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郫县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深度分析报告

郫县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深度分析报告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调查组织与实施本次调查的学校教育科研现状调查问卷发放给郫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由学校科研行政或者科研联系人填写。表3显示,学校教学质量与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培训的情况正相关。

郫县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深度分析报告

·黄宇锦·

作者简介:郫都区教育局退休干部,现任郫都区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该文发表于2014年《成都市老科协科技年会论文集》。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包括郫县学校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和郫县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两个方面。对教师的调查指郫县范围内公办学校在职教师,对学校的调查指郫县范围内的公办学校,包括高中、职中、九义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共50所。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问卷参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年组织教育科研现状调查制定的问卷,结合郫县当前教育科研现状制定。问卷包括客观选择题和开放性试题。随机访谈内容是收集学校及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经验与困惑,意见与建议。

(三)调查组织与实施

本次调查的学校教育科研现状调查问卷发放给郫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由学校科研行政或者科研联系人填写。共计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3份。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查问卷由县教育学会发放给各抽样学校,由抽样学校科研行政或者科研联系人随机发放给学校教师填写,然后学校组织收回问卷交给笔者。共计发放问卷460份,收回有效问卷414份。

随机访谈由笔者随机抽样,分别深入到高中、九义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5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与学校行政及教师座谈。共计与8所学校的科研行政及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笔者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统计与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了甄别与整理。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学校教育科研现状

1.学校推进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策略

科研工作既不神秘,也不务虚,需要有正确的推进策略。表1显示,课题研究与学校其他工作结合,如把“特色项目建设与课题研究结合”和“鼓励老师开展科研成果应用研究”是各学校在科研工作最常用的策略。表明学校对科研工作非常务实,特别是科研与其他工作结合是学校最喜欢的方式,既解决了工作中的问题,又让科研走出了“务虚”的弊端。

表1 学校推进教育科研工作策略情况统计表

2.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

了解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改进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图1显示:超过50%的学校认为制约学校教育科研的因素有:“学校升学压力大”“缺乏专家指导”“科研队伍不稳定”“科研骨干力量不足”“缺乏科研知识与方法”。其中,高达83.7%的学校认为“科研骨干力量不足”是制约学校科研发展的因素,居于各个选项的首位。

图1 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因素调查统计图

3.不同教学质量的学校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情况

教育科研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投入。图2显示,学校教学质量与学校科研经费的投入情况正相关。如教学质量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学校2013年度平均经费投入是2 956元,而教学质量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学校2013年度平均经费的投入是10 131元,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

图2 近三年不同教学质量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统计图

4.不同教学质量的学校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情况

学校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数量反映出学校科研开展情况。表2显示,教学质量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学校,承担科研课题相对更多;教学质量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学校,承担科研课题的数量较少。一方面,教学质量高的学校科研能力强;另一方面,科研能力强的学校又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两者互为因果。

表2 不同教学质量学校承担科研课题情况统计表

5.不同教学质量的学校教师参加科研培训情况

教师成长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表3显示,学校教学质量与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培训的情况正相关。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科研培训工作做得好;相反,教学质量差的学校科研培训工作做得相对不足。在专家培训中,教学质量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学校类别中,没有专家培训的只有7.7%,而其他两类学校没有专家培训的分别是33.3%和22.2%。在校本培训中,教学质量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学校类别中,有22.2%没有开展校本培训,而另外两类学校没有开展校本培训的分别为7.7%和 0 。

表3 不同教学质量学校教师参加科研培训情况统计表

(二)教师教育科研现状

1.科研认识情况

对教育科研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研究活动。图3显示,超过一半的一线老师认为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比较少或者没有条件开展研究;68.9%的老师认为教育科研与学校常规教研结合起来的难度非常大或者比较大。图4显示,超过80%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对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作用非常大或者比较大。这说明,广大教师一方面认为教育科研的作用大,愿意开展教育科研;另一方面认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比较困难,对开展教育科研有畏难情绪。

图3 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条件认识调查统计图

图4 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作用认识调查统计图

2.开展研究情况

表4显示,三年时间内撰写教学论文超过4篇的只有12.7%,一篇教学论文都没有写的达到26.3%,在工作中自觉开展研究活动比较少或者没有的达到59.1%,表明教师在工作中自觉开展教学研究的情况不容乐观。表5显示,近三年时间内,没有主持过课题研究的达到63.1%,没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达到35.8%,没有参与过县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研究的达到41.1%。在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的时代,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没有接触过教育科研,没有步入教育科研的队伍中来。

表4 学校教师开展常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调查统计表

表5 学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调查统计表

3.教育科研展望情况

图5显示,明确表示近三年将参与一项科研课题研究的达到50%,明确表示不会参与课题研究的只有14.3%;明确表示近三年学校会广泛开展课题研究的达到53.6.%,明确表示不会广泛开展课题研究的只有13.1%。这说明,超过85%的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前景看好,超过50%的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景非常看好。(www.xing528.com)

