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与时效性特征

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与时效性特征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人力资源除了拥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属性,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生产关系下的人力资源具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多数国家对海员的年龄限制在16岁以上,很多国家将退休年龄限定在60岁等,都是考虑到人力资源的时效性问题。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印证了人力资源开发持续性的特征。

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与时效性特征

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双重性、时效性、持续性、再生性等特点。

(一)能动性

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根本所在。许多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在被开发的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在被开发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具有目的性和社会意识,可以根据环境来对自身的活动进行选择和调整;

2.人是生产活动中的主导性因素,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对其他生产资源起着支配作用;

3.人的活动是可以被激励的,可以通过提高人的工作动机和能力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社会性

自然资源只有自然属性,不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古代的黄金和现代的黄金并无多大区别,欧洲的美玉和非洲的美玉也不会有太多不同。但是,人力资源除了拥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属性,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生产关系下的人力资源具有不同的特性。比如,资本主义生产早期的工人由于受到资本金的残酷剥削,其生产能力很难完全发挥出来,而先进社会制度下的工人则能充分发挥生产的主观能动性。

(三)双重性

这是指人既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又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这两种角色都会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人力资源既是社会财富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消耗者,而这种消耗又会促进新的创造。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刚性,不论他的体力、智力有多大差别,其消费行为都是必需的,弹性会小很多;而人们的生产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弹性,不同年龄、能力、机会下的人们其生产能力大小不一,也受到环境、其他生产资料的诸多影响。一般认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其他资源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四)时效性

人力资源存在于人的生命体中,而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人力资源不能长期蓄而不用,否则会荒废、退化。作为人力资源,人能够从事劳动的自然时间又被限定在其生命周期的中间一段;在不同年龄段,能从事劳动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多数国家对海员的年龄限制在16岁以上,很多国家将退休年龄限定在60岁等,都是考虑到人力资源的时效性问题。从社会角度看,人力资源的使用也有培养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老化期;不同年龄组的人口数量及其间的联系,也具有时效性。所以,任何范围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生命周期的规律性和时效性规律,使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分配和使用处于相对平衡中。

【思 考】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可能会导致人才断层,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请你分别从企业和社会的角度谈一谈,应当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的培养工作,防止断层?

(五)持续性

普通物质资源的开发通常只有一次、二次或有限次数,形成最终产品后则难以继续开发。但人力资源不是这样,其既可以在开发后使用,也可以在使用中持续开发。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印证了人力资源开发持续性的特征。

新闻链接

绍兴7旬开网店毛毯 兼顾给贫困山区“献爱心”

2013年05月08日 14:33:5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网上开店,对普通人来说是件寻常事,而对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要熟练掌握拍照、美化和上传图片、网上聊天沟通等基本技能,那就令人啧啧称奇了。

上虞有位72岁的姓谢的“潮老太”,在淘宝网上开网店、卖毛毯,还做得风生水起。昨天,记者找到了谢老太,她直言不讳:“晚年创业,只是为了给年轻人树立榜样。”

缘于看到产品躺在仓库

谢老太原先是上虞市职教中心的一名语文教师。退休后,她和许多老人一样,生活过得十分安逸。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谢老太坐不住了。那是去年的一天,谢老太去女婿的企业参观。在仓库里,她发现了许多外贸尾单毛毯。“当时我就想,这些毛毯堆积在那边也是浪费资源,如果能够拿出去卖掉就好了。”于是,经过一番询问和思考,谢老太开始尝试准备网上开店的事情。

网店注册、产品拍照、后期处理,这些事一件都没有难倒她。“以前我自己买光盘回来学习上网,后来就越来越熟练,而这些恰恰能帮助我开网店。”谢老太告诉记者,她可是有着7年上网经历的老网虫,经常在各大论坛灌水、发帖子。

那时候,仓库里堆放着几百种毛毯,连仓管员都分不清楚毛毯的尺码、款式。于是,谢老太就帮着一起整理、拍照,然后再将产品信息放到网店上。

第一笔网上订单是亏本买卖

去年8月,谢老太在国内某大型网购平台上的网店正式开张营业。每天早晨起床后,她就要打开电脑,看有没有客户的留言,然后与客户交流,编辑打印快递单,填写宝贝描述,下午忙着发出商品,晚上则要整理货物信息。(www.xing528.com)

