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育的土地与丰收的果实

发育的土地与丰收的果实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和产品,都会随着时间而发育,譬如说传统的近郊大盘,随着自我成熟,产品会从刚需变成改善,甚至最后以再改的产品级别收尾。永远没有静态的土地和产品,这就意味着好的广告人,对于土地和产品的认知,永远要保持动态。产品发育,要么是二线公园的国际社区,要么是一线的酒店公寓产品。土地和产品都发生了裂变,公园距离和公园式社区规划,成为最有效的两种传播语言。即使璀璨不变,但是璀璨背后的土地故事和产品内容却在裂变。

发育的土地与丰收的果实

土地和产品,都会随着时间而发育,譬如说传统的近郊大盘,随着自我成熟,产品会从刚需变成改善,甚至最后以再改的产品级别收尾。更会因为土地而发育,有些远郊土地的“5+2”第二居所的自然别墅,随着土地变迁裂,完全成为第一居所。

土地的发育,促进匹配产品的发育,而这两个变量,相互作用,很考量传播人的动态创作能力。不能用过时的土地认知,去包装现在的产品,价值就无法凸显了。同样,也不能太脱离土地现状,用过于先进的生活方式包装,容易做出只会自我陶醉的传播。

永远没有静态的土地和产品,这就意味着好的广告人,对于土地和产品的认知,永远要保持动态。

譬如,公园发育下的动态传播用语。

公园系项目,尤其是随着城市发展而造的人造公园,往往动态系数非常大。

上海的世纪公园,21世纪初,还是属于新自然板块,需要教育和引导,产品也最多算改善型。地处浦东,当时不算核心土地,多数上海人也没有大型公园的居住体验,所以早期的包装语言就是公园生活的舒适教育,对标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甚至世纪公园最早就叫中央公园),对标国际生活,利用国外公园场景进行客户诱惑,是早期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而公园配套日渐成熟,土地价值被认同,产品从早期的改善变为豪宅,出现如九间堂等低密度别墅。传播语言也发生革命性变化,贩卖产品的文化价值,自然界里的艺术界,成为这个阶段传播的新语言。

再到近几年,世纪公园板块没可建设的住宅地块了。产品发育,要么是二线公园的国际社区,要么是一线的酒店公寓产品。土地和产品都发生了裂变,公园距离和公园式社区规划,成为最有效的两种传播语言。在绝对成熟、没有供应量的土地上,“我住世纪公园”就成为最大的价值标签。

三个时代,公园传播语言在变化。

图13-1 公园传播语言的常见演变线

譬如,名校规划区发育下的动态传播用语。

中国城市发展,学校资源规划往往带来最有效的人口导入。而好的学校规划区,随着成熟,在传播中的语言,甚至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举个例子,某二线城市的新区,规划了大量名校资源。早期的传播,如大家所想,“学区房”成为最主要的传播用语。

而在土地供应量集中入市,后期竞争超级同质化的情况下,人人都是学区房,人人都只是学区房,学区两字的传播价值锐减。随着人口导入量的增加,非学龄家庭也在增加,他们和学龄家庭一样关心另外一个问题:生活配套。所以强调地铁、湖区、商业的新传播语言,开始更吸引消费者,如“全龄学区,生活湖区”这样两条腿走路的传播语言,成为有效沟通方式。

再到后来,土地成熟度越发高,核心配套进入。如大型商业等一下子将区域从城市刚需生活区,变成城市舒适生活区。超级配套的大符号直接使用,成为更有效的价值建立方式。比如打“中心生活区”名号,商业品牌这个超级生活符号,更直接地凸显了这个区域的成熟度。这时候,这个区域又进入第三个传播语言阶段:超级配套符号的使用。

其实中国很多土地,都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学区的贩卖语言,也会随着时间发展,发生巨变。

图13-2 学区传播语言的常见演变线

规划的公园,发展的学区会变化,就算百年前就是繁华的地中心,也一样在发生着土地发育的故事,其背后的传播语言也会变化:

譬如,城市中心土地的动态传播用语。

举个最极致的例子,上海的外滩,作为上海的标志,在近十多年,其周边土地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璀璨不变,但是璀璨背后的土地故事和产品内容却在裂变。(www.xing528.com)