图5 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展望调查统计图

4.不同教龄教师的科研素养情况

表6显示,6~15年教龄的教师科研素养相对较强,其次是16~30年教龄的教师,教龄5年以内和30年以上的教师的科研素养相对要弱一些。6~30年教龄教师大多数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科研能力更强,说明科研素养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培训学习

表6 不同教龄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调查统计表

三、调查结论

(一)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郫县当前教育科研的现状形成以下结论:

1.学校方面

(1)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制比较完善。郫县87%的高中、职中、九义学校都按照要求设立了教育科研室,制定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学校达到95.3%。机构和制度的健全有利于推进郫县教育科研的发展。

(2)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队伍素质较高。郫县学校科研管理人员中,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达到94.9%,有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二等奖及以上的教师达到82.1%,表明郫县绝大多数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都是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的学校行政人员或者科研骨干老师。

(3)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郫县有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学校达到67.4%,明确表示会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学校达到55.8%。“将某些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常规”成为各学校最普遍采用的方式。

(4)学校教育科研投入在逐年加大。全县各学校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平均科研经费分别是2 637元、5 617元、7 658元。表明各学校科研经费普遍偏低,但是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在加大。

2.教师方面

(1)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超过80%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对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作用非常大或者比较大。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教育科研能够有效地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2)广大教师愿意参加教育科研培训。超过81.3%的教师每年至少参加过一次科研培训,73.2%的教师对科研培训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很多教师提出,各部门要为教师科研培训创造条件,多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3)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发展充满信心。表示近三年个人不会参与课题研究的只有14.3%;表示近三年自己的学校不会广泛开展课题研究的只有13.1%。这说明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景非常看好。

(二)不足

1.学校方面

(1)学校科研人才严重不足。在调查中,高达83.7%的学校认为“科研骨干力量不够”是制约学校科研发展的因素,居于各个选项的首位。

(2)学校科研经费严重不足。郫县每校平均科研经费2011至2013年分别为2 637元、5 617元、7 658元,仅仅能够开展一次小规模的科研活动费用,与教育科研先进地区有较大的差距。

(3)学校科研培训力度不够。在调查中,一年内没有聘请专家进行科研培训的学校达到23.3%,平均一学期进行科研培训不足一次的学校达到21%。

(4)学校教育科研水平较低。在访谈中,学校教师包括科研骨干普遍反映教育科研对多数教师是一个新鲜事物,以前在学校没有学习过,现在开展研究不知道从何着手。

2.教师方面

(1)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内涵认识不到位。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一线老师认为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比较少或者没有条件开展研究,68.9%的老师认为教育科研与学校常规教研结合起来的难度非常大或者比较大。

(2)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不高。问卷调查中,近三年时间一篇教学论文都没有写的达到26.3%,在工作中“自觉开展研究活动比较少”或者“没有”的达到59.1%。

(3)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素养不高。调查中要求回答“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教育科研课题申请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科研方法中行动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三个问题回答正确的比例分别为51%、34.1%、45.7%,说明广大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差。

四、对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郫县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科研基础薄弱。在2010年以前,全县各级立项课题只有20余项,县教育局由相关科室兼管教育科研工作,2011年全县各学校平均科研经费仅2 637元, 41.1%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县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研究,导致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素养缺乏,学校教育科研人才严重不足。

(2)应试教育的压力束缚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教育科研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教育科研毕竟并不仅仅是针对考试的研究。学校在高考指挥棒没有较大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制定的教学评价体系影响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情。

(3)缺乏专业人员对学校教育科研进行指导。郫县以前一直没有教育科研教研员,由兼职管理人员对学校科研进行指导,指导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4)学校缺乏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学校没有明确的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导致课题研究内容、科研人员培训、科研经费支持、科研制度建设等没有顶层设计,学校科研工作没有主动性,而是完成任务式地开展工作。

五、对策与建议

(1)充分认识到科研的意义与价值。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局及学校通过宣传、培训、现场展示活动、表扬表彰、政策配套等途径引导学校及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意义与价值。

(2)制定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学校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3~5年学校科研发展规划。从管理机制建设、研究课题选择、科研人员培训、科研成果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要引导教师自觉制定研究型教师成长规划,要求教师沿着“合格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轨迹不断学习进取。

(3)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教育科研机构,教育局建立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简称规划办);高中、职中、九义学校要设立学校教育科研室;建立教育科研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教育科研考核评估机制。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纳入综合评估体系。

(4)加强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学校要制定科研培训规划,每学年的专家讲座、外出培训、校本培训等培训方式按照计划有序开展。每学年的培训内容有一个整体安排。每学年的培训对象有一个统筹规划。其中,教育局与学校的科研培训内容及方法各有侧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