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值增殖: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价值增殖: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逻辑顺序与商品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一致的。无所谓价值转移和增殖,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价值由劳动者生产它所必要的活劳动时间决定。所以说,生产要素商品化是价值增殖的前提。生产劳动力要耗费劳动,使用劳动力又提供劳动,它是价值形成、转移和增殖的源泉。

价值增殖: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上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分析了价值形成、转移和增殖过程,概括出价值增殖规律的基本内容。这种逻辑顺序与商品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一致的。

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大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引起了交换,商品经济开始萌芽。那时,不同部落之间只是偶然交换其剩余产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不是商品。无所谓价值转移和增殖,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价值由劳动者生产它所必要的活劳动时间决定。这种情况可用上文图1表示。

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后,有些人开始专门生产某种或几种商品。起初它们是自己提供生产资料,如制造工具、生产原材料等,然后通过自己劳动来生产商品。由于生产资料和最终产品都属于物质资料范畴,当生产资料尚未成为商品时,虽然它们不转移价值,但生产它可视为生产最终产品的必要阶段,其劳动时间可以直接分摊到最终产品上去。例如,有的小生产者自己种棉花、制作纺车,并用来纺纱,最后把棉纱拿到市场上出卖。在这里,棉花和纺车未参加交换,因而不是商品,只有棉纱才是商品。但棉纱的价值不仅包含这位小生产者的纺纱劳动,而且包含他生产棉花和纺车的劳动,也就是说,生产棉花和纺车的劳动时间会被分摊到棉纱上去。由于劳动力不属于物质资料范畴,在它成为商品之前,基本上是人类繁衍生活的自然产物,劳动者没有直接用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劳动力,因此也就不存在向最终产品分摊生产劳动力的时间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以致出现了两大部类的分工,一些人专门生产和提供生产资料,另一些人则专门生产生活资料,彼此通过市场交换相连接。这时,制造生产资料的劳动时间不再直接分摊给用它所生产的商品,而必须首先通过交换转化为社会劳动时间,在生产资料取得独立的商品形态之后,再以物化劳动或价值形态转移给其他商品。由于社会分工的作用,单个生产者不再把自己的劳动分配在生活资料生产的全过程,而专门消耗在其中的一个阶段上。这就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时,生产者自己的劳动力仍然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其产品价值由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生产者自己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构成。这种情况可用上文图2表示。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小生产者两极分化。一些人占用生产资料,积累了一定量货币,并购买劳动力来进行商品生产,成为资本家;大批小生产者丧失生产资料,靠直接出卖劳动力为生,成为雇佣工人。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生产它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等因素便构成劳动力价值,进而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这时,产品价值由生产资料、劳动力转移的价值和新价值构成,正如图3所示。(www.xing528.com)

劳动力商品化虽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但实质上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只有当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商品化,社会才可能以市场为基础来有效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增殖。所以说,生产要素商品化是价值增殖的前提。如果把生产资料成为商品看作市场经济萌芽和价值增殖出现的起点,那么劳动力充分商品化则是市场经济发育成熟和价值增殖前提完备的标志。

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前,劳动者的生活过程是商品价值运动的中断,教育培训和服务产业还十分落后,被视为纯消费部门;劳动力商品化之后,劳动力的生活过程便成为价值运动的连续:生活资料价值通过消费转化为劳动力的价值,教育培训和其他服务劳动则直接形成劳动力价值,并在劳动力作为商品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时转移给后者。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价值运动呈现出一幅循环转移和增殖的图景:在物质资料或普通商品生产中,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给普通商品,并发生增殖;在劳动力商品生产中,生活资料价值转移给劳动力,教育培训和服务劳动也会创造新价值。生产劳动力要耗费劳动,使用劳动力又提供劳动,它是价值形成、转移和增殖的源泉。

(原载《岭南学刊》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1997年第4期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