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努力探索基层党建的多种方法

努力探索基层党建的多种方法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牌县委高度重视基层的探索实践,积极鼓励基层干部、群众大胆探索群众路线方法,及时总结来自基层的一些成功做法。在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推行的“‘秤砣’工作法”、“树根”工作法、“三点三帮”一线工作法和村级“135”治理模式,是这些年来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值得称道的好方法。“秤砣”工作站建立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3000多人次,主动下访11200多人次,一大批信访案件当场得到解决。

努力探索基层党建的多种方法

加强基层,夯实基础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如何加强?基础如何夯实呢?关键在于落实,关键要找到落实的方法。方法就如过河的桥与船,不解决方法问题,加强基层基础也只是瞎说一顿。双牌县委高度重视基层的探索实践,积极鼓励基层干部、群众大胆探索群众路线方法,及时总结来自基层的一些成功做法。在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推行的“‘秤砣’工作法”、“树根”工作法、“三点三帮”一线工作法和村级“135”治理模式,是这些年来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值得称道的好方法。

1.“秤砣”工作法

2012年5月以来,双牌县委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像“秤砣”一样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情为民,真心帮民,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连心交流,手拉手帮扶,实打实服务,让群众像“秤杆”一样度量出干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这一工作法被誉为“‘秤砣’工作法”,其主要特点、做法可以概括为“五个五”:

坚持“五个一”,热心走进群众。即“备一辆简易交通工具、背一个服务包、送一张便民联系卡、记一本民情日记、填一份意见反馈表”。活动中,全县各机关单位2015名党员干部、所有乡镇干部,背着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背包,背着责任、背着感情、背着工作、背着压力,包情况知晓,包矛盾化解,包基层组织建设,包经济社会发展,分别奔赴所有村、社区,实现进村入户全覆盖,发放便民服务卡,为村民代购一些必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受理、帮助办结群众服务事项,群众满意率100%。如今,群众见到干部到村,就像见到亲人,亲切地称他们为“背包干部”。

坚持“五个同”,真心融入群众。“五个同”即“同穿百姓衣、同进百姓门、同干百姓活、同吃百姓饭、同住百姓屋”。全县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全部建立“秤砣”群众工作站,由驻村干部、联村干部和一名村组(社区)干部组成,每月6日、7日为村“秤砣”工作站群众工作日,集中开展下访、接访、处访以及“民事代办”工作。400多名驻村联村干部自带简易衣物被褥入村,每年至少走访全村所有农户两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大部分单位还组织了机关干部参加“双抢”、造林、保洁等农活,实实在在地融入群众生活,在群众心中激起了巨大“暖流”,群众忍不住赞叹“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

坚持“五个问”,尽心了解群众。“五个问”即“问群众想什么、问群众盼什么、问群众干什么、问群众愁什么、问群众需什么”。广大驻村联村干部饱含深情地进村入户,倾听农民心声,理顺群众情绪,每个人都写民情日记,每年都要完成一份民情报告,开展村级财务管理农村产权流转等大量的专题调研,做到知基本情况、知社情民意、知贫困农户、知致富典型、知工作重点,在全县掀起了民情调查热潮。同时,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情信息库,要求驻村、联村干部做好工作情况记录、归纳、整理、录入工作,随时更新内容,动态管理,实现全县民情“一本账”网络化管理。

坚持“五个帮”,用心服务群众。“五个帮”即“帮助化解矛盾、帮扶困难群众、帮传实用技术、帮争项目资金、帮谋发展思路”。“秤砣”工作站建立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3000多人次,主动下访11200多人次,一大批信访案件当场得到解决。村村制定发展规划,全县党员干部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980人次,落实各项帮扶资金1450余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870余件,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10余起,培育种养专业户1600余家,为企业项目融资约1亿元。

坚持“五个抓”,全心带领群众。“五个抓”即“抓村支两委建设、抓后备队伍建设、抓阵地建设、抓文明创建、抓制度建设”。乡镇都建立了村支两委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对被县里纳入后进村管理的村,派出了驻村干部或联村干部担任村第一支部书记,县里安排了县级领导联系后进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五星之家”评比等创建活动,城乡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社区网格化管理等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形成亮点,建设了一批生态好、环境美、民风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秤砣’工作法”推行以来,有力促进了全县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稳定,还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其经验做法得到了时任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和省政府副省长张硕辅同志的认可与肯定,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湖南日报》、《湘组研究》和人民网等媒体对对此进行了重点推介。

