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品质量: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

产品质量: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看,产品质量是经济质量的具体体现,产品质量是通过可靠性耐用性、适应性符合性、品种品牌、档次等级等,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核心竞争力增强。

产品质量: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

* 未来照明产业更注重产品的光品质(如高光效、高演色性、R9值和色容差)、人因健康照明和智慧化。图为某LED照明检测中心(王嘉摄)

尽管严格意义上产品质量是从工业化时代开始的,但从一般意义上讲自人类产生之后,就有剩余产品的交换,就有质量的要素(剩余农产品的质量高低问题)。因此,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来看,产品质量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最终实现形式。现代质量管理有一句名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质量是经济活动的细胞。产品质量是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四环节的灵魂,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也是经济活动的最终实现形式。正常情况下,产品质量符合需求,通过消费者购买使用、生产者实现利润、国家收到税费、企业投入新一轮的生产四环节才能得以完成。这一点的重要性,往往为研究者们所忽视。

这里,我们再关注一下交换与质量的关系。社会人,是不可能自己生产自己生活所需的所有物品的,是需要与他人交换劳动成果的。马克思说:“使用物品可能成为交换价值的第一步,就是它作为非使用价值而存在,作为超过它的所有者的直接需要的使用价值量而存在,物本身存在于人之外,因而是可以让渡的。”就是说,当生产出现过剩、可以交换时,产生了最原始的交换。交换的一个前提,是物品对交换中的接受者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有质量的。

如果交换中的接受者对物品的使用价值和质量因素不认可,交换也不可能发生。因此,交换环节实现的前提,是交换物品的质量因素及其使用价值。离开这一前提,交换无从谈起。西方经济理论曾提出“效用递减规律”,就是将物的“效用”同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相联系,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当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物相对于人的“效用”就逐渐降低。这种需要实际上描述的是物品的质量因素与消费者的需要关系,即离开了质量因素和使用价值,交换就不会产生。(www.xing528.com)

从一个产业来看,整体产品质量水平就是该行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瑞士的钟表、精密仪器,日本的家电、汽车韩国的汽车、电子,美国的计算机、化工、汽车,整体产业的质量水平比较高。这些产业的产品功能强大、性能优越,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的质量竞争力很强。

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看,产品质量是经济质量的具体体现,产品质量是通过可靠性耐用性、适应性符合性、品种品牌、档次等级等,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