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营经济助推模式: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民营经济助推模式: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到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市场力量。狭义的民营经济则指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企业经济组织。

民营经济助推模式: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县域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而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具竞争力、最积极、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对整个县域的工业化程度、经济实力以及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有重大贡献。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从经济成分看,县域经济就是民营经济。凡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县域经济的活力就强。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切入点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实现全面脱贫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形式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而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键之举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是未来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的春天始于1978 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时至今日民营经济逐渐成长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到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市场力量。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私营企业数量达到2726.3万户,个体工商户数量达6579.4万户,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4.8%,从业人员3.41 亿人。全年日均新登记企业为5.27 万户,其中个体、私营和小微企业占96%;新设个体工商户1289.8万户,增长20.7%,较2016年5.7%的增速大幅提升。[1](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40 年来,甘肃省民营经济经历了复苏起步、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的阶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指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企业经济组织。因此本报告中的县域民营经济是指狭义的概念,指县域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其中民营企业是指民间私人投资、经营、享受投资收益、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