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耕手30年修出高标准梯田

机耕手30年修出高标准梯田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德宝一有空就去山上看机耕手们修“宽大平”,铲车把高处的土一铲一铲地运到低处,十几辆铲车轮番作业,高低不一的几块小梯田神奇地整合成一块“宽大平”。有时,杨德宝蹲在地埂上,听机耕手们说平田整地的那些事。机耕手张继军修梯田已经有30个年头了。彭阳县一些村庄为了机修农田,出现了抢机耕手的事件。张继军家的40亩机修梯田已经修成旱作高标准梯田。

机耕手30年修出高标准梯田

杨德宝还有个愿望:把自家“夹板子”短窄梯田变成“宽大平”梯田。

种苜蓿的3亩梯田,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父亲和村里人用铁锹与架子车平整出来的。种玉米的8亩梯田,是2003年彭阳县机耕队派推土机修的。正是这11亩保土、保水、保肥的梯田,才成就了他的养牛羊脱贫产业。

但由于窄小零碎,大型农机没法在梯田里掉头作业。“这几年,彭阳其他地方修的梯田,又宽又大又平,旋耕机、拖拉机、收割机在梯田里干活就像在大平原上一样展妥。我们村上的梯田今年才搞‘宽大平’,山顶上梯田已经修了,山腰梯田因为我们这些养殖户把玉米种上了,说是秋后玉米收了才推。希望能把我家的4块8亩梯田推成一整块大梯田,能全程机耕机种,省下时间和精力把牛羊养得多多的,养得好好的。”

杨德宝一有空就去山上看机耕手们修“宽大平”,铲车把高处的土一铲一铲地运到低处,十几辆铲车轮番作业,高低不一的几块小梯田神奇地整合成一块“宽大平”。

有时,杨德宝蹲在地埂上,听机耕手们说平田整地的那些事。

机耕手张继军修梯田已经有30个年头了。20世纪末,张继军加入彭阳县机耕队,开着推土机修梯田,把一块块跑水、跑土、跑肥的滚牛洼推成保水、保土、保肥的梯田,把彭阳人从繁重的平田整地劳动中解放出来。

机修梯田的庄稼比坡地高产,还省力。彭阳县一些村庄为了机修农田,出现了抢机耕手的事件。“有一年,我在一个村子按规划推完地转场,但村里人说地还没全部推完,不让我走。我和推土机被扣了两天两夜,最后在乡镇干部的协调下,我才得以脱身。”张继军回忆。

中国最美旱作梯田——彭阳县金鸡坪(www.xing528.com)

张继军能理解这些农民。在当时,农村人的吃喝住行、孩子上学钱都得从田地里刨,一亩机修梯田的产出顶10亩陡坡地,给谁都会急。

后来,彭阳县能推平的山地都机修成梯田,80万亩梯田让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成为“中国最美旱作梯田”。

随着大多数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年老的农民没有精力耕种太多梯田,大中型机械又不能在短窄的机修农田作业,一些费力且低产的梯田被撂荒。

为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国人的饭碗端在中国人手中”,彭阳县实施旱作高标准梯田建设

“旱作高标准梯田,主要是把2块或者3块窄梯田整合成一块,增加田面宽度、长度及田块平整度,建成宽、大、平的田块。这样一来,大中型机械就能进梯田耕收。”张继军说。

“十四五”期间,彭阳县将建设旱作高标准梯田56.84万亩,覆盖率达到75%。

张继军家的40亩机修梯田已经修成旱作高标准梯田。“村集体流转栽种苹果树,一亩地给500元流转费。还让我们套种张杂谷、小尖椒,一亩地又多收了1500元。”杨德宝扳指一算,张继军家一年仅梯田里的收入就达8万元,羡慕地说:“我家那10亩梯田推成‘宽大平’,我再承包别人梯田30亩,就能把牛养到二三十头,把羊养到100只以上。到那时,我富得不流油才怪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