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谢亲友与师长,致敬学术道路

感谢亲友与师长,致敬学术道路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就想好,要在论文后记与致谢中好好写上一笔,以做存照。感谢姨父和姨母,弟弟和弟媳,以及我所有的家人,感谢他们多年来无私的付出与支持,他们永远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我追求学术的道路上,我还不得不感谢吉利教授。在财大求学九年,我要感谢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的老师与工作人员。感谢所有西南财经大学为我授业的老师们,他们在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期间开设的课程给予了我启迪,他们的智慧与学识,是我不断充实自己的营养。

感谢亲友与师长,致敬学术道路

早就想好,要在论文后记与致谢中好好写上一笔,以做存照。可是,真的要写时,却提笔忘言,竟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时至今日,我在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已经整整生活学习了9年,对于母校的一草一木我都怀有深深的感情。无论走到哪儿,我都会骄傲地说我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回想起来,这期间,欢乐多于泪水,幸福多于痛苦,人生五味已有初尝之感。然而,每当我一想到一家人分居三地,父母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奔波工作于异地,忍不住还是很痛苦。尤其是想到父亲现还远在甘肃酒泉,冒着严冬酷暑,不停地忙碌于田野之中,心中甚是心痛不已,愧疚难当。

我的导师毛洪涛教授常常教育我要“常怀感恩之心”。读书期间,在每年春节返乡前,恩师都会帮助我置办大批年货,希望我永远不要忘记孝敬父母。我想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父亲和母亲生我、养我、育我之恩,为了支持我的学业与生活,父母二十多年如一日,含辛茹苦,起早贪黑,四处奔波。当前,他们本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却不顾年事已高,依然远赴他乡打工,其中的痛苦与无奈只有我们一家人能体会。感谢姨父和姨母,弟弟和弟媳,以及我所有的家人,感谢他们多年来无私的付出与支持,他们永远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读书以来,全家人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我能获得博士学位光耀门楣,我的名字便是最好的佐证。而今,我终于完成博士论文,距离获得博士学位又进了一步。

能成功走到今天,全依仗拜在了恩师毛洪涛教授的门下。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有幸成为恩师的弟子,在恩师的悉心栽培下,我不仅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而且逐渐形成了价值观人生观。恩师为人正直善良,性情高雅豁达,治学严谨,学术功底深厚,深受学生的爱戴与敬仰,可以说恩师就是学生我一生学习和追随的楷模。恩师是一个极富责任感的人,他反复告诫我,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有社会责任心,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的重担,更要勇于为理想奉献自己。有幸做恩师的助教,见证学习了恩师备课和教学的方法与态度,深刻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是多么艰辛与不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更是需要付出多少的汗水与心血。恩师对于课堂质量要求极高,每次在上讲台之前,都会查阅补充大量的资料,并反复修改课件,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奉献最精彩的一课。恩师也是一个极富影响力与感染力的人,他对于工作与生活的积极态度影响着他的每一个学生。追随恩师学习,每每当我们心有懈怠或信心不足的时候,他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同时,恩师也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幽默感的人,恩师常常将极深刻的道理用丰富幽默的语言传递给我们。每当我们学习、工作与生活有困惑时,恩师总是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直击要害。当然,恩师也不时地调侃一下我们,让我们体会到幽默本身也是一种智慧。恩师还是一个非常严谨认真的人,他对于学术严谨求实的态度充分体现了财大孜孜以求的治学精髓。每次恩师审阅并修改学生的论文,大到文章的框架小到用词用句都要反复斟酌推敲才可定稿。还记得2013年9月24日,恩师不顾一日疲惫的工作,仍然在办公室帮助我修改论文至次日凌晨三点才离开。那日恩师修改的手稿我将永远存于案头,作为一生的鞭策与珍藏。

惭愧的是,我生性驽钝,悟性不高,在很多人看来实在不太适合读博士,但却承蒙恩师多年来不弃,从本科一直培养到博士,小子何幸忝列师门。与恩师相处有太多的点点滴滴值得用一生去回味与品悟,恩师说过的话也值得用一生去铭记与践行。恩师传授于我的不仅仅是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治学的态度,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高尚品德。写到这,脑海里不禁又想起,多少次,恩师在办公室煮一壶普洱,与众师兄弟坐而论道,谈学术谈人生,谈信仰谈理想,至今想来,那种如沐春风之感犹然在心。总之,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实在难以用语言能够表达,唯有通过今后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争取成为一个像恩师一样的大学老师,以报恩师知遇之恩与辛勤栽培之情。

