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消费供给能力的措施

优化消费供给能力的措施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引导消费品生产与服务供给企业品牌化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产品、模式创新,创建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庆品牌。依托重庆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消费品,展开多领域融合发展,提升传统工艺品设计开发能力。

优化消费供给能力的措施

1.集聚国际品牌

切实用好自贸区政策,多渠道扩大适应国内消费升级需要的特色优质产品进口,增强国际消费品供给。鼓励企业全球直采,扩大进口商品经营规模,增加中高端商品经营品类。支持世界著名品牌在渝设立时尚首店,增加国际一线品牌、时尚品牌的集聚度,引导国际知名品牌围绕国际消费示范区、国际消费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和特色体验式消费场所积聚发展,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消费中心。支持举办国际性高端商业论坛、国际品牌及时尚产品发布推介活动,培育一批新品发布专业服务机构,引进一批拥有较强品牌运作能力、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运营商、品牌贸易商、设计师职业经理人等。鼓励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在重庆设立全球或亚太地区总部,设立研发创新、采购、结算、运营中心等。与大型零售品牌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国际消费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汇聚全球时尚商品Top100品牌的2/3以上。

2.打造渝货精品

持续推进“三品”战略,丰富渝货精品供给,增强重庆的消费品供给力。推动制定企业标准及行业标准,鼓励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提升老字号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开展重庆老字号资源普查,支持老字号企业重点产品优先纳入《重庆市重点鼓励采购产品指导目录》。积极引导消费品生产与服务供给企业品牌化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产品、模式创新,创建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庆品牌。依托重庆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消费品,展开多领域融合发展,提升传统工艺品设计开发能力。支持行业协会、媒体机构开展高品质的评比宣传,鼓励企业参与“重庆造、全球销”的活动,整合市内商业资源,设立“巴渝名品”专柜或集中销售区。打造一批农副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副产品出口品牌,建设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机产品认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等示范区。发展文化保税加工,重点培育影视后期制作、出版印刷、胶片拷贝等业态,规划建设一批外向型文化产品和服务集聚区,探索建立文化艺术品保税交易市场。支持专业化的创意设计、广告宣传、国际营销、体系认证、品牌评价等创新性小微消费服务企业集群发展。

3.增强消费服务和过程体验供给能力

全面增强优质消费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互动体验服务能力,增强体育产业发展软硬件条件,按照国际标准激活、强化现有医疗优质资源,大力引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国际医疗、教育消费服务水平。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友好城市和旅游城市等的旅游合作,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深度挖掘、打造重庆山水特色旅游,增强国际旅游消费的独特性和体验性。支持旅游行业协会组织、旅游企业等积极参与国际旅游交流活动。加强旅游外宣合作,推动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提升服务消费现代化、智能化程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技术,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智慧商圈、智慧集市和智慧商店。构建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的消费环境。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链应用,推进网上商圈、移动商圈和智慧商圈建设。建设安全可信金融消费平台,提供“一站式”金融消费服务。加快发展体验式、服务型消费。提升消费者对特色、新兴服务业消费产品及服务的消费体验。引导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和变革创新,增加体验式商业业态。引导零售企业实施智慧化转型,开展线下体验、线上交易、移动支付等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凸显体验特质的新兴消费场景。持续做好旅游海外体验中心建设工作,扩大和丰富海外体验中心的设立范围和内容,提升城市美誉度。(www.xing528.com)

4.挖掘文化消费品供给潜力

深入挖掘重庆巴渝文化,注入时代文化内涵,推动巴渝文化走向世界。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和活态展示体系。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老字号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合理利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有条件的区县打造和申报巴渝民族特色村镇。深度挖掘抗战文化精神及产品,打造抗战文化产品。深度挖掘抗战文化和革命文物价值内涵,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抗战文化旅游品牌。完善抗战文化景区的道路交通和服务设施。加强抗战文化交流、旅游国际合作,推广重庆抗战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

5.大力培育有影响力的文创消费品及服务平台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升重庆文创产业规模和行业引领力、平台集聚力、发展带动力、创新创造力。打造一批时尚文化地标和标志性文化旅游设施。吸引国际文化创意、传媒企业入驻,打造传媒产业孵化器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新模式,拓展国内外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