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质量发展理论探究

产业质量发展理论探究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必须全面加强质量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质量基础保障,推动形成质量社会共治,形成产业供给质量提升的良好环境和有效机制。将产业质量发展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有机融合起来,是构筑提升产业质量竞争能力的坚实基石,使产业质量发展的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特征鲜明,使产业质量发展运行符合国际通行技术规则,进而有效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质量发展理论探究

1.质量与产业质量概述

被誉为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的菲利普100170克劳士比认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指它们可测定或已测定的符合规格标准的特点。戴明在«摆脱危机»一书中,把商品质量理解为“质量必须用客户满意度界定,质量是多维的,不能用单一的特点来界定”。石川馨认为质量等于顾客满意度;朱兰认为质量就是“合用度”,ISO9000:2000对质量范畴的界定为“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能力”。综合来说,学术界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商品质量应以顾客的满意度及产品特点符合一定标准为衡量标准。

在此基础上,商品质量可理解为“满足一定用途的各种性能的综合及其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程度”。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质量的基本内容,即商品各种性能的综合;二是说明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即商品所具有的性能必须符合一定的用途;三是说明质量的服务对象为商品使用者,这就要求质量必须反映使用者的满足程度,即商品的适用性。基于上述理念,商品质量可视为固有质量、感知质量和损失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固有质量是指商品生产完成后,其“一组特性”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设计目的之间的符合程度,是判断商品质量的客观依据,也是开展认证认可活动的主要切入点,因此,固有质量应当作为质量的核心内容。感知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适用性特征,反映用户对于产品质量的主观感受,反映感知质量水平最直接的指标是“顾客满意度”。损失质量为产品质量的外部性特征,是从经济社会视角出发,反映商品生产后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产业质量是宏观层面的质量,是产业内各类要素质量的综合,反映一个产业的综合实力,既是产业内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产业内企业文化、市场秩序、贸易规则、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综合表现为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质量发展是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指产业内各要素不断超越现在、追求卓越的过程、手段和理念[1],是产业结果要素、过程要素、能力要素、环境要素、市场要素等方面综合发展的过程。产业质量发展最终体现为固有质量、感知质量和损失质量三方面的发展,固有质量发展是产业结果要素、过程要素、能力要素等方面发展的体现,感知质量是产业能力要素、市场要素等方面发展的体现,损失质量发展是对产业环境要素、能力要素、过程要素等发展的综合体现。

2.产业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

产业质量发展的实质是产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演进过程,是对供给侧各种产业要素的改善提升和组合优化,进而不断形成更高水平产业结构的过程。产业也可以分为“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相对应的层面。需求侧是指市场需求,包括质量需求,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提高质量能增强三驾马车的力量和速度;而供给侧是生产力要素的组合,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能够有效推动质量水平提升,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增长。质量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必须把质量真正放到产业发展战略位置,促进质量提档升级,大力提高质量供给水平。为此,必须全面加强质量技术基础设施(NQI)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质量基础保障,推动形成质量社会共治,形成产业供给质量提升的良好环境和有效机制。(www.xing528.com)

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把产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升质量减少产业的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破解当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总量有余而质量效益不高、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问题。提升质量成为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既是抓当前的经济发展紧要之策,更是谋长远的战略之举。

3.产业质量发展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把产业发展重点放到质量发展上面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其中最基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就是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NQI)。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是提升一个国家发展质量的基石,是一个国家质量强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解决全球质量问题的终极答案”,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NQI,纷纷将其纳入国家战略,美、德等44个国家还将其中内容写入宪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由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4项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均强调以质量为核心、以技术为主线,其中计量是标准和合格评定的基准,标准是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的基本依据,认证认可作为评定手段建立和传递对质量的信任,对计量校准具有能力验证和保持的作用,检验检测通过质量测量技术为认证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将产业质量发展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有机融合起来,是构筑提升产业质量竞争能力的坚实基石,使产业质量发展的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特征鲜明,使产业质量发展运行符合国际通行技术规则,进而有效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将行业的质量发展与标准建设密切关联起来,强化和突出标准的引领作用;其次,要大力推进计量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先进测量体系,提升产业质量发展相关的检验检测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最后,要大力发展认证认可事业,借助认证认可这种国际通用质量治理手段,积极推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集成互通,并且凸显认证认可的传递信任功能,推进产业质量口碑和品牌建设,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质量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