说起第一笔网上订单,谢老太难以忘记当时的兴奋之情。“那天,一个广州客商需要一条3千克的毛毯,价格是120元,但那时候家里只有一条4千克的,价格要贵40多元。如果再加上快递费,实际上是亏本的。”考虑是第一笔生意,谢老太决定做这笔亏本买卖,联系快递公司把4千克的毛毯寄了出去。后来,那个买家给了一个超级好评,连夸宝贝物超所值。

……

为了给年轻人树榜样

谢老太开淘宝店,在亲戚和朋友圈里都出了名,也让她传递出一种坚持的力量。

“现在的年轻人过多依赖于父母,碰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想到放弃。我就是想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连我老太婆都能够再创业,那么年轻人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吃得起苦,学会坚持,这也是我对年轻朋友的忠告。”谢老太说。

受影响最深的就是谢老太的孙子。“我孙子在大学读书,以前一打电话就是让我给他买东西,但自从知道我在开网店卖毛毯,赚钱不容易,人也一下子懂事了很多,知道学会珍惜。现在,他经常打电话回来,让我多注意身体。”

而这段时间,网店生意处于淡季,这让谢老太稍微可以轻松一下。但她表示,只要自己身体允许,一定会经营下去,也希望更多的退休老人能够从互联网经济中分一杯羹,体验创业的乐趣,实现老年朋友更多的人生价值

(六)再生性

经济资源分为可再生性资源与不可再生性资源两大类。不可再生性资源是被消耗掉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补充的那些资源,很多自然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可再生性资源则相反。人力资源是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通过人类总体内每个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消耗——生产——再消耗——再生产的过程实现的。人力资源的消耗主要表现为生理、心理和能力的磨损与消耗:生理消耗可以依靠休息、饮食营养和新的人力资源补充来实现再生;心理磨损可以通过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谐人际关系、公正的企业制度和良好的组织文化等来实现再生;能力损耗可以依靠学习培训、实践等方面来实现再生。

小资料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1]

孙迎慧 刘广珠

人力资本,通常被认为是凝聚在人自身中的品质、知识、能力、经验等要素的总和,包括人的知识的更新、共享用人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即学习力,甚至还包括工作态度等。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共同点

(1)构成要素相同:两者的构成要素是人、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健康等。

(2)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可知两者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

(3)都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由于人力资源以“人”为核心要素,人力资本以“人”为基本要素,所以,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具有能动性。

(4)都有宏观和微观的含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既是宏观范畴又是微观范畴。舒尔茨当初正是从宏观上来研究在美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所发挥的作用的,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归个人所有,一定组织内、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用的个体人力资本的总和构成组织的乃至社会的总体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本有个体含义,也有总体含义。人力资源是以人为核心要素的社会资源,是以个体为存在方式,在个体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构成一定组织、团体、社会的总的人力资源。所以人力资源也是宏观和微观含义的集合体。

(5)都具有层次性:由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有着质量含义,人力资源的质量有高低,人力资本的含量有多寡,所以,两者都具有层次性。人力资源分为初级人力资源和高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分为普通人力资本和核心人力资本。

(6)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先有了人力资本理论后有的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对人在社会经济生产中作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开始关注与探索经济增长源泉和动力中的另一资本形式——人力资本,以及与人力资本有关的“人的资源”的开发,于是,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

2.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1)核心要素不同。虽然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有共同的构成要素:人、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健康等。但人力资源以“人”为核心要素,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健康等是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是能力,“人”则为人力资本的基础要素,知识、经验、技能、健康等是能力发挥的保障。简单地说,人力资源以“人”为本而人力资本以“能力”为本。

(2)本质特征不同。由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不同,其本质特征也就不同。人力资源的本质特征为社会属性,人力资本则以经济属性为本质。

(3)理论视角不同。人力资本理论是研究人如何促使经济增长和促使经济增长程度的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则是从全社会可开发资源的角度,研究如何使用人以满足社会生产中人力资本需求的理论。

(4)理论研究的内容不同。人力资本理论主要研究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收益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力资本的核算和计量(人力资本会计),核心在于研究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则主要研究如何对人的“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更侧重于人内在能力的激发和能力的发挥所需要的组织调整和环境再造。

(5)学科不同。人力资源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都是在特定学科视角下对人的研究。人力资源理论是管理学对人这一要素进行管理的前提,人力资本理论则是对人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作经济学的解释。所以,人力资源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分属管理学和经济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