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阳织布工业危机:1930-1933

高阳织布工业危机:1930-1933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历了1926—1930年的繁荣,1930年开始高阳织布工业出现严重的衰退,到1932年,一半以上的织机已停止工作。30年代早期的这次衰退有很多原因,包括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影响、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以及10年内战的累积效应等。高额的关税使高阳的纺织品丧失了价格优势,同样,国内其他的生产者也无一例外地被排斥在满洲市场以外。1931年12月,高阳商会加入爱国主义运动中,宣布联合抵制日货。

高阳织布工业危机:1930-1933

经历了1926—1930年的繁荣,1930年开始高阳织布工业出现严重的衰退,到1932年,一半以上的织机已停止工作。30年代早期的这次衰退有很多原因,包括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影响、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以及10年内战的累积效应等。由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收入减少,许多农家没有了现金收入,转而从事口粮的生产。很自然的后果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从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需求。乡村的普遍萧条也减少了对纺织品的需求,农户们理性地把购买新布料的时间推迟了几年,他们穿着补了又补的旧衣服

需求的长期普遍下降随着日本侵略中国东北造成的主要地区市场的丧失而加剧。1919年高阳商人曾投入很多力量培育东北市场,并在哈尔滨、沈阳、辽阳、奉天、吉林和长春等城市都建立了分销庄(outlet stores)。因为东北的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几乎没有本土的纺织品出产,所以这些地区市场被视作高阳未来的希望。[79]日本于1931年占领东北并建立了伪满洲国后,其伪政府宣布所有与中国的贸易都以外贸来对待,征收关税。为鼓励日本在满洲的贸易和投资,他们把棉纺织品的关税定在申报价的50%。高额的关税使高阳的纺织品丧失了价格优势,同样,国内其他的生产者也无一例外地被排斥在满洲市场以外。[80]

被排除在东北市场之外,使得抗日成为高阳商人直接关注的问题。1931年12月,高阳商会加入爱国主义运动中,宣布联合抵制日货。这使得许多高阳商人积压了大量的日本纱线,因为他们无法立即出售。以前常用的日产32支棉纱的价格在1932年初急速下降,小批发商和织户们都转向使用国产的棉纱。[81]虽然日纱价格骤跌,但是中国纱线的跌幅很小。当储存的国产纱线用完后,商人们不愿再投资去购买新的高价纱线,于是在新的一年的3月国产纱线在高阳市场消失了。[82](www.xing528.com)

纱线价格下跌的同时,商人们也陷入危机,他们发现自己又陷入了20年代初的衰退状况中,制成品价格的下跌快于原料价格的下跌,使他们陷入价格的困境。当地信用以及银行制度的缺失,使得高阳商人陷入没有商业贷款来源支持他们摆脱衰退状况的境地,结果许多小规模的经营者不得不退出该行业。[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