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产业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产业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与规模经济相联系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容量主要表现为:居于城市中的某行业的单个企业的成本随着整个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下降。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

城市产业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的推动力

1.规模经济

在长期生产中,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相应的产量也会随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的变化会引起规模的变化。在生产理论中,通常以全部生产要素都按照相同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因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产量变动的情况属于规模报酬的问题,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采用一定的生产规模而获得的经济利益,规模经济也是以技术的基本不变为前提的。当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同比例增加时,投入量的增加与产出的关系存在以下三种可能情况。

一是规模收益递增。产量增长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递增,也就是当所有投入要素增加1%,产量的增加超过1%。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它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通过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来提高生产效率,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设备等生产要素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都可以节省成本。

二是规模收益不变。若产量增长率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例如,当全部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时,产量也增加1%。一般可以预计两个相同的工人使用两台相同的机器所生产的产量是一个这样的工人使用一台这样的机器所生产的产量的两倍,这就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

三是规模收益递减。若产量增长率慢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减。例如,当全部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部增加1%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等。

与规模经济相联系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容量主要表现为:居于城市中的某行业的单个企业的成本随着整个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下降。行业规模经济的出现主要基于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生产中的内部范围经济与关联经济,商品交易中的规模经济与集聚外在性,熟练劳动力市场共享的效率以及信息传递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这些因素使生产效率提高并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而扩大了市场容量,后者又促进了城市产业规模的提高。

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的效益表现为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是指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即在整个城市区域内,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总规模的上升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1)从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来看,城市公共投入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企业能够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好处;(2)从范围经济与关联经济来看,单一企业变成企业集团、企业集群和企业网络,这使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实现;(3)从商品交易的规模经济看,单店经营发展到超市和连锁经营,使消费者节省购物时间的同时享受到商店的规模经济;(4)从共享熟练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来看,大城市所提供的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服务更完善;(5)从信息外部经济来看,信息和知识的交流由行业内部扩展到行业之间,一方面加深了社会化,使人力资本形成获得正外部性;另一方面交流作用于生产活动,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和工资水平

2.分工协作

亚当·斯密目睹了工业化初期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产生的效率。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加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他在《国富论》中分析道: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多的熟练性、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还分析道:劳动分工要以较大的市场为前提,因为分工是在劳动人数密集的条件下出现的,如此多的人共同劳动,将会提供相当大的产量,只有较大的需求才能使分工效率得到实现。斯密不仅论述了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深入分析了产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指出: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在于分工使个别劳动趋向专业化,一个劳动者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专业劳动,可以使其技能迅速提高,同时避免了从一种劳动转向另一种劳动的时间损失。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企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企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的目的,否则,资本增值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当事实证明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分工与协作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时,采取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就成为资本家的普遍行为,以便利用分工的优势降低成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工厂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起着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并克服商品生产者的无规制的任意行动。”对于生产协作,马克思分析道:“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十分全面地分析了协作是怎样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不论在一定的情况下结合工作日怎样达到生产力的这种提高:是由于提高劳动的机械力,是由于扩大这种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是由于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是由于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大量劳动,是由于激发个人的竞争力和集中他们的精力,是由于使个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在所有这些情形下,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

在马克思的上述分析中,提出了企业组织的主要功能,这就是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德姆塞茨所说的“队生产效率”,即合力大于各分力之和。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产生合力效应的原因是:第一,协作性的集体生产在相同产量的条件下比分散生产节约了占用的空间。第二,在交货期临近或其他紧急情况出现时,集中生产能完成较大的生产量。第三,在集体生产的环境中,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劳动效率间的差异表现出来,努力争先的竞赛,提高了生产率。第四,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容纳在一个企业中,有利于管理和控制,可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比例性。第五,协作性的集体生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利用率。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之间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展开的竞争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资本家总是竭力扩大资本规模,因为更大的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共同作用,促使着资本家把更多的剩余价值积累起来,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转化为更大的企业规模。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马克思分析了导致规模经济的两个最根本的因素:第一,由于生产要素(马克思所指的生产资料)具有不可分割特性,只有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才能使机器体系得到充分利用。第二,规模为分工与协作提供了空间,从而有利于节约劳动。对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

3.资源禀赋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如果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丰裕;反之,如果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小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高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稀缺。

H—O模型的关键假定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技术假设

两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该假设意味着两国的生产函数是一样的。有人认为国际贸易问题研究应做出的唯一适合的假设,是一个国家可能获取的知识与另一个国家可能获取的知识相同,这是由于一个国家的新发明迟早会扩散到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观点,但问题是当技术进步是在为数不多的国家持续进行和系统集中时,世界上其余的国家总是显得技术落后,一些国家永远不会有时间赶上。这种从长期来看技术知识在所有国家必然相同(即生产函数相同)的观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生活中这样一个有趣而重要的方面。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两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www.xing528.com)

(2)规模收益不变假设

两种商品的规模收益不变。该假设意味着所有投入的成比例变化会导致产出以与投入变动的相同比例而变动。

(3)要素密集度假设

每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总是具有更高的某种要素密集度。该假设意味着在相同的要素价格条件下,布同钢相比较,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单位的劳动;或者说钢同布相比较,每单位劳动使用更多的资本。由此,商品可以根据其使用的要素密集度来排列。

(4)不完全专业化假设

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只生产一种商品。该假设意味着贸易产生之后,参加贸易的两个国家并不是只生产某一种商品(如布或钢)。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该假设说明两个国家大小相近。

(5)完全竞争假设

一国之内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假设排除了工资与价格刚性。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所有买者和卖者(商品或要素)都是价格接受者,即他们中的每个人买卖商品的量都太小而不能操纵并影响价格。竞争者对各种市场价格具有完全的信息,以及同一地区只有同一价格。此外,价格由供求双方决定。从长期来看,商品和要素价格等于他们各自的边际生产成本。

(6)要素流动性假设

要素在国与国之间是完全不流动的。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内部和外部对要素流动性划了一条清晰的界线。他们假设在一个国家之内行业间的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即内部的要素流动性);他们又假设世界经济中的制度安排使得劳动和资本不能从一国向另一国自由移动(即外部的要素非流动性)。内部的要素流动性保证了在一国内各部门之间具有相同的工资率和资本收益率。要素可以迅速地从盈利低的部门流向盈利高的部门,一直到各个部门盈利完全相同为止。然而,外部的要素非流动性则排除了通过要素流动的方式来消除要素在国际间盈利差别的可能性。

(7)偏好的相似性假设

各国的需求偏好基本相似。该假设表明若两国有相同的收入,且面对同样的商品价格,那么两个国家将会消费大致同样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实际研究表明,国家间的需求函数具有相当的类同性。

(8)自由贸易假设

商品在国与国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假设国际贸易可以无任何阻碍(如关税、配额和贸易控制)地自由进行。同时,假设运输成本为零。

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尤其是对核心产业的培育,更是要因地制宜,从城市经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而不应盲从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

(二)发展阶段的变迁趋势

城市产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趋势如下图所示。

城市产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