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文明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

工业文明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不断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异化,出现了生态危机。人类的索取与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引发并加剧了生态危机。所谓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养的人口大小。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

工业文明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问题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受关注的焦点所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不断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异化,出现了生态危机。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不仅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秩序,更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根基。因此,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分析和探讨生态问题,防止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类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缩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与修复时间,使得为人类提供资源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另外,过多的人口给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与破坏。随着人口的快速、大量增长,以及过多的废物排放和过多的破坏性行为,加剧了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2.人类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生态危机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农业手段日渐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快速高效的手段来取而代之。因而,资源发展型现代工业应运而生。目前,我国仍处于资源型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赋予的资源优势。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下,人类活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特点。而具有大规模、快速、高效特点的现代化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进而导致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呈现明显增大趋势。这样一来,人类极易陷入“经济发展越快,生态危机就越严重”这一怪圈。人类的索取与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引发并加剧了生态危机。

3.人类将废物向环境过度排放引发生态危机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本性,资本家的最终目的是追逐利润、扩大生产和积累财富,资本的无限扩张和资源的有限存在构成了无法调节的矛盾,生产的扩张超越了自然能够承受的极限。尤其是人类将大量的废物向环境过度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加重了生态危机。

4.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本身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法宝,反之,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这种不合理应用使之成为大量生产和利润至上的工具,放大了其负面效应,进而成为造成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帮凶。

(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和特征

1.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问题。

当代全球生态危机,不仅有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资源方面的问题,还有人口方面的问题,而且人口问题又大大激化了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人口问题或人口爆炸既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由,又是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生态圈的负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地球能够正常容纳的人口数,即环境人口容量也是有限的。所谓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养的人口大小。这一概念是指适宜的人口负载量,不是指最大的人口负载量。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

20世纪初至今,全球人口增加了两倍,其中,1960年至今,全球人口增加了一倍,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口的快速增长或人口爆炸会带来一系列环境后果,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必将激化资源危机,如导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覆盖率下降,水资源更加紧张,水荒加剧。由于陆地人满为患,海洋将成为21世纪争夺的主战场。海洋势必遭到严重的污染和掠夺,海洋资源也将衰退;人口的过速增长还会大大增加生态的压力,环境问题也必然进一步恶化。人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用英国学家保罗·厄尔利克和约翰·霍尔登提出的公式来进行计算:I=P×A×T。其中:I是环境影响(impact);P是人口(population);A是人均富裕程度(affluence);T是技术(technology)或者制度能力,代表维持这种富裕程度的技术导致的损害或者新能源和新技术带来的好处。该方程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凸显环境变化影响因子,根据该方程,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与人口数量有关,还与生活方式有关,如使用什么资源,消耗多少能源,产生多少污染等。

(2)粮食问题。

2019年4月2日在布鲁塞尔的“危机时期的粮食和农业”高级别会议上,欧洲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发布了《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数为1.13亿,其中2900万人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而陷入重度粮食不安全境地。此外,还有另外42个国家的1.43亿人距离陷入重度饥饿仅一步之遥。尽管国际社会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大量努力,世界各地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数还是出现大幅攀升。粮食危机将持续成为一项全球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未来,人口会继续增加,人均收入会继续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会继续发展,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包括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耕地、农用水资源和农业劳动力将不断减少。

粮食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耕地不足,二是食品短缺。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世界粮食产量到2030年必须从目前的19亿吨再增加10亿吨,几乎相当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增长数量。然而,世界粮食种植面积增幅将十分有限。自从1961年以来,全球耕地总面积年均增长0.34%,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年均增长0.68%。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134亿公顷)的11%,约占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42亿公顷)的36%。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而且,世界性耕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过去数十年中,农业生产率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原因之一就是土地退化。而人口与土地的比例严重失衡,无法满足粮食供应,导致很多国家和地区常年粮食短缺,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此外,反常的炎热和干旱的等自然灾害天气使全球很多粮食生产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如印度和巴基斯坦2020年史无前例的洪水造成了上百万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而尼泊尔约有4.5万人受干旱和水灾影响,急需外部粮食援助。反常的天气也对苏丹及东非一些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当地农民本就贫困不堪的生活雪上加霜。

(3)环境污染问题。(www.xing528.com)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构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目前,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全球性大气污染造成的首要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每年已超过500亿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其征兆是:南极冰川减少,大洋海水升温,寒带植被增多,全球春天变长等。全球气候变暖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并威胁着人类居住的环境。据日本气象白皮书预测,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1世纪全球气温每10年将平均升高0.3摄氏度;到21世纪末,地球的平均气温将增加5摄氏度,南北极的冰川逐渐融化,整个海平面将升高,有些地处低洼地带的国家如马尔代夫、汤加、图瓦卢等国,将从地球上消失;此外,全球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会导致臭氧层的破坏,由于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N2O,CCl4,CH4以及CFC等化学物质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的损耗,以至于南极上空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空洞。臭氧含量减少,紫外线就长驱直入,使人体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农作物减产,并使海洋生态平衡受到影响。

