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亚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农民教育与培训

东亚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农民教育与培训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很难形成较大经营规模。基于该特点形成的东亚模式,体现了政府主导、立法保障、体系完备等优势,培训内容体现了多方向和多目标,培训主体体现了多层次和多类型。农协及其在农民教育中发挥的作用。目前,韩国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主要有4H教育、农渔民后继者教育和专业农民教育三个层次,分别由不同的培训主体实施。

东亚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农民教育与培训

东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很难形成较大经营规模。基于该特点形成的东亚模式,体现了政府主导、立法保障、体系完备等优势,培训内容体现了多方向和多目标,培训主体体现了多层次和多类型。典型代表国家有日本韩国等。

1.日本培育模式

日本构建了由国家统筹规划、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该体系中,教育系统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农业及相关部门是指导与协作部门,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系统以及农协是不可或缺的配合部门。按照教育培训组织者的不同,日本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如图1-1)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图1-1 日本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1)文部科学省的农业教育。文部科学省作为日本国内负责教育管理的政府部门,其农业教育涵盖了从初等教育(小学)到前期教育(初中)再到后期教育(中、高等教育),但重点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文部省所举办的农业后期教育就是农业高中和大学农业教育。农业高中是一种职业高中教育,办学目标是培养自营农业者和农业关联产业技术人员,青年农民主要是从这里得到培养。大学农业教育包含3种形式:一是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大学中正规的农业专业教育,也即综合性大学中的农学学部、生物资源学部、园艺学学部等专业高等教育;二是在为数不多的农科类大学中开展的专业高等农业教育,目前日本该类院校总共7所,所以此部分在日本高等农业教育中所占比例较小;三是在短期大学开展的涉农学科,目前共有23所高校开展了此类学科,所以该部分在日本后期农业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农林水产省的农业教育。除了文部科学省系统的正规农业教育,农林水产省和各县所管辖的农业大学校举办了各类农业非学历教育,很好地补充了农业学历教育的不足。农林水产省系统开办的非学历农业教育主要通过以下部门完成:农林水产省农业者大学校(全国仅此1所),各都、道、府、县设立的农业大学校(共47所),私立学校(3所)。这些学校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培养对象,其中农林水产省农业者大学校要求培养对象还要曾经从事1年以上农业实际工作;另外,还有3所学校(2所县立学校、1所私立学校)的培养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所有这些学校主要为初次从事农业劳动和农业经营者讲授必要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知识,并进行实践性质的培训和进修教育。(www.xing528.com)

(3)农协及其在农民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日本农民培育的主要特色是以农协为主导。农协是集农业、农村、农户3类组织为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既是一个政治组织,又是农业经营组织,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施压团体,发挥着连接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作用。日本农协业务广泛,不仅包括销售、购买、信贷等,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为农民提供健康理财、教育及高龄老人看护等生活指导,与日本农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日本农协,尤其是综合性农协,不单纯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更注重探寻和针对不同农户的利益共同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培训,从而提高地方农业技术和生产水平,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

(4)其他民间机构开展的农业教育。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日本建立了国内研修制度。自此,全国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在农民职业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振兴会组织具有“指导农业士”资格且有意愿参与农业职业教育的先进农户和农业企业,接收那些参加培训的务农青年进行实践和学习,并组织落实政府为他们制定的专项经费补贴。参与的学员必须是30岁以下正在务农的青年农民,或是即将务农的青年农民。经过3~6个月的学习,他们会在朝夕相处及农业实践中,共同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技术和经验。除了全国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这个社团法人以外,农业青年俱乐部作为日本农村青年的群众性组织,也在青年农民职业教育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与中国一样,日本农村青年不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也存在着外流现象。从而,农业青年俱乐部的数量也在递减。农村青年俱乐部除组织青年农民进行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研究学习以外,还组织大家进行各种文化交流。日本政府会对优秀俱乐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旨在提高农业青年俱乐部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韩国培育模式

韩国从“新村建设运动”开始,逐步认识到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性,确立了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训主体以农业技术推广指导机构和民间团体为主,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态势。目前,韩国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主要有4H教育、农渔民后继者教育和专业农民教育三个层次,分别由不同的培训主体实施。4H教育的目标是使农民具有聪明的头脑(Head)、健康的心理(Heart)、健康的身体(Health)和较强的动手能力(Hand),农渔民后继者教育则主要面向准农民实施,专业农民教育则着力提高现有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