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商:领袖核心条件的关键能力

情商:领袖核心条件的关键能力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商高的人,既能在情感上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减少他人的情绪。简言之,“情商”是增加情感、减少情绪的能力。也就是说,传统中国士大夫阶层是把情感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领袖人物,情商一定要高,情商是领导力的核心条件。

情商:领袖核心条件的关键能力

现在“情商”这个词儿比较流行。一个叫丹尼尔·戈尔曼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提出了这个概念,引起了持久而广泛的效应,他成功地把大众吸引到“情商”这个新的领域中,让大众意识到处理情感和情绪的能力相比于认知能力更有助于人的成功以及幸福。

1.情商与智商

一直以来,大众总是自发地认为,拥有高智商有助于事业上的成功以及生活上的幸福。戈尔曼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人们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相对于智商,情商更为关键

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情感是维持人际和谐的核心因素,而智商高的人往往照顾不到情感,倾向于“立异”以显示他智力上的优越,与“求同”才能增加情感的方向相反。假如一个人性格中智商与情商的比例失调、情商被高智商所掩盖,通常情况下构成了促进人际和谐的障碍

情商,从正面说,是增进情感的能力;换个角度,就是减少情绪的能力。情商高的人,既能在情感上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减少他人的情绪。简言之,“情商”是增加情感、减少情绪的能力。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说法,教育小孩成人,第一步还不是认字、读书,而是教他们学会“洒扫、进退、应对”[21]的礼节。什么内容呢?就是把个人及居住环境操持干净、整齐,并且对客人举止文雅、应对得体、彬彬有礼。可见培养的其实是“情商”,可见人格教育其实是情感教育。

晚清名臣曾国藩以擅长育人而著称,他的家书是有名的,可以视作教育子弟的范例。我们看看他于道光二十三年给弟弟写的一封家信,其中谈到:“贤弟性情真挚,而短于诗文,何不日日在孝弟两字上用功?《曲礼》、《内则》所说的,句句依他做出,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22]曾国藩教导他的弟弟把工夫花在“情商”的培养上,而非试帖诗、八股文。能够让长辈们顺适,让兄弟间既有情感又守规矩,这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其实,“情商”所起的作用,无非是这两点。也就是说,传统中国士大夫阶层是把情感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2.情商与职业取向

情商高的人,可能更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人才市场时与毕业生座谈,专门说起“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23]

我们也来说说。过去老北京著名饭店的跑堂,就是情商很高的人。他们有两个职业特性:一是眼睛看得准。凡是曾打过照面的客人,一旦再来,立马认准,打招呼的态度亲切自然,给客人以熟络感,很受用。对于生客,更是热情了。当然,光有态度还不算很好的“瞭高儿”。厉害之处在阅人甚多后练就的锐眼,往往一两句寒暄以及观察穿着和谈吐,大致便可判断来客的身份、地位和消费能力、吃饭意图,随即有针对性地推介,绝少出错。即使同时来两拨客人也应酬得体,不会让客人有厚此薄彼的感觉;二是嘴巴灵。为客人推荐菜肴,站在客人一边,尽心筹划,绝不至于欺客、宰客。极能捕捉和体会客人情绪上的、心态上的细微变化,瞅准客人正在高兴的当头,适时介绍贵点的菜,不但奏效,而且客人还领情[24]

2008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就已介入了餐饮行业,酒店设施过硬,装修上也精雅。这一点比较容易,只要下定决心,积极落实,不难做到,最难做到的是服务。当然,要服务人员礼貌、热情、客气、周到、细致,也不是培训不出来;培训不出来的是上述老北京饭店跑堂的那种水准的服务。这需要人生阅历和一定的社会心理学素养,即需要的是作为服务人员所必需的“情商”。(www.xing528.com)

情商高的人,也适合从事管理。领袖人物,情商一定要高,情商是领导力的核心条件。近现代人物中,汪精卫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但很悲剧。年轻时代,作为革命志士,积极反清,在全国享有极大声誉,最后却以叛国收场,令人黯然。现在有很多人同情他,但在大是大非上丧失立场,逾越了一个中国人应当坚守的底线,这个是无论如何翻不了案的。我这里特意提到他,是觉得此人具有一种特别之处,有自然而然让人亲近和信任的魅力。

曾负责国民党政府对日外交,后追随汪精卫参与“汪日密约”谈判,最后又与陶希圣一起逃离上海的高宗武,曾经回忆起他与汪精卫初识时的观感:“我对他的魅力和美貌、活泼的面部表情、沉静的仪容以及从而显出的思想深度、生动感人的语气,为之印象深刻。”高宗武还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极容易被他的讲话技巧所折服。他会先就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问你的意见。最后,他会放弃大部分他的看法,来同意你的看法。你会因此非常感激他。”[25]以汪精卫如此高的地位与声望,肯以舍己从人的态度对待比他低太多的人,当然让对方有受宠若惊之感,这大概是他的独特的个人魅力之所在吧。而这种魅力,实是情商所带来的。

3.认识自己:辨认情绪的发生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名言“认识你自己”,但人对于自我的认识可能是在所有认识对象中最难的。人时刻都在变化之中,换言之,自己和别的认识对象迥异之处即在于它是不确定的。自我认识的问题太复杂,幸好我们不是专门研讨,这里只想谈的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方面、一种情态,即确切认识到情绪的由来以便控制和消解。情绪的负面效应,怎么说都不过分,大概没人愿意和满是情绪的人打交道、建立关系。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一个情商高的人,标志之一便是控制好情绪,不怨恨,不迁怒,不发牢骚,不得意忘形。

情绪缘何而来呢?关键的一种是不公平感。当人感受到严重的不公平时,往往怨气横生,牢骚满腹。这里要稍微做点解释,前面我们讲过“不平等产生情感”,现在又讲“不公平产生情绪”,是否自相矛盾呢?不是的,两者没有矛盾。

前面所说的是在情感交换时,自觉地厚待人,让人由此获得更多,从而有情意产生;此处所说的,是在利益分配的格局中,一个人觉察到遭遇不公平,从而有不公平感产生,怨恨、牢骚、不满、气愤、仇视等情绪都是不公平感的具体情态。

如一个企业内,甲自觉能力、资历、业绩,甚至忠诚度都比乙要高,但是乙偏偏荣获升迁,没甲的分。甲便有不公平感,心态可能失衡。心态一失衡,紧接着行为可能出现偏差。情绪像瘟疫一样,会传染、蔓延,后果将不可收拾。

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功臣的事令他很头疼。有天看几个功臣坐在沙地上吵吵嚷嚷,问旁边的张良怎么回事。张良说大伙儿在争功,相持不下。刘邦问怎么办,张良讲,赶紧封个大伙儿公认最不可能受封的人,好安人心。刘邦会意,封他平生最痛恨的雍齿为什方侯。于是人心安定下来,知道受封是迟早的事,刘邦不会负人的,耐心等待即可。刘邦此举,是告诉众人,他分配是公平的,只计功劳,不问恩仇,以此消解了众功臣的情绪。这是解决情绪问题的一个方法,分配公平了,制度公平了,人自然无不公平感,无情绪。

换个角度,人如何主动对待自我的情绪呢?这就需要一定的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