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汽车消费者市场特点探析

我国汽车消费者市场特点探析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增速均以远高于GDP的增速,可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出现了明显下滑。中国有13亿人口,一直被汽车营销者认为是最后一个巨大的汽车市场。从微观层面看,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此次,上海青年人汽车消费需求大型调查活动,主要针对以80后为主20~35岁的青年消费群体。能否赢得这一消费群体,占领这一市场,决定着汽车厂商在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甚至生死存亡。

我国汽车消费者市场特点探析

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的数据是53万亿元,在此基础上,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从2007年的人均收入2400美元/年,2008年人均收入3130美元/年,到2009年人均收入3700美元,到2014年的人均收入5000美元/年。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年就会引发大规模对汽车的刚性需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2008年年底开始,中国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高速增长的原因了。

从汽车的实际购买来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一种高档耐用消费品,为什么汽车的需求总量,并没有与人均GDP同步呢?2009年美国在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后提出经济要平衡增长的提议,该提议在美国举行的G20峰会上已获得众多成员国的支持。这表明了一个清晰的趋势:全球经济正通过再平衡重新找到发展途径。中国是这个调整的重要一环。国际贸易领域全球化,要求中国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中国近年来的出口/GDP比重已达40%。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以每年20%的速度下降,2013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幅度在有些月份竟然为负值。

从表面看来,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正在快速提高。2013年,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增长超过15%,考虑到下降的物价水平,其实际增长率达16%。这一速度是同期GDP增速的两倍多。

近年来,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增速均以远高于GDP的增速,可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出现了明显下滑。多年来,美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70%左右,欧洲和日本则在60%以上,而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36%,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已下降了近15%。

仔细辨析可知,社会零售总额数据会通过以下途径高估居民消费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仅包括销售给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零售额,还包括了销售给城乡居民建房用的建筑材料,而这两部分均不在居民消费范畴之内。尽管社会零售总额也包括了一些居民消费之外的项目,但总体来看,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要明显低于社会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201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不足9%。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居民不敢消费,这仅仅是表面上的理由,从2005年至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就可以得到结论。人均收入很高,但是整体收入分配不合理,过多依靠政府支出,公款消费支撑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中国有13亿人口,一直被汽车营销者认为是最后一个巨大的汽车市场。但实际情况往往与预计有很大出入,中国的市场对汽车营销者来说具有挑战性,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可以预计哪些人会先富起来,是汽车营销者需要密切关注的热点

从2008年12月开始到2010年结束的实施小排量(1.6L,含1.6L)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降低了购车门槛,引发了消费者对小排量乘用车的购买热情,通过刺激汽车需求,拉动居民消费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

由于中国居民的绝对收入和低收入群体庞大,汽车相对庞大低收入群体价格还是较高,中产阶层群体的增加幅度基本决定了中国汽车销售量和销售档次。但消费理性和个性化要求明显增加。从微观层面看,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

目前,车市的主力消费者仍是35~45岁的消费群体,但这部分人群的汽车占有率已经接近50%,增长的空间有限;而以80后为主的20~35岁的青年车主上升势头强劲,他们中绝大部分人还没有私家车,购买意愿十分强烈。

2009年4月15日,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上海社会经济指数显示,上海消费者对购房持冷静观望态度,但购车意愿却上升了21.6%。此次,上海青年人汽车消费需求大型调查活动,主要针对以80后为主20~35岁的青年消费群体。调查显示,他们中95%是首次购车,4%为更换购买,仅1%的用户为增购用户,其中有17%的人已经拥有自己的私家车,还有八成青年人尚无私家车,绝大部分人计划在三年内购车。正当很多人还在为究竟是先买房还是先买车这个问题犹豫不决时,很大一部分以80后为主的青年人已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享受有车生活带来的便利,高呼“宁做车主不做房奴”。(www.xing528.com)

我国以20~35岁为主的青年人约占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有两亿人之多,已经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上,车主的平均年龄已经降至31岁,其中20~35岁的消费者比例上升速度最快,在近几年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这一群体将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能否赢得这一消费群体,占领这一市场,决定着汽车厂商在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甚至生死存亡。

据统计,2009年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18款全新车型中,大多以中低价位的经济型轿车为主。例如奇瑞A3两厢版、一汽奔腾B50、长安悦翔、比亚迪F5和吉利新远景等,到了2012年以后汽车消费平稳增长的阶段国产品牌出现了明显的销售下滑,市场占有率萎缩幅度加大。

可以说,上述车型基本是以节能环保为方向,崇尚省钱和实用,将目光更多投向青年人,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也将成为我国汽车消费的主体人群。

首先是外形。青年人的审美观富于多元化。在针对青年消费群体设计的产品上,外形设计在时尚、动感的基础上,还要富有张力,给消费者一定的想象空间。

其次是在配置上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采用标配和选配并重的策略。在标配的基础上,提供了大量的选装配置包,青年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配。同时,配置上的噱头不可缺少,同样的一种配置,用比较有创意的方式表达,会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好感。

最后是核心技术。青年人喜爱配置更丰富、外形更时尚的产品,但是这不代表青年消费者对核心技术不重视。应该说,相对于上一辈中国消费者而言,青年人更能从多种渠道了解到汽车专业的知识。他们对动力、操控、悬架、安全性的了解更深入,对爱车的要求也更高。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动力的要求不同,有的追求速度,有的则觉得驾乘舒适更重要,因此,在产品序列的安排上,也以兼顾为宜。

80后并没有把汽车看得那么金贵、那么不平常,拥有一辆汽车在他们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他们更看重的是有车以后的生活将如何改变,有了车能为他们增添多少喜怒哀乐。在决定买车之前,他们已经为有车后的日子勾画了一幅又一幅蓝图。在80后眼里,汽车是一件大玩具,是他们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房价日益高涨,动辄几十万元的贷款,还不是这群“长大未成人”的孩子能承受的,相比遥遥无期又难以承受的月供,汽车只需要几万元就可以搞定,而且可以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注重及时行乐的青年人当然更乐意选择当车主。

在汽车消费市场里,青年消费者市场是成长性最强、多样性最明显的市场,同时也是最难以满足,最变化多端的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