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近白酒酿造:我的钓鱼台之旅

走近白酒酿造:我的钓鱼台之旅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月2日,我到钓鱼台酒厂报到,成为了“钓鱼台”的一份子,进入质检部化验室工作,成为一名白酒化验员,开启了我的酱酒之旅。覃部长带我第一次走进酿酒车间。顿时让我对那杯酒,产生了一份敬畏之心。为了确保钓鱼台国宾酒的产品质量,公司领导守着我们做实验,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后来,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探讨,应用了移堆工艺和补水工艺,使酿酒生产逐步回归正常。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中国白酒文化的无穷魅力。

走近白酒酿造:我的钓鱼台之旅

龙代洲

我和酒的缘分,也许是天注定的。

儿时,家里就酿酒。母亲给天锅换水,我蹲在灶台前添柴加火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所以家里从来就没有缺过酒。

我的家乡在贵州凯里,那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地方;早年父亲好酒,家里常有酒局,我却不喜欢,畅饮后就是狼藉,我的事就是收拾,不好玩儿!

我学喝酒比较晚。看到别人喝酒,从书生意气到挥斥方遒,感受情绪开放带来的热烈,像奔驰的马儿畅快,心知我是驾驭不了的,所以一直不敢喝。直到2008年在大学第二年,才真正开始喝酒,还记得第一次喝的是绿瓶二锅头,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辣。

2011年6月,我从贵州大学毕业,考上了贵州黔西县农牧局,6月中旬到岗工作。这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我格外的珍惜,家里父母亲对我的这份工作都很满意。

那年正是又一轮“白酒疯”的高峰期,飞天茅台一路飙升,市场一瓶难求。8月份我回学校,听老师说有一个师兄在仁怀酒厂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我现在的工作适合我吗,我能去酒厂工作吗?

后来,我通过网络查看,钓鱼台酒厂在招聘化验技术人才,心想在酒厂就有好酒喝吧?且是和茅台一样。为这个想法,我决定到仁怀看看。从黔西到仁怀,当我乘车到茅台镇南坳时,便嗅到了空气中充盈的酒香。这让我对这个神奇的地方充满了向往。

到“钓鱼台”酒厂投了简历后,面试很顺利。当天我回到黔西,给父亲打电话,说我想换一个工作。父亲当然坚决反对,让我不要再提这个事,安安心心在单位上班。然而,我最终还是决定,为了那杯美酒,我要去酒都仁怀。我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辞去了农牧局工作,我要去“钓鱼台”。

9月2日,我到钓鱼台酒厂报到,成为了“钓鱼台”的一份子,进入质检部化验室工作,成为一名白酒化验员,开启了我的酱酒之旅。覃部长带我第一次走进酿酒车间。酿酒工人正在挥汗上甑,每一杯酒背后,都要付出无数艰辛和汗水啊!顿时让我对那杯酒,产生了一份敬畏之心。当年钓鱼台酒厂新投产5栋厂房,记得包装车间从来都在加班,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是我来到酒厂的最初印象

初来乍到的我,对酱香型白酒的方方面面都是那么的生疏。进入化验室面对各种仪器,才倍感亲切——这让我回想大学时代和导师做实验的场景。在化验室,我了解到酒厂从原料、过程产品、半成品、成品内在的一些成分;工作之余,我穿梭在制酒车间、制曲车间、酒体设计及包装车间之间,学习各种技艺;这些地方让我在里面找到了真正的快乐,找到了自己心中想要的工作生活

住在厂里,工作生活都很充实。下班后,经常到周边同事家里喝酒,不亦乐乎。

2012年,塑化剂风波笼罩中国白酒。为了确保钓鱼台国宾酒的产品质量,公司领导守着我们做实验,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同年,赵程老师到酒厂工作,他把我带进了德鲁克的世界,我心中初步有了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的概念。在化验室工作期间,我整理编辑了钓鱼台国宾酒各种化验分析方法、仪器操作规程及化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www.xing528.com)

2014年,是我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公司把质量管理部的工作交由我负责,从此我扛起了更重大的责任。我知道,这份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5年,质量管理部向公司申请1号生产厂房作为试验生产房。以此为试点,我尝试推进了公司生产现场规范化管理、工艺精细化管理和分级定级、每周员工培训、轮次质量评比等工作,引进了拉耙、工具架、隔离甑片等工具。通过一年的努力,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也让钓鱼台国宾酒的品质更加扎实,更进一步。

同年,赤水河谷酱酒产区遭遇大面积产能闲置、产量下滑的问题。但是,钓鱼台酒厂与其他酒厂迥然不同:公司领导决定,哪怕不产酒,也绝不向糟醅中添加一滴糖化酶;哪怕不产酒,也必须把所有轮次酒都烤完。

后来,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探讨,应用了移堆工艺和补水工艺,使酿酒生产逐步回归正常。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建立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也使我对酱酒工艺的认知不断深入,想要求证的问题越来越多。

于是,公司支持我参加了源坤2015年秋季品酒师培训。第一课是曾祖训先生亲授,先生就中国白酒的再认识、低醉酒度等等,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讲解;授课的还有赖登燡、李克明、胡永松及校长钟杰等多位中国白酒大伽,“酿明明白白的酒,喝明明白白的酒”“生态酿酒”“喝少点,喝好一点”等观点,让我受益匪浅。第一次品评了中国白酒12大香型代表酒品——浓香五粮液、芝香景芝酒、董香董酒……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中国白酒文化的无穷魅力。

2016年,是钓鱼台酒厂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白酒行业已经持续低迷了4年,“钓鱼台”酒厂一直都在满负荷的投产。即便这样,公司仍然送我到郑州参加酿造师培训。这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到了中国白酒技艺奥秘,一杯好酒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原料、精湛的技艺和时间的沉淀;各个白酒产区的地域差异性、工艺特殊性,产出了不同风味的白酒,2%的不同微量成分决定了不同酒体的风格。

……

8年的学习、工作,我和我的团队从原材料到出厂整个环节,初步建立了“钓鱼台”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

历经8年,让我对这一杯好酒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心中的白酒观慢慢形成:能给人带来愉悦、带来美好的酒,才是好酒。

历经8年,从2栋生产厂房扩到9栋生产厂房,我见证了“钓鱼台”的发展。

历经8年,从经验到建立标准,从争议到同规,我见证了“钓鱼台”对品质的坚守。

这一杯酒,让我感受到了人生哲理,让我领悟了美好的事物,让我沉醉于酒香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