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商文化的开放变革思维探析

齐商文化的开放变革思维探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文化自诞生伊始,天性中就带有开放变革的因子。这些外来的精英,以及由他们主导的治国方略决定了齐国以及齐文化开放变革的特质。齐文化是尚变革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它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开放与变革。齐国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求变具有强烈的需求。直至西汉,临淄仍然“市租千金”,风采不逊于齐文化的鼎盛时期。正体现了齐人的开放思想。先秦时期的齐商文化有过两次重大的开放创新的发展。

齐商文化的开放变革思维探析

如《管子·正世》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齐文化自诞生伊始,天性中就带有开放变革的因子。作为创造齐文化的主体——齐人,并非仅仅限于籍贯在齐。在这个定义中,齐人的概念是既带有一定标准,又相对宽泛。在齐国的治国贤能之中,有许多人不是齐国本地人士,比如管仲生于楚,宁戚是卫国人,而陈完是陈国迁到齐国的移民,甚至连太公本人也不是齐地本地人,但他们又的确是齐文化意义上标准的齐人。他们不仅参与了齐文化的成型与完善,而且他们本身就是齐文化的创造者。所以,是否籍贯在齐,是否能说齐语,都不是判断“齐文化创造者”这一概念的标准。因为齐地是一个变量,“能齐言者”也是一个变量。孟子在一部分时间里并不居住在齐地,也不会齐语,但他在稷下学宫的思想学术交流和言论,却发展了齐文化,为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虽不是土生土长的齐人,但他对齐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应该是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诸子百家多数不是齐国人,但他们都是齐文化的创造者。这些外来的精英,以及由他们主导的治国方略决定了齐国以及齐文化开放变革的特质。

齐文化是尚变革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它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开放与变革。在姜太公初封齐国时,齐地很贫穷,正如《汉书》记载,乃“澙卤之地,不生五谷也”,地薄人稀,百姓贫困。齐国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求变具有强烈的需求。后来齐国能发展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在诸侯纷争中成为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齐国统治者,因地制宜,不拘一格,进取创新,大胆改革,寻求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理辖域,发展经济。

齐国自立国起,统治者就选择了开放的治国思维,没有认为齐国的发展是孤立的,而是把齐国的发展与列国联系在一起,并将本国以外的广大地区都纳入自身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通过“因其俗,简其礼”的思路,创造性地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优先发展手工业、纺织业、畜牧业等产业。“重工商”这一国策,是齐国商业文化发展之源头,是齐国强国富民之策,促进了齐国工商业的发展,成为后世独具特色的齐商文化的核心。管仲执政期间,不仅延续了姜太公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而且将其发扬光大,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积极利用本国的有利条件发展贸易。管仲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就是“天下之宝,壹为我用”。意思是说: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仅能使天下的宝物都为我所有,为我所用,而且还能使外国人、外国货物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否则,“为国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战国时期,齐国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齐都临淄成为当时商贾云集的大都会。直至西汉,临淄仍然“市租千金”,风采不逊于齐文化的鼎盛时期。

由此,开放变革成了齐人天性之中的精神基因,也成了齐商文化的基本内涵。《管子·牧民》说:“毋曰不同生(姓),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正体现了齐人的开放思想。

先秦时期的齐商文化有过两次重大的开放创新的发展。

(一)齐商文化的第一次创新性发展

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太公在封齐伊始,把西周的政风礼制与东夷的文化风俗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制定了“因其俗,简其礼”“尊贤智,尚有功”“劝其女功,极技巧”“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基本国策和相关措施,完成了对齐国文化的第一次改造。

姜太公治国举贤任能,尚功、尚利、尚贤,他认为有功绩的,可以提拔;能创造利益的,可以重用;有贤德的,可以重视。太公不拘于一格,不累于声名,德才兼顾,可以说是开敢于求变、务实进取的用人方略之先河。他提出举贤尚功,对有真才实能的人进行提拔,授以实权,让他们在齐国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姜太公还提出,要通过考核的方式鉴定人才,不分亲疏,不按阶层,只按照选贤任能的标准,对人才进行指标化衡量,用其所长,并督创实绩,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选人、用人的方法突破了西周“尊尊亲亲”的束缚,不计亲疏,唯才是举,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为后来齐国成就霸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齐地是中国早期的开发区,伏羲炎帝蚩尤共工都曾生活在这片土地,这里的舟车制造、兵器冶铸等技术十分先进,可见,为谋发展、开放创新正是这片土地的悠久传统。姜太公深知,要发挥这一传统优势就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此,姜太公采取了“敬其众,合其亲”“因其明,顺其常”的策略,要求官吏们对民要“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以争取民心,激发士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对民众的文化教化问题上,太公既保持了周礼权威地位,又充分尊重当地风俗,不将烦琐的礼仪程序强加于人民,从而调动了人民建设齐国的积极性,开“改革开放”之先河。

姜太公封齐之初,齐国虽无千里膏壤,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如西境有盛产优质铁矿石的商山;东有储铜矿丰富的杜山;北境临水,鱼盐资源丰富,同时地潟卤宜种桑麻,纺织业也成为齐国的优势产业。因此太公依据自然条件制定了经济政策,即“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实行农、工、商并举。(www.xing528.com)

姜太公把“通末业”作为富民强国的根本保障之一。一方面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工商业生产的重视,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商贸往来的重视,最终将齐国这个原本“地薄人稀”的荒僻之地变成强盛的国家。

(二)齐商文化的第二次创新性发展

齐桓公时期,管仲相齐,君臣两人配合默契,共同将齐国推向了盛世顶峰。在“桓管改革”的举措之下,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系统而深刻的变革,管仲襄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齐桓公的首霸事业。

管仲执政期间,继承和发扬了太公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在推行尊王攘夷、国野分治、吏治考核、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等政治改革的基础上,全力发展齐国的工商业。通过减少税收提升齐国的人口生育水平,增加人口数量;实行粮食“准平”的政策,控制国内贫富差距,限制富人对穷人的资源掠夺和盘剥;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和私田的合法性,保护了私田农者的生产利润;推行“相地而衰征”,按照田地的土质好坏、产量多少的等级征收数量不等的实物税,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管仲改革的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齐国开放的经济政策,使“来天下之财”的富国理想成为现实,出现了“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局面。越大夫范蠡在帮勾践复国之后,到齐国经商,富甲天下,就是典型的例证。

齐人以开放精神,揽天下之贤才,发展经济,而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其文化的昌盛,齐国自然成文化之渊薮,战国时期齐都稷下学宫的出现就绝非偶然了。

观念的进步和政治上的宽松,使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其他外来文化的营养。事实上,齐文化吸收了东夷文化、商文化、周文化等多种文化中的可取因素,并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齐国多次改革的成功充分证明,齐商文化是注重发展的,它没有墨守成规,不断寻求创新。开放变革正是齐商文化所体现出的核心精华。

自古以来,齐商文化中变革进取、开拓创新的思想精髓已深深积淀于民族精神、心理结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之中,这与先秦时期的齐文化,特别是齐商文化所缔造与展现出的开放变革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取、求变的文化精神,既彰显于齐国的治国之策,又外化于齐人的行为方式,是齐商文化的重要特质之一,它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超越了时空,历久弥新地传承下来。

回顾齐商文化三千多年的历史,总结其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发现,齐商文化的发展传承不仅得益于“齐商”们善于谋略和不懈努力,更得益于齐商文化发展历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齐商文化植根、孕育于齐文化之中,一脉相承地传承了齐文化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内涵,在中国博大厚重的商业发展史上,开重商风气之先,以求新求变的姿态,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绵延发展,几度繁荣,直至今天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