在我追求学术的道路上,我还不得不感谢吉利教授。吉利教授是我见过的在学术方面最有天赋与才气的人,同时也是在校期间除导师以外给予我帮助最多的人。在多次与吉利教授交流的过程中,她独具慧眼的见解、精辟入里的分析常常使我感到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认识吉利老师是在2009年加入导师的自科课题时。那一天课题中期进展汇报,我坐在吉利老师的后一排,恕我眼拙,当时我还以为她和我一样是刚进课题的研一学生,因为她看起来年龄比我还小。然而,当吉利老师站起来做报告时,我惊讶得瞠目结舌,并很快被她缜密的逻辑思维、独特的学术敏感性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征服。之后,在和吉利老师相处的日子,我更加钦佩她“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态度,原来美丽与智慧可以结合得如此完美无瑕。吉利老师一直以来不仅在论文方面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与精心的指导,而且在生活方面也多方关照。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她就如同我的姐姐一样,总是与她的先生张建国老师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

在参与导师的自科课题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不少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王新副教授和邹燕副教授,受益于多年来他们毫无保留的指导与帮助,如兄长般的支持与关怀,终于成就了我今天的学业。感谢乔治亚理工大学况熙教授、天普大学Rajiv Banker教授,他们开设的短期课程帮助我系统性地掌握了管理会计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开阔了我的视野,他们的指导与帮助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财大求学九年,我要感谢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的老师与工作人员。在会计学院求学期间,我有幸聆听了彭韶兵教授、马永强教授、叶建明教授、谭洪涛教授、罗宏教授、唐雪松教授、冯建教授、蔡春教授、傅代国教授、余海宗教授、吕先锫教授、杨丹教授、向显湖教授、潘学模教授、陈苑红教授、杜修铀教授、张力上教授、唐国琼教授、步丹璐副教授、陈旭东副教授、李江涛副教授、刘新琳副教授、李玉周副教授、王雪副教授、于小谦副教授、金智老师、梁婷老师、张冬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受用。感谢所有西南财经大学为我授业的老师们,他们在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期间开设的课程给予了我启迪,他们的智慧与学识,是我不断充实自己的营养。是他们传授了我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他们深厚的理论知识、善于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是我一生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方萍老师和余霞老师,博士三年承蒙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无私的帮助与谆谆的教导,让我快速地成长起来。感谢我读硕士期间的班主任吴颖洁老师和付佳老师,本科期间的班主任梁清源老师,我的学业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与支持。还要感谢所有西南财经大学的行政与后勤老师与工作人员,他们辛勤的工作为我提供了一个美丽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教务处的魏昭老师、曾双宝老师、陈秋生老师、廖春华老师以及冉茂瑜老师,会计学院的姚文可老师、董春来老师、杨长虹老师、刘砚琛老师、刘晓琳老师、何振雄老师,求学期间也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

求学期间,我还受到很多学术界前辈的帮助。感谢厦门大学于李胜教授不远千里来到成都帮助我博士论文开题,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感谢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您居然愿意在百忙之中,抽出自己的宝贵时间耐心地与我这名默默无闻的学术后生一对一讨论。感谢厦门大学刘峰教授,是您给予了我机会让我有幸做客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感谢香港中文大学杨勇教授,您对学生论文的精彩点评帮助我完善了论文。还要感谢中山大学郑国坚教授、林斌教授、刘运国教授、谭劲松教授,承蒙各位老师的照顾让我在中山大学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感谢我的一群可爱的师兄弟姐妹。长期以来,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构筑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术团体。张正勇博士、周达勇博士和诸波博士一直是我的兄长,同时也是我学习的标杆。张师兄忠厚质朴、善于文笔,周师兄谦逊缜密、善于分析,诸师兄深邃和善、善于思考,他们宝贵的品格和优点都是我值得一生学习和效仿的。感谢我的同年刘晓军硕士、周方超硕士、暴克琦硕士、章昶璐硕士、江灵曼硕士、王姣硕士、李婧超硕士、柴佳硕士、闫乃芳硕士、张瑞峰硕士、王环环硕士、杨茂纹硕士、李梦硕士、王珊珊硕士,我们一起成长的日子将是我毕生最大的财富。感谢我的师兄弟姐妹,吴将君硕士、张庆安硕士、沈颖硕士、杨琴硕士、沈鹏硕士、赵宗厂硕士、何熙琼博士、李子扬博士、李彦霖博士、付超博士、吴萌博士、程军博士、苏朦博士、徐宽硕士、王德昌硕士、王晓丹硕士、冯华忠硕士、孙婷婷硕士、张晨硕士、蒋舟硕士、徐煜硕士等人,感谢他们长期的信任与支持。还要特别感谢杨乔莉硕士、罗桂平硕士、兰大培硕士、钟波硕士以及马波硕士,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博士论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不可能如此顺利。(www.xing528.com)

