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扶贫的内涵与理论基础探析

产业扶贫的内涵与理论基础探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1]产业扶贫的理论基础可追溯至国外经济学家对致贫的经济因素的讨论。[58]本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文山州砚山县维摩乡M村作为个案,对该地产业扶贫的经验、问题等进行了呈现,并进一步探究完善产业扶贫的现实路径,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供经验与借鉴。

产业扶贫的内涵与理论基础探析

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历经40载中国农村反贫困行动取得了重大胜利,扶贫政策范式也经历了由生存型反贫困策略到发展型反贫困策略的转变。产业扶贫作为发展型反贫困政策的重要策略、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早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便已明确。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产业集聚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基础,致力于对贫困地区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工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专门化服务,形成具有利益共同体的经营机制,把贫困地区产业整合为统一的产业链体系,以产业链建设助推区域扶贫的方式。[51]产业扶贫的理论基础可追溯至国外经济学家对致贫的经济因素的讨论。阿玛蒂亚·森基于可行能力视角将贫困归因于低下生产力方式与可行能力的匮乏;[52]朗特里认为造成人们贫困的原因是收入低下或物质匮乏;[53]冈纳·缪尔达尔基于“循环累计因果论”视角指出贫困地区贫困加剧与人们低收入状况紧密相关;[54]保罗·罗丹则提出通过发挥国家主导力在全国范围的投资来消除贫困的观点;[55]谢诺登则将致贫归因于人力资本与基本资产的匮乏。[56]显然,通过增加对农村产业的投入,发展农村产业,转变农村生产方式,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改变物质匮乏的状态,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工作能力,促进其人力资本提升与资产建设,从而消除贫困,是产业扶贫的理论依据。

产业扶贫是激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探索农村内源式发展策略,促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关键路径。[57]产业扶贫因其自身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与快速性,被各类贫困地区所广泛应用。[58]本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文山州砚山县维摩乡M村作为个案,对该地产业扶贫的经验、问题等进行了呈现,并进一步探究完善产业扶贫的现实路径,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供经验与借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