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不得擅自变更、终止合同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在未经协商也没有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时,不得随意变更、增减合同内容或终止合同。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

(一)劳动合同的含义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关系确立、变更、终止的法律凭证。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都涉及劳动合同的管理,因此,国家对劳动合同十分重视。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许多法律都与劳动合同有关,最主要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与之配套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

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其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具体范围由国家法律规定。劳动关系是在拥有生产条件的用人单位与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之间形成的。

2.当事人法律地位的平等性

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意愿表示一致的产物。虽然在实力或对生产资料的掌握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不平等,但他们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3.内容的合法性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达成的结果,但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相关条款必须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

4.履行中的隶属性

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关系正式成立。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对本单位的员工进行组织和管理,劳动者要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则。双方在管理上存在着依从、隶属关系,这是由内社会化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分工要求所形成的,并不影响其法律地位的平等性。

(三)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双方必须依法履行

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就正式确立,对双方当事人都产生相应约束。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就必须承当相应的法律后果。这种后果主要表现为赔偿经济损失,也表现为法律规定的其他形式。

2.劳动合同签订后,一方有权要求对方履行约定义务

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当事人都必须严格、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可以请求调解、仲裁和诉诸法律。

3.不得擅自变更、终止合同

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在未经协商也没有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时,不得随意变更、增减合同内容或终止合同。

4.用人单位法人代表的更换,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其法律关系存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的法人代表是代表单位签字,而不是他本人。因此,只要用人单位还存在,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就还在。

5.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受第三方非法干预

劳动合同一旦签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当事人履行劳动合同所确定的义务。第三方的干预造成了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

6.法律保障

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发生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