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长白山森林调查的历史和特点

日本长白山森林调查的历史和特点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中、俄两国调查相比,日本的调查持续时间更长,且更为细致、系统,代表那个时代东北森林调查的最高水平。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由于沙俄在东北占据绝对优势,日本的森林调查多以隐秘的方式进行。日俄战争期间,为了获得军用木材,在日本吉野林业学校校长今川唯市主持下,对长白山森林展开调查。

日本长白山森林调查的历史和特点

与中、俄两国调查相比,日本的调查持续时间更长,且更为细致、系统,代表那个时代东北森林调查的最高水平。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由于沙俄在东北占据绝对优势,日本的森林调查多以隐秘的方式进行。1902—1905年,日本政府派技师宫岛喜一郎对鸭绿江森林进行调查,提出《清韩两国森林视察复命书》,力陈开发鸭绿江右岸森林对日本有利,成为设立鸭绿江采木公司的基本依据。日俄战争期间,为了获得军用木材,在日本吉野林业学校校长今川唯市主持下,对长白山森林展开调查。1905—1906年,由日本山林局技师和林务官组成调查队,对东北森林进行第三次调查,共分4组:第一组调查南至奉天、北至昌图、东至兴京、西至新民一带森林;第二组调查辽阳一带森林;第三组调查凤凰城一带森林;第四组调查通化一带森林。调查成果汇总为《满洲森林调查书》,为日人攫取东北森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7]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关于东北林产的日文著作。如松本敬之对东北森林面积作了初步统计,认为伊勒呼里山一带森林约8000方里,东兴安岭一带森林约6000方里,长白山一带森林约5000方里,小白山一带及西兴安岭一带森林均约3000方里,完达山一带森林约800方里,帽儿山一带及古朴连山一带森林均约700方里。[18]以上各大林区总面积合计27200方里。这些数据虽不包含森林蓄积量等项,所列森林面积也均为约数,但已可从中窥见东北森林储备之大概。

1906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后,对东北森林资源的调查更为全面,这些调查一般由专业人士主持,其结果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可信度。为了便利日本林业资本家投资东北森林,更好地寻找资源和市场,1914年满铁动员林学专家对第二松花江、图们江、牡丹江流域的森林进行调查,并提交《南满松、图、牡流域森林调查书》,“为日本造纸业提供了资料”。1915年满铁筹集资本5万元,从日本国内调集10余名技师组织森林调查队,“拟先赴长白山、白头山二处调查,俟将该处查竣,再赴东蒙各地调查”。[19]1916年又由山林技师田中由十郎主持,对吉林省森林和木材市场展开调研。[20]

1926年吉敦铁路正式动工,满铁为便利掠夺铁路沿线森林,于同年“派遣三班之大调查队”[21],“测定树龄,决算材积”,认为吉林省北部的三姓森林“材积与面积均富”,其总面积为8327942亩,总蓄积量为11848亿7289万立方尺,“为满洲最大之森林地带”。虽然方正县部分森林屡经采伐,材积甚少,但老爷岭、阿穆达山、龙爪沟等处,以及桦川县南、依兰县界之山岳地带森林蓄藏仍富、良材亦多,“又富锦县西部、中部、东部,及同江县界方面,原始林郁郁蔽日;密山县下之山地,及虎林县之北方山地,郁苍美林,均亭亭直立;又土山奔松子岭等处之林相,尚为处女林,从未施诸斧斤者”。满铁还对其他林区进行调查和估计,认为松花江上游森林总面积为22694093亩,总蓄积量为7960亿9781万立方尺;中东铁路东部沿线森林总面积为37751930亩,总蓄积量为6809亿1498万立方尺。其余牡丹江、图们江流域森林只有文字描述,缺乏面积、蓄积量的数字统计。[22]由于这次调查的重点是吉林省内之森林,其他林区的数据很难保证准确。

1928年出版的《满蒙与满铁》一书,对东北部分林区蓄积量做出进一步估测,认为鸭绿江流域及浑河流域森林蓄积量为34亿7650万立方尺,松花江、牡丹江、图们江之上游流域森林蓄积量为131亿5519万立方尺,中东铁路东部沿线森林蓄积量为92亿4696万立方尺,吉林省三姓地区森林蓄积量为261亿8602万立方尺,兴安岭地区森林蓄积量为36亿立方尺。该书承认对于东北森林面积、蓄积量“因为还没有完全的调查,不很明了”,故所列数字均为约数。其中兴安岭地区森林蓄积数据仅限于“已经调查过的范围内”,“按中日俄三国人的已得采伐权算出来的面积”,所以尤为粗略。[23]

1929年,满铁推出《一九〇七至一九二八年满洲发展报告》,对东三省林区及蓄材量做出更为全面的统计,详见表2-1:

表2-1 满铁发布东三省森林面积、蓄积量统计表(1929年)[24](www.xing528.com)

(续表)

正如连濬指出的,此表最主要缺陷是对兴安岭森林统计不确,“内、外兴安岭林区尚无精密之测量,而其统计又尚无适合参考之刊物,故其准确程度应为保留”,[25]这也是满铁系列调查的通病所在。

1930年,满铁又发布《满铁产业统计》,其中对东三省森林的调查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满铁发布东三省森林统计详表(1930年)[26]

表2-2充分吸收和借鉴了满铁历次调查所得,是目前能看到的“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对东北森林最为详尽的调查成果。

总的来看,日俄两国出于自身迫切的侵略需要,投入巨资,对东北森林调查十分积极,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查的深入,结果也更加全面、可靠,但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九一八”事变后,为便于全面掠夺东北森林,伪满洲国利用当时先进的航拍法测量森林面积、估算材积量,“光复前(指抗战胜利前——引者)除大兴安岭之一部分外,其余大部森林均已撮制竣事”。根据航拍结果,结合历年实地调查所得,算出东北森林总蓄积量为36亿5200万立方米。[27]由于新技术的引入,这一结论无疑最可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