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羊群效应——从众跟风心理

羊群效应——从众跟风心理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即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并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且不管这些是真是假,但他们长期坚持这么做,就是认识到羊群效应的作用机理,滴水穿石日久天长,我就不信这么一种火爆氛围感染不了尚在入场门槛上犹豫的你。

羊群效应——从众跟风心理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聚在一起总是盲目地左冲右撞,杂乱无序。但一旦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头羊要去哪里,那个地方是否有危险。有人曾做过试验,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不假思索地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即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并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大流,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之所以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就跟着大众选择。因为害怕承担错误后果,所以总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对的,试图从集体中寻找“安全感”。这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受从众心理的驱使,习惯服从大多数,妥协于大多数。

比如,我们平时去饭店吃饭,经常会见到这种情况:一家饭店非常火爆,座无虚席,旁边的另一家却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之所以有迥然不同的两重光景,抛开服务、菜式、性价比等因素,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众心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去过这两家饭店吃饭,第一次去的人怎么选择呢?冷静目测观察,一家没人去,直觉判断这家店不行,不然怎么会没有客人。另一家人挺多,OK,肯定好,非这家店莫属,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很多人宁愿等上一会儿,也要在这家吃。这就是初来乍到的顾客在现场的心理活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购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网购虽好,但消费者若没有线下的亲身体验,就很难证明一件商品好与坏,此时买家评价便至关重要了。你点击网站链接进去,一般第一时间不是看产品的详细介绍,而是先去看评论。好评率怎么样,其他客户评价怎么样,晒出来的买家秀怎么样。这些评论符合了你的心理预期,你才会返回去看详细的产品图文介绍。

现在网红直播带货很火,网红带货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随着主播“3、2、1”上货倒数结束,几万件商品瞬间售罄。观看直播的网友很难抵抗这种大规模群体一致行动的诱惑,消费冲动被激发。这么多人都在买,我也要买,感觉不下单,自己就是没有融入群体当中,会被群体“遗弃”。

日常生活中由于大家总是无可避免地随大流,抱团取暖,所以在经济活动中,精明的商家便紧紧抓住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挖空心思地设计出了种种套路,以此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制造热销的现场感,是常见的方法。新开张的饭店,没有人流,没有名气,怎么办?饭店会请一堆托儿来排队烘托气氛。很多路人一看此场景,不自觉地也加入到排队行列中。这个套路可比发传单什么的有效多了,很容易积攒超高人气,形成“越排队越有人吃,越有人吃越排队”的良性循环。现在雇人排队充场面,在餐饮界已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由于此法屡试不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雇人排队这项业务现已发展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居然有专门的公司负责打理。

网店如何招揽顾客呢?刷单,刷好评!严重地自我表扬,虽然网店点评造假是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你购物的习惯性思维,先看评论、好评率、晒图,再看产品介绍。

微商则是天天晒订单成交截图,晒打包好的快递图,晒零钱的入账记录。且不管这些是真是假,但他们长期坚持这么做,就是认识到羊群效应的作用机理,滴水穿石日久天长,我就不信这么一种火爆氛围感染不了尚在入场门槛上犹豫的你。

商家营造并炒作热销假象,往往弄假成真,最后会造成真正的热销结果。当然上述方法只是权宜之计,真正想在市场上坐稳江山还得通过打造品牌来深入人心。品牌效应有多重要?做个简单对比你就知道了!老冰棍1元一根,也没影响哈根达斯冰淇淋40元一个;夏利汽车3万元一台,也没有影响宝马汽车上百万元售价;地摊包包几十元一个,也没有影响LV包以上万元的价格销售,好的品牌能够存活下来,绝对不是因为价格,更不是因为折扣,而是品质、价值和被需要!这就是品牌效应!

品牌是商品市场的通行证,一个以高质量为基础的品牌,一旦被人们认可,将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长久可靠的保障。我们去市场买东西时,总是先入为主,常常会把目光集中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上,认为品牌产品一般会比那些不知名的产品质量好,为此哪怕是多花上一些钱也在所不惜。

品牌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品牌使消费者判断产品的质量更加容易,也使企业有保持自己品牌声誉的动力。为了让品牌家喻户晓,如今的企业都不惜花重金做广告,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要想没有广告的轰炸就度过普通的一天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上网、看电视或者走在马路上,不管愿不愿意,铺天盖地的广告都会向你推送各种产品在质量、价格、销量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强化你的记忆,激发你的购买欲望。(www.xing528.com)

如拼多多的主打广告语是“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这句广告语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这么多人都在使用的购物App,那产品应该还不错”的心理暗示,从而引起大众关注,达到了宣传与营销的目的。同理,香飘飘奶茶的“连续六年全国销量领先,一年卖出十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的广告语也是运用了从众心理。通过“地毯式轰炸”般地投放广告,香飘飘成功地霸占了人们的视野,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奶茶品牌。

