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服务平台驱动区域科技发展:郫县工业创新联盟调研

创新服务平台驱动区域科技发展:郫县工业创新联盟调研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郫县工业创新联盟就是郫县探索创新管理服务的产物。经过半年的筹备,郫县工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于2016年4月28日在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召开。它以园区科协服务平台为承载体,协调、整合、具体落实各方需求,为县域内工业企业提供专家咨询、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政策申报、金融、上市、课题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方位服务,加快郫县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服务平台驱动区域科技发展:郫县工业创新联盟调研

·未 老·

作者简介:郫都区政府办退休干部,现任郫都区老科协会员。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不仅限于科技,还包括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如何与管理创新相结合,促进区域科技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理想阶段发展?郫县在探索。

郫县工业创新联盟就是郫县探索创新管理服务的产物。经过半年的筹备,郫县工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于2016年4月28日在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召开。创新联盟由郫县县委、县政府发起,成都现代工业港管理委员会、县经济与科学技术局、县科学技术协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食品办等相关部门联合,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家、社会专业机构及县域内工业企业参与组建。

创新联盟彰显的是: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实现市场化运作,增强企业主动创新意识。帮助企业抢抓机遇、转型发展,最终达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目的。

创新联盟是一个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崭新平台,体现管理创新的有效机制和措施。它以园区科协服务平台为承载体,协调、整合、具体落实各方需求,为县域内工业企业提供专家咨询、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政策申报金融、上市、课题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方位服务,加快郫县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联盟包括联盟理事会和技术联盟

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郫县工业港园区科协,负责创新联盟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创新联盟从技术上分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医疗设备、川菜食品五个专业。技术联盟以县域内现有主导行业和下一步重点发展产业为主,分别由行业专家组及所属行业企业相关技术负责人组成。

(二)组建“三中心一平台”

为确保各技术联盟充分发挥作用,创新联盟秘书处依托工业港园区科协的科创中心、金融上市孵化中心,组建新的“三中心一平台”,创新服务工作。

(1)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收集、整理技术联盟各企业的技术需求,组织专家与企业对接开展技术攻关;定期举办公益培训、政策解读、项目微咨询、企业间合作交流等公益活动,帮助企业实时了解政策动向和行业资讯,协调上级相关部门落实各类优惠政策;协助企业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专家、政策、企业数据库

(2)金融上市服务中心:负责整合银行、证券公司、股权投资公司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金融、专业机构资源,帮助联盟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开展金融、上市培育服务,引导企业进入各层级资本市场,做好企业融资服务、辅导上市、市值管理、财税咨询等相关工作。

(3)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负责收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成果信息,做好相关成果的展示推广工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所需的政策解读、资源管理、金融扶持、人力资源配备、生产场地配套等服务工作。

(4)正在筹建的高技术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所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瞄准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在郫县建立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与技术研发,以及实现各种新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及其模拟参数提供开放的综合性服务,共同促进电子行业与新能源化学工程、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研究力量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二、初见成效

创新联盟经过近半年的运行,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创新联盟日益壮大

目前创新联盟参与企业主体176 家;聚集各类专家 105 名(其中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有6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与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21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科研院所专家与企业共同研发创新型项目43个。(www.xing528.com)

(二)产学研合作有序推进

联盟成立以来,一是大力开展企业所需攻克技术难关收集工作,二是大力开展科研院所专家创新成果收集整理工作,促进专家与企业共同研发创新型项目。其中纳动科技纳米陶瓷材料、瑞地玛智能机器人精准治疗系统等10余个项目即将工业化生产,航发液压四轮全向机器人、西冶新材料特种高性能焊接材料等11个项目已达到产业化阶段,由星科印刷与四川大学共同研发的石墨烯橡胶轮胎等6个项目进入到中试阶段。

(三)创新创业互动工作初见成效

将工业创新联盟与菁蓉小镇创新创业进行结合,协助菁蓉小镇双创企业和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双向合作。已针对菁蓉小镇的国信优易、叮铛科技2家企业需要大数据高层次人才和真空电机、机器人视觉相关专家进行对接邀请;协助菁蓉小镇创新项目炫森科技等创新项目在工业港落地转化;协助园区企业川行科技在菁蓉小镇与VR企业进行合作,支持易明半导体在菁蓉小镇寻求照明智能管理系统技术合作,组织召开工业创新联盟与菁蓉小镇创新创业对接会。

(四)企业培育工作成效初显

截至目前,联盟举办科技政策解读、项目申报指导、知识产权巡讲、云计算及大数据运用等各类培训5期,参训人员360余人次;培育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家,市级创业苗圃1家,协助4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3家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共协助32家企业申报重大创新产品奖励专项、重点技术创新成果补助专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奖励专项等政策项目60余个,涉及扶持资金近1 500万元。

三、努力方向

试运行近半年的工业创新联盟成效显著,已经显示出郫县服务于科技创新的服务管理创新体系日渐成熟。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突破瓶颈、联动推进。

(一)明确方向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5月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我国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那么,我们在目前工业创新联盟试运行的基础上,还有创新服务管理体系的较大上升空间。只有各级创新服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升华,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才能顺利建成。

(二)突破瓶颈

要针对科技创新中的瓶颈要素,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强力突破。其中,一是人才的瓶颈。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科技创新关键在创新人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人才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综合能力的关键。从目前的情况看,郫县创新联盟已经聚集各类专家105 名。可是与武汉光谷聚集2 000多名海内外人才、23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3名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相比,郫县100多人的专家团队显然不足以支撑区域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因此还要千方百计培养以及引进人才团队和各级专家,进一步了解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外的技术专家资源,分类完善和充实壮大专家队伍。同时认真研讨初创型、成长型、发展型企业的技术需求,发动企业引进相关的技术专家。

二是资金的瓶颈。要进一步强化创新联盟金融体系建设,深化金融服务,实现资本对科技的有力支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企业。引导企业进入各层级资本市场,如上证券市场、新三板挂牌等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解决科技创新企业壮大所需资金问题。

(三)联动推进

创新联盟的主要作用就是整合创新资源,构建跨行业创新网络。所以,创新联盟内外必须高度运转,一是政府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主导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资源的统筹配置;二是各主体企业要主动出击,积极互联互通创新要素,共同设计创新议题,联合组织技术攻关;三是创新联盟的各类专家人才要主动融合进来。人是推动创新的主体。各类专家人才通过跨区域、跨行业、跨院校、跨研究所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多种形态的知识和技术相互影响、相互刺激、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科技创新的产品营销

有两个问题,一是营销渠道问题。人类文明已经进入数据时代。数据代替经验成为认知来源,已经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在数据时代,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时刻不停的网络创新影响着当前和未来社会。今天,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了网络中的高速信息与数据交换。传统的线下营销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强大的互联网营销所代替,所以,科技创新企业一定要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创新网络营销方式。

二是产品的适销对路的问题。其实就是中央一再讲的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供给侧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提供的产品已经够多了,饱和了,或者落后了,正逐步被激烈竞争的社会所淘汰。面向未来,创新是动力之源,科技是重要支撑,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要避免淘汰,就必须转型升级,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工艺的新产品,以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新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