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市场形成保障与节水技术发展方案

水市场形成保障与节水技术发展方案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障水市场的形成,可设立“水银行”,通过价格听证、市场干预等经济手段对水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由于水价会呈上涨趋势,对较贫困的城镇居民也要实行用水补贴。(三)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宣传节水观念可加大对节水技术的研发和节水器具生产的投资,并给予政策优惠。目前我国农村灌溉用户普遍没有终端计量设备,成立诸如用水者协会、农民协会这样的基层组织对于用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水市场形成保障与节水技术发展方案

(一)建立基于平等参与的全流域地方政治民主协商制度

可根据胡鞍钢等人的设想,设立全流域各地区平等参与的水资源委员会,由中央代表和各省(区)代表(地方行政首长)组成,下设办事机构,实行“一省一票、多数决定”的投票原则,如各方争执不下,由中央决定。由此形成全流域范围的地方政治民主协商机制,在保障防洪防凌和生态用水、兼顾发电用水的基础上协商部分水量的再分配,就水权转让和水库调度、利益交换与利益补偿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谈判,在一定规则下达成用水合约以及违约惩罚办法,由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定期公布供水、用水、分水信息,并监督检查与组织实施。为保障水市场的形成,可设立“水银行”,通过价格听证、市场干预等经济手段对水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二)建立合理的水资源补偿机制

要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和流域贫困人口,至少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用水。由于大量的农业水资源通过“农转非”被转移他用(姜文来,2000),所以应该在这方面对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偿。另外,中国的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都有投入,目前计算的水价没有将这部分投入计入成本,所以也应该通过投劳折资进行补偿。由于水价会呈上涨趋势,对较贫困的城镇居民也要实行用水补贴。

(三)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宣传节水观念

可加大对节水技术的研发和节水器具生产的投资,并给予政策优惠。可制定城镇公共用水的“节水规划指南”,对不同规模公共供水系统提出不同的最低限度的节水措施和规划,并对供水企业制定一系列的节水措施要求,如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普遍安装水表,进行管网压力控制,供水记账,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教育,进行用水审计,协助大用户分析用水的费用和有效性,提高绿化灌溉用水效率,制定干旱季节或紧急事故时的用水标准与法规等。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转移支付必须有条件地使用,专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对农民的节水投资进行补偿,补偿的方式可以用多种方式实现,比如粮价补贴、实物补贴、申报补贴等方式,要保证补贴透明和补贴到户,逐步形成有效的节水激励,保障农民广泛受益。(www.xing528.com)

(四)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广泛公布水文资料

水文资料是治理河道、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基础性资料,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积极的外部性,它应由国家财政投资、公共机构提供,社会无偿使用。因此水文资料包括径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水温、冰情等资料不仅应当向社会公布,而且应当无偿提供,以吸引社会研究机构广泛参与,不断提高我国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详细资料和研究背景。

(五)建立各种形式的用水组织,积极鼓励基层用户广泛参与

广泛的用户参与同广泛的信息披露一样,也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这是打破供水方垄断性和促进降低供水成本的制度安排。国外的实践表明,基层用水组织在灌溉用水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灌溉用户普遍没有终端计量设备,成立诸如用水者协会、农民协会这样的基层组织对于用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层组织能够促使广大用户的民主参与,减少基层供水方腐败,保障用户权益。由基层组织来管理集体水事务,包括管理公共水利设施、维护集体水权、水费征收、节水技术推广、与个体用户联系等功能,基层用水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反映用户愿望和观点,促使供水单位改善服务,促进政府与用户特别是农民的沟通,有利于政策的制定、管理的改进、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各项改革措施也更易于为用户和公众接受。基层组织的建立还能够大大降低对个体补偿成本,使对用户的补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