在广告大战中,企业还善于巧用名人效应来实现意图。所谓名人效应是指名人在某个地方出现后所造成的引人注意、强化关注、扩大影响的效应。这种效应的出现,是人们对名人的信任、钦佩、崇拜等积极的情感导致的。他们往往认为名人关注的、参与的事情肯定是有价值的、有利益的,所以争相效仿。

通过名人作广告宣传并不是什么新鲜手段,自古有之,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伯乐相马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想要把自己的马卖出去,可是一连三天都没有人过问。于是,他就去见相马专家伯乐,以重金请求伯乐在市场上围着他的马转上几圈,外加离开时再回头看上一眼。伯乐同意了他的请求,真的到市场上按事先约定完成规定动作,结果伯乐刚一离开,那匹马的价格就立刻暴涨了10倍。

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名人效应的应用更是得到发扬光大。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北京某工程师随意花费1000元,注册了“莫言醉”白酒商标,随后因莫言获奖,这个之前不被人关注的商标被多位酒商争抢,据传一下飙升至1000万元,可谓是真正的“一本万利”。名人效应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大打名人广告,具体来说就是商家花大价钱找名人为自己的产品做代言人,其优势在于非常可观的带货直达力和影响人群的购买力,能够对公众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这种营销手段就是充分运用了粉丝偶像之间微妙的“爱屋及乌”关系,像成龙代言霸王洗发水韩寒代言凡客都给他们所代言的产品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也提升了产品的销量。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跟着别人的脚步走,确实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跟风其实并非一个完全不可取的行为。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从众心理过了就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我们要力戒那种没有自己思考和判断的盲目跟风。

2003年的非典时期,中国中医学院院长声称8种中成药对治疗非典有效,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全国哄抢板蓝根狂潮。因为中成药中板蓝根最常见,最亲民,老百姓也最熟悉。日常只要是呼吸类的疾病,管你有用没用,先来一包板蓝根总是没错的。板蓝根由此一夜封神,最后演绎成能治百病、能抗击非典病毒的神药,遭到全国人民的哄抢。当时中国第一大板蓝根颗粒生产厂家、广州某药厂门前购药的队伍足足排了3公里。事情闹大后,不得不请钟南山院士出面澄清:在病毒基本情况还没有搞清的时候,不建议盲目服用板蓝根。

另外一个“双黄连闹剧”则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在2020年新冠肺炎刚开始蔓延、人心恐慌之际,某研究所突然对外发布了双黄连可防治新冠肺炎的惊天好消息,短短10分钟之内,所有网上的双黄连口服液瞬间断货。此时在网上,别说双黄连口服液,连名字沾边的双黄莲蓉月饼都脱销了,到最后,连兽用双黄连,都开始被抢购。有幸抢到双黄连的人,一人干一瓶,就像土豪聚会一样,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宽慰。双黄连事件闹大后,又是钟南山院士出面,说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无特效药,抢购一事这才告一段落。

疫情危急之下,环球同此凉热。双黄连在国内遭热抢的同时,世界各地人民也如出一辙,不时爆出一些异曲同工的举动。印度的喝牛尿、洗牛粪澡,伊朗的舌头舔栏杆,日本的抢购花岗岩与纳豆,俄罗斯车臣的聚众吃野韭菜等也都上了热搜榜。这些夺人眼球的新闻一出,国内的双黄连等疗法,也终于少了几分孤独。

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很多时候会受到别人的影响,情急之下,他们往往失去自己的独立判断,而盲目跟从大众消费。但无论什么时候,思考和判断始终是前提,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在作出一项决定前,可以先参考其他人的做法,但一定要多听多学,注意收集信息并敏锐地加以判断,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这是让人们减少盲从、增加更多理性行为的最好方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网上如果看到一个产品有好几十万的销售量,价格特别便宜又将质量描述得特别好,就不要抱着贪图便宜的心理盲目购买这个商品,因为一件商品特别便宜又特别好的话,是不太符合市场逻辑的。在竞争激烈、价格透明的今天,价格取决于产品的真实价值。你花几元钱,能买包子;花几十元可买肯德基汉堡,花几百元就能进威尼斯餐厅吃个牛排西餐。如果你在乎的是质量,就请尊重产品的价格;如果你想要的是便宜,就不要去琢磨只花几元吃个西餐的好事。“一分钱一分货”,道理亘古不变,再诱人的语言没有质量保证就是谎言!只有消费者足够理性,不是简单地以“量”为决策依据,市面上那些靠刷单弄虚作假的商品才没有立足之地。

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从众。时间会证明你的理性和远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