最早,外滩项目最典型的打法是“案名有外滩,传播内容强调与外滩的距离”。我与外滩相距多少米,成为21世纪初外滩项目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为外滩的十里洋场就那么一段,核心区域是不能有地产项目的,这就意味着离外滩有多近,价值就有多高。距离,是最早期的传播主流语言。

外滩作为老建筑和老洋行的汇聚地,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末梢,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外滩布局规划,赋予了外滩除了文化和旅游目的地之外的金融、时尚、高端消费新功能,所以在外滩源、老码头、外滩金融区等新规划下,外滩的魅力,不再仅仅是那十里洋场的老派。创造新外滩的认知,不再简单依赖十里万国建筑群,成为这个阶段新的传播语言方向,譬如我当时创作了一句话“十里外滩又一里”,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老外滩其实生活配套并不完善,更多是历史和身份标签。而外滩外延新规划,其实是在创造一个上海新的高级生活区。所以,借助“十里”创造“新一里”的传播语言,成为主流。

图13-3 外滩传播语言的演变线

再到近几年,外滩外延真正的住区不多了。零星有几个商住公寓,而即使是可售住宅,也都离外滩核心区越来越远,纯卖外滩已经支撑不了,必须有内部产品价值的加配。所以这个阶段“产品价值+外滩价值”成为传播语言的新方式,类似“外滩百年,第17座洋场奢华区”,其实就是“公寓加入服务配套,然后挤入外滩酒店圈”,与和平饭店、半岛酒店等外滩著名奢侈生活点捆绑,暗示其是那么多外滩酒店里,难得可售的酒店资产。

所以,中心土地也会变化,贩卖语言也在动态发育。

再说个城市动脉交通线上的传播语言变化案例,类似上海的内环中环外环,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这种拥有城市动脉交通的土地,核心驱动是交通力,但是时间段不同,传播语言也会发生变化:

譬如,城市动脉土地的动态传播用语。

上海某中环土地,其实中环规划概念从发布到通车,中间时间很长,最早期就打中环名号,消费者有感知,但是诱惑力不大。所以当时我操作的很多项目,在中环立项最初,更多是勾勒短期利益,如三年后将通的地铁,两年有将建成的商业。短期配套红利,成为最高频的传播用语。

进入中环红利即将兑现的时间,即通车前后两三年,中环生活区概念又足,配套宏伟感更强,所以替代“短期配套语言”,中环概念成为传播最高效的语言来源。

再到中环通车五六年后,中环成为生活常态,再炒效果不大,而中环不是一个“均质”的环,配套不是均衡地“洒”在这条环线上的,环线每一段都会因为各种外因和内因,产生一个中环繁华带,而这类土地,开发商也会提升投入力度,建造高于环线品质的产品。类似我在另外一章讲的“内环级的中环”,或者“海派生活区”,这种超越中环环线生活想象力的产品和传播语言,开始成为中环成熟期的设计和传播主流。

城市动脉也有生命,也会发育。发育的过程,就是我们传播人动态认识土地升级、消费心理、产品迭代的过程。

任何土地和产品都会有交叉反应,我刻意将以上变化总结为三个阶段,其实背后发育更复杂,阶段更细分,对于传播人的动态能力考验是很大的。

图13-4 城市动脉土地传播语言的常见演变线

这一章我想说的这个案例,背后随着甲方认知更新、城市规划变化,在短短六年里产品和土地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6年间,我三次沟通,三次创作,输出内容也完全不同。

本来我想用否定前两次,“讴歌”最后一次的角度来复盘这个案例。但是我发现,不同发育状态下的土地和产品,你作为一个广告人,没有太大能力去改变,换到今天再去做6年前那块地、那个产品,我承认可能当时的方案依然是最适合的。后面的思考再精彩,也是基于时间变化下新的土地和产品变量的思考,穿越时空,刻意否定,没有必要。

所以,土地和产品的发育背后的传播,未必是越前瞻越优秀,匹配发育状态才为最好。三个阶段,我都会用“思路、入手、输出”三个角度复盘,方便诸位在不同年份下,对比我的传播思路演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