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驶入汽车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驶入汽车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不断普及是进入汽车社会的前提,对我国来说,步入汽车社会还意味着将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2)汽车普及是我国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以汽车消费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将成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商品。3)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驶入汽车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带动汽车迅速普及,2014年城镇居民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为25辆,我国已跨入汽车社会门槛。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我国汽车市场还将较长时期内保持增长,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我国的汽车饱和点可能会到千人保有量达400辆左右,预计到2022年我国汽车市场还将保持5%~10%左右的增长。汽车不断普及是进入汽车社会的前提,对我国来说,步入汽车社会还意味着将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1)汽车普及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推动生产方式的变迁和生产率的提高。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的相对地位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在最初阶段,食品加工、纺织烟草家具等消费品工业占优势;在第二阶段,冶金化学机械、汽车等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在第三阶段,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而资本品工业出现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的趋势。汽车等资本品工业成为主导,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汽车消费也带动了保险、维修、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汽车的快速普及也对规模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迁和生产率的提高。例如,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了汽车的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降低了T型车的成本,使汽车这种曾经只能为少数有钱人享用的奢侈品成为了寻常百姓的代步工具,并影响了美国及全球工业生产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面临“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市场制约的情况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不仅能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效益,还能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快速交货的要求,精益生产方式在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其他制造业的标准生产运作方式。

2)汽车普及是我国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以汽车消费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将成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商品。新中国6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实际上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历史,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老三件“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新三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住房、汽车、保险等超级“三大件”。“三大件”的财富象征从百元等级向千元等级再到万元、十万元等级的演变,反映的是老百姓的消费升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历程。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历经了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生活大为改善的电器普及消费,目前正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移以住房、汽车为主的新的消费热潮。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已逐渐减弱,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应更多地依靠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汽车作为重要的消费品无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历史上,美国汽车消费的兴起对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就发挥了重要作用,1880年至1920年,随着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普及,尤其是汽车分期付款赊销占到新车销售的70%左右,有力地推动了信贷消费生活方式在美国社会扎根,使得美国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美国的经济增长也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型。我国汽车消费以及相应的汽车维修、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也将为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3)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作为“工业中的工业”,其关联产业多,拉动就业效果明显,对财税收入贡献大。据测算,汽车产业每增值1元会带动国民经济增值约10.5元;汽车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2%以上;2014年与我国汽车相关的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13.7%。

4)汽车普及改善了城市格局,将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我国汽车的迅速普及促进了城市的扩张,改变了城市的整体格局。汽车普及使得工商业逐渐转移到地价低廉、物流便利的郊区,中心城市变成了金融管理中心,使城市有可能趋于离散,改变了城乡格局。在我国,汽车也提高了农民出行的机动性,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城镇的转移,加快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