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逆转现象:理论反思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逆转现象:理论反思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显然,中国近年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个“逆转”现象,与中央提出的上述要求是明显相悖的。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会再次呈现两个“逆转”现象的原因,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答。“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理论”和“雁阵产业转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区域发展理论选择和产业转移政策制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逆转现象:理论反思

习近平指出:“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很显然,中国近年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个“逆转”现象,与中央提出的上述要求是明显相悖的。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会再次呈现两个“逆转”现象的原因,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答。众所周知,理论影响人的思想,思想决定人的行动。笔者认为,如果从理论反思的视角看,可能与我们过去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选择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机械地学习和照搬西方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理论”和“雁阵产业转移理论”有关。

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当发达地区出现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趋同。“雁阵产业转移理论”是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亚洲各国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形成有梯度的产业分级,进而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www.xing528.com)

“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理论”和“雁阵产业转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区域发展理论选择和产业转移政策制定。如2009年,我国著名学者蔡昉等连续撰文,论述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及大国假设下,延伸了雁阵模型的解释和预测范围,提出通过实现产业在东中西部三类地区的重新布局,即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转移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回归劳动力丰富比较优势的同时,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的延续(蔡昉,等,2010)”。再如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制定相关政策,安排产业转移引导资金,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严把环境保护关,防止落后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分布格局。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

笔者认为,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理论”和“雁阵产业转移理论”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是成立的,但是在一个大国内部的地区之间则是不成立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劳动力是不能自由流动的,所以欠发达国家往往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也是发达国家产业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主要缘由。然而,在一个大国内部,由于劳动力在地区之间可以自由流动,落后地区并不具有明显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因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产业很难发生有序转移(冯根福,等,2010)。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会自动趋同,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也不会自动有序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