2.“树根”工作法

为深化、巩固和拓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和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县委及时总结基层做法,在全县创造性地推行“树根”工作法。即把党的事业和党的组织喻为“大树”,把党员干部喻为“树根”,把广大群众喻为“沃土”,以大树的根基深扎于大地沃土中的方式来描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www.xing528.com)

其意旨是,以干部作风建设为主线,创新工作方法,服务民本民生,夯实基层基础,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改善,进一步提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带领群众的能力,充分把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到建设活力迸发的自信双牌上来。其做法特点有三:

(1)坚持“三联系”,融入群众零距离。县“五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县级领导按照“五个一”要求,带头深入联系乡镇,做到:每半月用1天时间深入联系乡镇调研、每月召开1次工作调度会、每季至少解决1个重大问题、每半年撰写1篇调研报告、每年指导召开1次民主生活会。县直机关联系村社要做到“五个好”:选好联村队伍、定好帮扶计划、建好民情台账、培好村级班子、创好工作业绩。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在驻村帮扶和进社区工作中,要明确帮扶对象和认领事项,在联系群众的实际工作中做到“五个有”:有民情日记、有帮扶困难户、有便民联系卡、有科技服务包。有意见反馈表。这样构建起一个多层级、全方位、零距离融入群众的工作制度,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坚持“四帮扶”,服务群众面对面。一帮抓组织建设,以提升党员素质,规范组织生活,夯实基层基础。重在抓好基层班子建设、组织生活常态化、活动场所建设。二帮谋经济发展,帮助联系村(社)在设施改善、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等方面谋思路、出点子,积极当好参谋和帮手,重在做好“谋发展规划、谋跑项争资、谋集体经济”。三帮化矛盾隐患。帮助化解基层矛盾,有效维护社会和谐有序,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营造良好环境。着力做到化民忧民怨、化矛盾纠纷、化安全隐患。四帮改村容村貌。要结合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创建森林城市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帮助联系村加大村容村貌的整治。具体做到:改掉卫生陋习、改善人居环境、改良生态环境

(3)坚持“一考评”,检验成效实打实。一是积极创新考评方式。采取领导点评、群众测评、部门参评、年终考核等方式,其中又以群众测评为主,实打实进行成效检验。二是科学设置考评内容。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制定详细的考评方法,明确考评的内容、方法、程序。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标准,并把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考评实行百分制,其中领导点评占20分,群众测评占40分,部门参评占10分,年终考核占30分。考核等次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次。三是合理运用考评结果。县里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考核中优秀等级的乡镇场、县直部门给予一定奖励,对工作业绩好、群众满意度高、考核优秀的联村(社)工作组干部进行表彰。对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的联村(社)工作组干部予以重点提拔,对联村(社)工作组一年创出市以上经验做法的干部,考察符合条件后可优先提拔。联村(社)工作组干部中途发生人事变动,考核成绩跟随到新单位。没有一年以上驻村、联村(社)经验的干部,原则上不得提拔为乡镇场党政正职。

在推行“树根”工作法的动员大会上,苏小康书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认识,高度重视不怠慢;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不走样;强化领导,统筹推进不松懈。借此来践行好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好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好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坚实可靠、执政为民的形象”。通过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级机关联系村社,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与广大群众抱聚成团、融为一体,保持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了与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一进二访”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

3.“三点三帮”一线工作法

2015年,按照省市要求,全县共排查出软弱涣散党组织21个,其中20个村和1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为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县委及时总结整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以党员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党委书记联点、乡镇干部驻点,全力帮强班子、帮大产业,帮富群众为内容的“三点三帮”一线工作法。在2016年里,结合并村和村社换届工作,优化组织设置,配齐配强班子,“三点三帮”一线工作法探索建立了党员领导结对帮扶支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县乡村三级接访下访等长效机制,确保了2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一个、转化一个、巩固一个。

4.村级“135”治理模式

村级“135”治理模式即强化村党组织这一领导核心,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三个组织的作用,落实岗位承诺、村干部值班和周例会、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管理积分、“四议两公开”五项制度。村级“135”治理体系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了机构谁来协调、工作开展依靠谁、服务管理功能如何增强等问题,有效推动了农村党建格局从“小共建”向“大覆盖”转变,农村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向“有机融合”转变,村级管理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此外,还有正在加快实施的“党建+”工程。即实现党建与全面小康、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等工作同频共振,无缝对接,用党建来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用发展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构建“大党建”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