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河古镇:多维度评价其绿色发展

运河古镇:多维度评价其绿色发展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运河古镇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京杭大运河沿岸虽然运河古镇数量较多,但平均建设规模较小,空间分布与规模结构不够合理,将成为制约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运河古镇旅游资源禀赋评价。

运河古镇:多维度评价其绿色发展

从各个评价维度来看,江南运河段沿线城镇地理区位优势、文旅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基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得分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德州至徐州段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运河古镇空间分布与规模结构不够合理,迫切需要推进绿色发展转型。

(1)运河古镇地理区位优势评价。分析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的地理区位优势,利用ArcGIS软件中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将运河古镇地理区位优势分为5类(图3—5),地理区位优势较强的运河古镇一般距离多个市级单元的空间距离较近,受到核心城市的辐射影响较大,周边主要道路、港口资源较为丰富。从分级情况来看,首先,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南段途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社会经济发达的市级单元,沿岸内河港口与沿江港口资源丰富,主干道路较为密集,多种地理区位优势叠加使得沿岸运河古镇的地理区位优势最强;其次,位于天津市、济宁市、徐州市、扬州市、镇江市等拥有重要内河港口资源或沿江沿海港口资源的区域。而图3—5中,山东省德州市—济宁市、江苏省淮阴市部分河段沿岸乡镇地理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相对较弱,一方面,由于京杭大运河通惠河、北运河以及南运河段目前已丧失通航能力或航道情况恶化,导致沿岸运河古镇的水运交通优势较弱;另一方面,该类运河古镇一般远离省会城市,距离发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较远,受到的大城市辐射影响较小。总体来看,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受港口资源分布、城市群核心城市空间分布以及主要道路、河流交汇等要素影响,呈现出差异化显著的空间格局。

图3—5 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地理区位优势评价及空间格局

(2)运河古镇建设规模基础评价。从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的城镇建设规模基础来看,利用ArcGIS软件中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将城镇规模优势分为5类(图3—6),本书具体从城镇人口密度、城镇辖区面积、土地城镇化率、外来人口比重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评价运河古镇的建设规模优势。从分级情况来看,从淮阴市至杭州市、北京市至沧州市河段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土地城镇化率与外来人口比重最高;而沧州市至淮阴市河段沿岸运河古镇规模普遍偏小,人口密度与外来人口比重较小,土地城镇化率较低。整体来看,运河古镇人口与城镇化规模受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较大,邻近市级单元或位于城市群核心城市周边的城镇人口密度、土地城镇化率以及外来人口的比重均较高,而偏远地区的城镇人口与城镇化规模较小,与城市化发展的空间边缘结构特征相一致。从运河古镇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京杭大运河沿岸虽然运河古镇数量较多,但平均建设规模较小,空间分布与规模结构不够合理,将成为制约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图3—6 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建设规模优势及其空间格局

(3)运河古镇社会经济水平评价。本书选取人均GRP、三产占GRP比重、人口老龄化率、城镇人口就业率等指标来分析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格局,利用ArcGIS软件中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将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级(图3—7),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空间梯度效应。一方面,历史上江南地区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依托水运交通优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近代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繁荣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核心城市对周边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的辐射影响较为显著,距离核心城市越近的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北京市周边、常州市至杭州市河段沿岸运河古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天津市、廊坊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河段的沿岸运河古镇,而沧州市至淮阴市河段沿岸的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沿岸运河古镇人口老龄化率较高,城镇人口就业率相对较低,乡镇企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产业发展动力不足。(www.xing528.com)

图3—7 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格局

图3—8 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空间格局

(4)运河古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空间格局,利用ArcGIS软件中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将运河古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分为5级(图3—8)。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较为一致,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运河古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高,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运河古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整体来看,常州市至杭州市河段沿岸运河古镇生态环境质量最高,其次为北京市至沧州市河段、扬州市至常州市河段的沿岸运河古镇,而德州市至淮阴市河段沿岸运河古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此外,分析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具体各类环境指标的空间格局可以发现,北京市至沧州市河段、长江以南河段沿岸运河古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且具有区域性特征,其中,京杭大运河北部河段沿岸运河古镇大气环境污染较为突出,而江南地区运河古镇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这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环境协同治理取得的显著绩效有关,而德州市至淮阴市河段沿岸运河古镇由于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多数小城镇产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区域性环境问题是影响运河古镇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5)运河古镇旅游资源禀赋评价。旅游资源禀赋是推进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的重要发展基础,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利用ArcGIS软件中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将运河古镇旅游资源禀赋分为5级(图3—9)。扬州市至杭州市、北京市周边运河古镇的旅游资源较多,其中,环太湖地区气候宜人,旅游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均较为丰富,尤其是江南运河古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江南运河古镇多数兴盛于宋朝南迁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运河沿岸的许多古镇发展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工商业中心,文化底蕴丰厚,沿岸古镇园林众多,镇中多架设桥梁,建有大量的牌坊、祠堂、楼阁等,古镇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目前江南地区A级至5A级旅游经典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密集。根据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信息(第一批—第七批),江南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相对而言,沧州市至淮阴市河段旅游资源较为贫瘠,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的资源基础较为薄弱。

图3—9 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旅游资源禀赋及其空间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