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异对流向的影响分析

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异对流向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差异,要素流向表现为流动性高的生产要素向流动性低的生产要素所在地流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011年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流出量为1.24万亿美元,在全球FDI流出量中占比73%,是全球主要的生产要素流出地。这种高流动性生产要素内部的流动表现为资本流向技术、高端人才、品牌以及营销网络等要素。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技术等要素为目的。

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异对流向的影响分析

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差异,要素流向表现为流动性高的生产要素向流动性低的生产要素所在地流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货币资本、技术、高端人才、品牌、管理以及营销网络等高流动性生产要素以资本形成等方式向一般劳动力、土地以及自然资源等低流动性或不流动生产要素所在地流动,导致生产要素在低流动性生产要素所有国集聚。由于发达国家高流动性生产要素相对丰裕,发展中国家低流动性或不流动生产要素更为丰裕,因此,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主要表现为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低流动性要素所有国“由于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而成为要素集聚地”(张幼文、梁军,2007)。2011年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流出量为1.24万亿美元,在全球FDI流出量中占比73%,是全球主要的生产要素流出地。[4]而发展中国家则日益成为主要的外资流入地,如表2.2所示,至2012年,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中占比已超过58.5%。[5]2010年20大直接投资东道经济体中,半数为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UNCTAD,2011)。

表2.2 世界主要经济体FDI流入量及全球占比

(续表)(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根据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3(New York and Geneva:United Nations,2013)整理计算。

第二,具备更高流动性的资本流向技术、高端人才、品牌以及营销网络等要素。同属于高流动性生产要素,货币资本的流动性要高于技术、高端人才、品牌、管理以及营销网络。这种高流动性生产要素内部的流动表现为资本流向技术、高端人才、品牌以及营销网络等要素。由于高流动性生产要素均主要为发达国家所有,因此,这种要素流动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跨国公司在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就是资本追逐技术、人才等流动性相对更低的生产要素的结果。技术领先、拥有丰裕高端人才的国家如美国往往成为发达国家间投资的首选地,跨国公司将研发部门设立在此以期望利用当地的高端人才(迈克尔·波特,2002)。截至2006年,“仅美国一个国家就吸引了129家研发机构,占到了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研发投资机构总数的30.8%,全球研发投资机构总数的23.5%,绝对数和相对比例均是最高的。德国英国、法国和比利时成为继美国之后排在前五位的几个国家,都吸引了超过20家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陈健、徐康宁,2009)。

近年出现的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反映出高流动性要素内部流动的规律。新兴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货币资本,但是国际性品牌、核心的技术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网络依然缺乏,为了获取稀缺资源,实现逆向技术溢出,发展中国家的高流动性资本流向发达国家,与其技术、品牌、国际销售渠道等相对流动性更低的生产要素相结合。跨国投资理论将其定义为资产寻求型FDI。Kumar(1998)对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进行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FDI增长迅猛,而且这些来自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通常把对发达国家的FDI作为建立品牌、获得新的生产技术和获得更大分销网络的捷径以及增强非价格竞争力的手段。Gubbi等(2010)也认为位于发达国家的并购目标企业拥有水平和质量更高的知识资源,与发展中国家企业既有的能力存在更强的互补性,因此跨境并购有助于克服后发者劣势,大大缩短获得关键性知识资源的时间,实现企业和经济发展的“蛙跳”。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技术等要素为目的。江小涓(2000)指出,中国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到技术资源密集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高技术企业,研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科技产品,是利用国外科技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