在博士论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中,有太多的人牺牲了宝贵的时间给予了无私的支持。我要感谢这些帮助过我的人。感谢接受我访谈或为我填写问卷的MPAcc在职研究生、中国中铁二局和中铁八局的工作人员、中国华西通用机械制造公司的工作人员、中国德阳二重的工作人员以及成都置信集团的工作人员。同时还要感谢CIMA的夏挺先生和马芸芸先生,感谢他们在问卷发放中的鼎力支持。

感谢我身边所有的同窗。博士三年我身为副班长,很多工作可能还没有做到位,还请多多包涵。感谢班中几位兄长,龚香林博士、余磊博士、王祤博士、邱凯博士、刘李福博士、范小超博士与周信君博士,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追求,为我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感谢刘雷博士,他成熟稳重,每天与他一起上自习,我都收获颇丰。感谢班长李明博士,他不仅有良好的学术洞察力,而且兼备良好的文字功底,不仅值得我学习,也让我非常羡慕。感谢吴敏博士,他拥有睿智幽默的谈吐,每次与他交流都让我心情舒畅。感谢付鹏博士,同窗九年,正如他所说,实在太不容易了,这是缘分。感谢班中的众位女生,钟纯博士、朱海英博士、许楠博士、朱丽博士、刘春力博士、刘静博士、黄晓芝博士、宛玲羽博士、陈露兰博士、徐倩博士、赫然博士、张欢博士以及李芝博士,他们通过美丽与智慧相结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女博士,也为我们班级增加了一份青春靓丽的风景线。感谢读博士期间的诸位好友。特别是我的邻居刘斤锵博士,他多次在我生病时不顾深夜陪我去医院,这份情谊实在难得。感谢张巍博士、周志刚博士、代灵敏博士、刘绪祚博士、魏彧博士、黄建斌博士、罗大为博士等,我很怀念大家在楼道里聚在一起争论学术的日子。而今大家终将完成博士学位的修读,即将各奔东西,祝您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此外,还要感谢中山大学林东杰博士、廖歆欣博士、曹建博士以及徐悦博士,感谢他们在中山大学的帮助与支持。

感谢一路相随的朋友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依然不离不弃。感谢好友吕晓东。在我读博士期间,他总是一有空就来陪我聊天打球,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两肋插刀。感谢我的高中班主任罗乔老师,多年来我们亦师亦友,他和师娘提供了不少关怀与支持。感谢我的好友陈伟军,他对于会计实务的理解非常深刻,每当我在会计实务上有困惑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感谢好友陈效东,他对学术的热忱是少有人可及的,十分怀念他爽朗的笑声。感谢好友罗韬,他对会计与足球的热爱让我钦佩,他阳光帅气的魅力更让我羡慕。感谢好友贾飞,他对家庭和事业的责任心值得我尊重与学习。感谢我读本科时的几位挚友,李林蔚、陈晨、李耔剑、于桥、李聪与吴德强,大家分开后的日子,我常常突然想起那些一起荒唐、一起胡闹的日子。如今大家虽天各一方,但也时时相互挂念。感谢我高中的挚友,谢林、华山、张雨荷、雷鹏、袁杰、陈晓峰等人,怀念那段一起准备高考的日子,单调却纯粹。

由于我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遇事常常判断失误,做事不计后果,给太多的人带来了麻烦与痛苦,至今想来痛心疾首、后悔不已。在此我诚挚地道歉并由衷地感谢各位的包容与谅解,并祝福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帆风顺。

回首在财大九年的求学之路,我人生中一笔丰厚的积累在这里完成。在这里学到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我还收获了亲情和友情,这笔宝贵财富,将永远珍藏于我的内心之中。

邓博夫

2014年3月于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博学园C-405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