人才,因为称职的高管不是老板告诉他做什么,而是他告诉老板应该做什么,他是给老板提供解决方案的。

作为企业管理者,始终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考虑今年和明年的生存问题。要从完整产品的角度去寻找差异化,发现那些有利可图但别人却做不了的业务增长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去生产同质化产品。要强调品牌的特色和个性,而不是强调产品的功能和价格。要通过高调的“地下工作”寻找产品创新的源泉,而不是通过高调的“舞台表演”促销产品。

现实中,有很多的企业管理者,他们不是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恰恰相反,他们让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而且难以理解。

很多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境就是因为其企业领导者疏远市场、疏远客户,因而获得的是一些经过过滤的不对称信息。直接接触客户能够得到其他市场调研方法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和见解,而这种商业常识经常被人们忘记。

此外,我们应该尊重商场上的“做熟不做生”的法则。你对哪行熟悉?做什么最有把握?多元化、跨行业,未必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预测的巨大风险。

尚德,曾经是无锡的一张名片。“尚德务实、和谐奋进”是无锡的城市精神。如今,“尚德”两字仿佛成为对无锡和尚德的巨大讽刺。因为,快速发展的“尚德电力”破产了,曾经的首富施正荣财富归零了。

今天,在中国大地上,这样的故事在很多行业还远远没有结束。

很多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市场,得益于中国的政府。当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阳底下在不断重演过去的故事。这是我们很多人已经付出的,或者说还有很多人还得继续付出的。

其实,企业的发展成长,有其规律,就像庄子庖丁解牛一样,你掌握、利用了这个规律,就是“以无厚入有间”,很容易把事情办得漂亮;反之,你就算把牛杀了,也会把自己搞得满头大汗,活儿干得一团糟。

很多企业家非常努力,但从不停下来想想,自己做事情的背后有没有什么道理。就好像我们都看见过这样的景象:一只苍蝇想要飞向光明,一遍遍地撞击玻璃窗,想要冲破它。苍蝇大概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直到把自己撞晕,都不会去想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假如它没有撞上玻璃,飞得很顺利,它也不会去总结。以它的悟性,不足以去思考或跟同类分享怎样留心注意才不会撞到玻璃。

有拼搏精神的人,内心都是骄傲的。而敢于在真实的舞台上与别人竞争的人,一定是很优秀的,而这样的人常常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以知识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经济里,没有什么比企业家思想的创新和冷静的思考更能影响企业的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因为在新时代,我们没有坐标,也不能用过去成功的经验来指导今天的发展。(www.xing528.com)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奉物质主义的时代,对许多人而言,财富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价值,成为一种万能的存在。这种可怕的金钱万能观,使得人和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也被简单地物质化、工具化、功利化。许多企业和个人,得到了财富,却迷失了自我,远离了道义、健康、自由和幸福,少数人甚至为财走险。

我常常在想,企业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德鲁克在其1973年发表的代表性著作《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中,对企业存在的目的做了定义,他说:“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他进一步推论说:“由于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因此,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职能——营销和创新。只有营销和创新能产生出经济成果,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过一篇文章《新东方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他在文章中写道:新东方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挣钱吗?肯定不是!挣钱应该是前进方向正确后的一种自然结果,就像一个人拥有理想,努力学习,成功和成就是必然的回报一样。成功和成就是水面上的睡莲,最重要的是水面下的根系。我们如果不在水下种睡莲的根,就不可能有水面上的花。

乔布斯在谈及企业哲学时曾说过:“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就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事情一样,一旦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当今企业要追求什么?我更倾向于俞敏洪和乔布斯的观点。

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不一定完全是创造利润或顾客,而是创造幸福和建立和谐。

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应当是由物质与精神共同构成的系统。而当下有些企业,虽然创造了物质财富,却破坏了道德与精神,甚至破坏了人生的幸福、和谐与美好。

企业的存在,显然有比创造顾客或创造利润更高级、更复杂的目的和意义,这些目的是多样化目的的一个集合,用当下的词语来表达,就是“创造幸福或创造和谐”。

物质世界具有排他性,分享便会减少。“贫”字,从字形上看,它的意义就是“分钱”(分贝,贝就是钱),钱被分享便是“贫”。但在精神世界,越分享反而越富有。对物质的追求,会导致竞争、矛盾、对抗;而对精神的追求,却会带来开放、友爱、合作、共鸣和共赢。

把企业存在的目的定义为创造利润,并不能帮助每个人实现财富。当然,把企业存在定义为“创造幸福或和谐”,也不可能帮助每个人实现财富,但“创造幸福或和谐”可以将人们努力的方向更多地转移到实现幸福上。

幸福和谐的企业是什么样的?

幸福和谐的企业,更重视人的精神世界,更重视培养员工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克服物质基础的相对不足。

幸福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企业要富有效率和成就。成就幸福和谐企业,并不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相反,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人们的创造力以及对企业贡献的意愿。幸福和谐企业的创建,可激发人们的创造激情和对企业的热爱,这对提升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是有帮助的。

企业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时刻伴随着竞争,并要在竞争中建立起自身的优势和实力。软弱涣散和碌碌无为只能导致企业的衰败甚至消亡,那样就完全偏离了企业发展的轨道

虽然中国当下企业生存的现实环境,在许多领域是非常恶劣的。即使这样,为了获得利益而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触犯法律,得不偿失。利益当前,很多时候企业的自律和自觉都是靠不住的,需要政府拿出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从创造利润到创造幸福或和谐,这将是每个企业、每个企业家未来要探讨的问题。对于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转向和发展的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