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发展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发展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伟大探索,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以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世界其他国家贡献了应对类似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的重要借鉴。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制度支撑。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发展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各项行动议程规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平等、持续、参与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持续改进和提升政府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已成为全球城市治理实践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政府治理变革的核心内容。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丰富与创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伟大探索,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以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世界其他国家贡献了应对类似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的重要借鉴。

实践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更优美环境的诉求更加迫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体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制度支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走出了一条受国际理念影响、政府主导、运用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中国特色之路。2019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近、理念相通,都将造福全人类、惠及全世界。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治理理念,紧密结合现阶段国情特征和城市发展特点,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激发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并用“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语言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经验。

【注释】

[1]本章部分内容和信息来源于政府文件、报纸、网络报道等。(www.xing528.com)

[2]http://www.unesco.org/new/zh/culture/themes/culture-and-development/culture-for-sustainable-cities/.

[3]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1项: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4]陈阳.21世纪伦敦可持续发展路径演变——基于四版《伦敦规划》的分析[J].建筑文化,2017(02):195-1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