水污染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正面临着水污染的严重后果。全世界每年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水危机会成为21世纪城市里“最容易引起争端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多达70%的工业废料未经处理就被倾倒入河流和湖泊中。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目前中国约70%的湖泊和河流受到了工业废料的污染,3亿人被迫依赖受到污染的水供应。水源也受到雨水径流的污染,泄漏的化粪池、杀虫剂和化肥是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其他来源。据统计,目前超过一半的人(包括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仍依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

(4)生态恶化、物种加速灭绝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于大自然的统治和掠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人类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伴生了一系列的生态恶化问题,尤其是物种加速灭绝问题。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的生活资料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导致全球物种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物种加速灭绝对世界各地的人们造成严重影响。栖息地日益缩小、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气候变化以及污染,是地球物种损失的主因,这些因素正在威胁全世界40%以上的两栖类动物、33%的珊瑚礁和1/3以上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都面临灭绝风险。据统计,1600—1900年间,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每4年灭绝一种;20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1个物种灭绝;1990年以来,平均每天有140个物种灭绝;20世纪末,已有100万种动植物灭绝。

现有的物种不断走向衰亡,新的物种却很难产生。根据化石记录,每次物种大灭绝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全新的高级类群。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迅速繁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生物总是在不断地进化之中,我们周围的这些生物都是经过漫长年代进化而来的。所以,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随着人口剧增,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消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大量生物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消失,却很难像前五次那样产生新的物种,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和广泛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危险。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的脆弱,当损害到一定程度时,所承受压力正在逼近若干“临界点”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5)资源短缺问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通常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如能源、水、矿物等资源日益匮乏;可再生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

以非可再生资源中的能源为例,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最基本动力,是工业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据有关方面最新的勘探统计,地球上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总储量分别约为1.8万亿桶、186万亿平方米和4.84万亿吨。按照世界各地化石燃料消耗的速度和趋势,据美国石油业协会最乐观的估计如果没有新的重大发现,所有的化石燃料也只能使用数百年,能源短缺将极大限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危机的特征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采取“吃老本”的线性发展模式,毫无顾忌地挥霍大自然的资源,肆无忌惮地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平衡被破坏,自然界已经不堪忍受人类的蹂躏,人类面临着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全球性、整体性、不可逆性等主要特征。

(1)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

工业文明的野蛮掠夺方式,践踏了美丽自然,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对大自然的贪欲和无情,最终使人类自食其果。生态危机的引发是人为因素,而非自然因素。具体地说,生态危机是人类活动的压力和冲击超过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造成生态系统失调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由其自身的自动调节能力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出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而引发生态危机,而生态失调的原因恰恰就是人类的活动,而非生态系统自身的原因。

(2)生态危机具有全球性。

生态危机不是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事情,而是全球面临的困境。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资源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破坏、海平面上升、酸雨等生态恶化现象,严重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问题与中国》一书中,尹希成等指出,以往的生态危机是局部的,我们的祖先可以用迁移的办法摆脱;现代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我们已无处可逃。随着对生态危机认识的逐步加深,国际社会采取有效的应对行动,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挑战。应对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一场“国际运动”。

(3)生态危机具有整体性。

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的整体性并不是单纯地从地理空间而言,而是从更为广阔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言。在最近的一百年里,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10000倍,以前的物种灭绝大多数属于自然灾害,但近代社会的物种显然要悲惨得多,因为它们不仅受到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的侵袭,而且更主要的是人为的捕获和猎杀致使它们无从选择,难以幸免。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目前,中国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约有10%的高等植物处于濒危状态,约20%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约占其总数的24%。而在全球,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

(4)生态危机具有不可逆性。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即在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下,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机能对其受损的部位进行自动化解,直至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的功能,这也称为生态系统的环境自净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条件、有限制性的。一旦该系统遭受到的损失和破坏到达一定程度使其修复功能无法发挥作用时,整个生态系统就完全失去原有的平衡,环境自净能力也无法使环境得到完全的恢复,长此以往便出现了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会危害人类的发展,其发生和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发生就没有自行修复的余地。就此而言,人类只能对生态造成的危害做弥补性的工作,而完全无法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所以针对这一项特征,人类必须竭尽所能地遏制生态危机的蔓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