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时间:2024-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第一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快,人力资源需求量就越大,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另外,随着国民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新行业、新职业、新需求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时代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最终实现成功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并存。

一、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变化孕育着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国际环境的新趋势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不振,房地产、金融等支柱产业在危机中受到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一些国家政府负债过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其潜在危害和影响不容小视。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持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推动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的涌入也会对新兴经济体发展带来冲击。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重组引人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倡导储蓄、鼓励出口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试图解决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过高、经济“虚拟化”等问题。有的发达国家还实施扩大出口战略,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力求改善贸易失衡状况。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对我们在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危机中提出“绿色新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会贻误时机,难以实现赶超,甚至陷于被动和落后。

三是国际治理结构出现新调整。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和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通过改进和完善已有架构,形成一个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反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已成为各方共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调整已经实施或正在推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有所增强。各国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与博弈强化,牵动着国际关系调整演变和国际力量分化组合。如何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利避害,有所作为,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二)国内环境的新特征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继续发生新变化。

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对我国而言,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亟待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

二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受土地、水、自然灾害等多重制约,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难度较大,加上市场流动性较多、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保持国内价格稳定、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加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而社会建设还不到位,经验缺乏,人才也不足。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关起门来搞建设转向通过开放促发展,由传统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新世纪以来,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迈出坚实步伐。

应当看到,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发展的回旋余地广阔,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具有综合优势,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过近些年的磨砺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在许多方面又积累了新的经验,铸造了新的优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会长期保持下去。

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仍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外两个大局互动加深,相互联系更为紧密,为我国在全球范围提高配置资源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产业整体跃升创造了条件;国际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构建,使我们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可能。

二、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特点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以前我们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而2011年的“两会”上,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一)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还在加剧

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预计每年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业仍会有1200万人,城镇就业供求缺口还会有1200万人左右。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转移就业的规模和速度将进一步加快。2011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初步估算我国至少有超过1000余万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难点

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很有可能是经济不断复苏和各方面都值得期待的一年。但是,高校毕业生数量66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基层人员呈最大缺口

2010年以来,人才市场可以说是供需两旺。经历了“压抑”的2009年后,2010年初用人企业和求职者双方表现都很活跃。从城市来看,二线城市人才需求旺盛。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仍然是人才需求最多的城市,但其占总量的比重已经比以往有所下降。相关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较发达的二线城市开设生产、销售和服务分支,同时二线城市的人才结构亟待优化,二线城市的人才需求将保持旺盛。

(四)国家采取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1年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有利条件也不少,特别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效力将进一步显现,国家经济转型和调整结构将深入推进,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继续延续并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将使服务业获得较大发展,其中蕴含的许多岗位会比较适合高校毕业生。2011年,国家将继续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包括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同时做实“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较大扶持。

(五)考研升学公务员招考等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和就业压力的增大,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增长很快,竞争也很激烈。2010年计划招生46.5万,报名140万。国家公务员因为相对高的待遇、稳定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几年来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11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仍会飞速增长,最热门职业将达到40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